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说课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说课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2 10:3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01
单元分析
设计思路
02
选必二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1.古代交通建设和交通工具:古代水陆建设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古代中国、古罗马等一些集权国家重视修筑人工道路、人工运河,官方交通建设主要用于军事和通信。水陆交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改善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交通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全球的交通联系和人员往来变成现实;工业革命为交通工具解决了动力问题,火车、轮船、汽车等逐渐在全球流行,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3.20世纪以来交通运输的新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通运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正在加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变。
问:为什么古代世界大国要修建大通道?
角度1:政治
角度2:军事
角度3:经济
角度4:文化
原因:
①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②便利军事征服,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的需要;
③推动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便利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
问1:结合五本教材,请你说出古代世界修建了的哪些大通道?
设计意图:1.融通教材
2.设问,培养分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用地图中讲沟通欧亚东西方之间道路的发展(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原因:
①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②便利军事征服,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的需要;
③推动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便利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
问1:结合五本教材,请你说出古代世界大国修建的最早大通道?
这些大国修建的大通道何时贯通?
一、交通1.0——古代区域通道相交
问:张骞“凿空”的作用?
大大推进了丝路的畅通和贸易的发展;选二P49
连接亚、欧、北非。选三P69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新疆
中亚
西亚
欧洲
海路
图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图三 元朝海陆交通
判断:虽然达到交通的巅峰,但明政府难以为继。
巅峰的原因:物质生产的丰富、交流需求的增加、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达,国力强盛;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海外贸易发达;
国家治理→明初专制集权高度强化,明成祖的大力支持
衰弱原因:经济→朝贡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海外贸易缺乏经济动力,难以为继;
国家治理→明前期以来实行的“海禁”政策,阻碍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设计意图:1.通过异同对比,进一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2.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
卡伯特 1497(英)
卡蒂埃 1534(法)
哈得逊1610
(效力荷的英国人)
德雷克1577英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荷)
巴伦支(荷)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二、交通2.0——近代环球交通网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全球主要航线的展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新航路开辟意义。
17世纪法米迪运河
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活动:环球旅行 主人公:你
时间:1872年 起点:伦敦
二、交通2.0——近代环球交通网形成
A
设计意图:1.通过活动,情境代入,激发兴趣
2.进行知识迁移和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3.通过旅行交通工具的选择,将教学从新航路开辟过渡到工业革命期间交通工具的革新。
(2020·浙江高考·4)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一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一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
B
美·富尔顿的蒸汽汽船
英·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
德·卡尔本茨制造三轮汽车
美·莱特兄弟设计的飞机
1807年
1814年
1885年
1903年
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
设计意图:1.通过讲练结合,熟悉本单元高考试题的类型
2.通过实践应用和时间轴的排序,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
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英·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
设计意图:理解交通和社会变迁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淞沪铁路
唐胥铁路
京张铁路
陇海铁路
京汉铁路
津浦铁路
郑州
淮安
清江浦
问:近代中国还修建了哪些铁路?
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1876年英国人修筑)
1881年,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津浦铁路、京汉铁路、陇海铁路等
二、交通2.0——近代环球交通网形成

设计意图:理解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时代背景,升华家国情怀。
(2024.1·浙江高考·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筑全国铁路,起海陆军而强中国……今何时乎?列国交通竞争、互校优胜劣败之时也。……夫辟地利,开明智、通商业、广邮政,起农工林矿之业,达辽、蒙、准、藏、滇、桂之防,皆非铁路不为功矣。凡铁路所到之处,即为文明繁盛,铁路未开之所,即为闭塞榛荒,此万国已然之迹也。而达国广土,需之尤迫。
——康有为《清计全局筹巨款以行新政筑铁路起海陆军折》(1898.9)
请简要评析康有为“筑全国铁路”之建议。(6分)
观点判断:必要,但操之过急(不切实际)。(只有观点,无论述或论述错误,只得1分)
必要性(4分):①世界步入铁路时代或各国纷纷修建铁路(必须要有,1分)
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瓜分狂潮);
③利于求富(经济发展交流/开发利用资源/开发边疆/工商业发展/国家富强);
④开民智(思想启蒙/思想解放)
⑤便于图强(抵抗外来侵略) ②至⑤中,四选三,3分
不切实际的理由(2分):①维新派力量弱小(国内阻力大/清政府腐败/守旧势力阻挠);
②列强干预(争夺控制路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 缺乏资金/技术/专业人才 (三选二,2分)
注意:必要性那里,如果出现富国强兵,就直接
2分,抵经济和军事的必要性。政治必要性那里写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政权,内忧外患是没有分。
设计意图:通过首考题,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高考试题类型
淞沪铁路
唐胥铁路
京张铁路
陇海铁路
京汉铁路
津浦铁路
郑州
淮安
清江浦
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1876年英国人修筑)
1881年,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津浦铁路、京汉铁路、陇海铁路等
二、交通2.0——近代环球交通网形成
19世纪60年代中期
1872年
设计意图:通过中西方铁路发展的对比,理解近代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狭义的交通专指人或物的转运输送;广义的交通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它又包括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信息情报的传递播送。
——选必二P80
水陆→水陆空→水陆空网
驿站信件→电报电话→通信网络
古代 近代 现代
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
1896年,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837年
1876年
1877年
1882
设计意图:通过交通的概念解读,过渡到现代交通发展(时空观念)
活动:设计环球毕业旅行
分组设计:速度最快、最经济、最有趣、最有历史情怀
设计要素:旅行路线、交通工具、游玩地点、
三、交通3.0——现代水陆空网互联互通
B
设计意图:通过环球毕业旅行的设计,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现代水陆空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体会交通对社会变迁和生活的影响
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