13.3探究: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液化课件(21页)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3探究: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液化课件(21页)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0 22: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上)
第三节 探究: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液化
情景导入
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很冷,如果有风吹过,甚至会冷得打颤;而岸边的小狗却热得吐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制造金属工件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常将烧红的工件放入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哧哧”声,并在水面上冒出大量“白气”,这个过程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呢?
秋天,草木上晶莹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呢?
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以上现象吗?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液化现象
前面一个课时学习了汽化现象,那么什么是液化呢?
图中“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归纳总结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2)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液化。
合作探究
知识点二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家用液化石油气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钢瓶里的呢?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运载火箭
思考:这三种物品使燃料液化的方法是什么?
除了塑料袋恢复原状,你还观察塑料袋上出现了什么吗?
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办法使得塑料袋中出现酒精的呢?
液化的酒精
浇上冷水
演示实验
液化的一种方式——降低温度
水蒸气遇______会液化,此时玻璃片温度会______,这说明液化会______热。


升高
思考: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烫到人谁更严重?
液化的一种方式——降低温度
演示实验
实验:取一块玻璃,对着玻璃哈气(呼出水蒸气),用手摸一摸玻璃,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哪一面呢?
雾总是出现在热的水蒸气同侧
演示实验
思考:冬天眼镜上的水雾在哪一边?夏天汽车玻璃上的水雾会在哪一边呢?
有没有可能在温度不太低的时候使气体液化呢?
液化的另一种方式——压缩气体的体积
气体被压缩会液化
演示实验
归纳总结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家用液化石油
气,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变成液
体后装入钢瓶的。还有火箭中用作燃料和助燃剂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的。
液化石油气
气体经压缩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
液氮
打火机
液化的应用
窗玻璃“出汗”在哪面
材料拓展
玻璃窗上的“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
璃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那么,“汗”出现在室内的一
面还是室外的一面呢?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的方式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露水;冬天的早晨,常有大雾;露和雾,都是由于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雾,附着在花草上,形成露。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就会在镜片上液化形成小水滴,使镜片模糊不清,人看不清物体。而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就会出“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易拉罐液化成了小水滴。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
深秋的早晨,窗玻璃上有“汗”,这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室内温度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窗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时“汗”出在室内的一面。而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也较低,所以不会在玻璃上液化,室外的一面无“汗”。
而在闷热的夏季的夜晚,在一间开着空调的密闭很好的房间里,窗玻璃上的“汗”却出在室外的一面。这是由于空调房内温度低,因而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也低,所以不会在玻璃上液化形成“汗”。而室外空气中含有很多的水蒸气,且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冷的窗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滴,此时,“汗”出在室外的一面。
课堂小结
液化现象
液化的两种方式
液化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随堂检测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液化过程的是( )
A.冰雪消融
B.云开雾散
C.嘴里呵出白气
D.地上的水变干
C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清晨河面上出现薄雾
C.冬天屋顶有一层霜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B
3.打开电冰箱的门,可以看到冒出一些“白气”,这是 形成的。
4.医学上利用液态氨等物质汽化时 大量的热,使局部组织冷冻后切除。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吸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