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生物多样性 第二课时(教案 分栏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5生物多样性 第二课时(教案 分栏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20 23: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5.6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7~9年级:②列举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7.2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实现生态平衡7~9年级④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说出我国生物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养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科学观念:通过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活环境及它们适应环境的方式,认识物种多样性;通过列举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认识生态系统多样性。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举例循证,从环境多样性、适应方式多样性、生物间关系多样性的角度理解生物多样性。
探究实践:通过生物名片的制作、展示和交流,理解科学探究涉及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等要素;通过探索生物面临的生存困境、灭绝原因等,主动寻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应措施。
态度责任:说出我国生物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关注生物圈的保护,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养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地球上存在着的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各种生物充满了好奇,特别是长相奇异或功能奇特的生物体,能迅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些生物体生活的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方式也能列举一二,但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缺乏理性认识。他们能意识到个人行动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尚不清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真正意义。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的主要困难是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角度理解生物多样性、理解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意义。
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5节《生物多样性》第二课时内容。教材利用丰富的插图列举了地球上生存的多种生物、它们生活的环境及适应环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环境多样性、适应方式多样性,进而理解物种多样性。随后,通过读图识别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从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等角度,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度的差异。最后,教材以图片形式呈现了北京南海子糜鹿苑中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从“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这一角度,引发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展开思考,进一步分析导致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原因并依据原因形成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①创设情境
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 从植被繁茂的热带雨林到幽
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 暗寒冷的深海底部,从一马平川的广
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千篇一 袤草原到鲜有人烟的无垠沙漠,在这
律的吗 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上,有着形形
生物又是以怎样的方式适应各自的生存环 色色的地形地貌、迥然相异的气候特征,
境 也滋养着千姿百态的万千生物。
过程诊断
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同学们感受到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不断积累感性认识,进而聚焦本节课的主题—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校任务②物种多样性
学习活动 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千差万别, 教学活动 材料准备:
各式各样的生物以其独特的形态结构、 课前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教材84页图
生活习性适应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 2.5-9中生物的生活环境及它们适应环
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建立共生关系, 境的方式,完成生物名片的制作。
捕蝇草、猪笼草等练就“食肉”本领,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生物名片,就生物
即便生活在相同环境中,不同生物也有 “生活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方式”进
着各自不同的适应方式。 行学习成果的汇报交流。
过程诊断
创设为生物制作名片的实践任务,借助举例论证,引导学生在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加工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理性认知,通过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它们的生活环境、它们适应环境的方式,理解环境多样性、适应方式多样性,进而理解物种多样性。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观察分析:展示生态瓶。
学习活动请依据环境特点、生活的生物 教学活动 说一说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分
种类和特点,判断教材85页图2.5-10 运用图示法梳理,认识生态瓶是由生
所示的各种生态系统分别属于哪类生态 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系统。 统一整体,从而初步建构生态系统的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 概念。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
非生物因素统称为生物圈,是地球上最 气候特征等的差异,造就了多样的生
大的生态系统。 态系统。
过程诊断
选取生态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成分的分析,运用图示法梳理认识生态瓶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形成对生态系统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读图识别生态系统的类型,从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等角度认识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度的差异。
学校任务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学习活动为什么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 教学活动 生态系统中的某种生物数量发
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 从中你 生较大变化时,是否会引发其他生物一
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自然界的生物之间 系列的连锁变化 请列举相关事例加以
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生物的 说明。如果以某种植物为食的昆虫灭绝,
存在都有意义,生态系统中的一些关键 那么它所吃的植物可能会疯狂生长并
物种灭绝,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中依赖 扼杀其他植物,同时以昆虫为食的鸟类
它们的物种灭绝,甚至整个生态系统崩 可能失去了重要的食物来源而导致数
溃。因此,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
过程诊断
通过列举事例论证“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帮助同学们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呈现我国或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对导致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原因进行归纳、归类,进而形成一系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针对性措施。
达标检测
经过多年保护,我国的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如“高原精灵”藏羚羊野外种群已增至几十万只。
(1)在青藏高原地区建设铁路时,如果遇到自然保护区,需要采取绕道、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等措施。这样做是为了
(2)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请提出两点保护藏羚羊的建议:
① ;

课堂小结
反思改进 本节课作业
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这样设计: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