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1 14:1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4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学习目标
准确划分朗读节奏,理解词义和句意。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这首歌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魂牵梦萦,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元代的散曲,他抒发的同样是天涯游子的情怀。
新课导入
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8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戏曲创作方面,音乐思想上,马致远的音乐思想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散曲创作上,马致远的散曲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特色精湛卓越的特点。
文学常识-元曲
“曲”分类
剧曲
散曲
散套: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
文学常识-元曲
散曲:元代新诗体,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代表作家有元曲四大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天净沙 秋思》就是一首散曲,是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划分节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歌鉴赏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枯藤老树昏鸦
诗歌鉴赏
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使思乡之情更浓。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诗歌鉴赏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在蹒跚前行。此句从侧面写出了游子在客途中孤苦寂寞的心情。
古道 西风 瘦马
以上几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诗歌鉴赏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上句点明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下句卒章显志,正面抒发感情。“断肠”的愁苦、“天涯”的遥远,点明了这首小令的主题。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语,为全篇主旨所在。
合作探究
曲中前三句共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不同?在文中有何作用?
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
不同:第一句的3种景物写出一片萧杀秋景,造成一种黯然凄凉的气氛,衬托旅人内心的悲哀。
第二句的三景则是安谧,明净,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心笑语也仿佛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羁旅之苦。
第三句三景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作用: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样,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的羁旅之苦。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对比映衬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课后作业
根据词作展开想象,描述其展现的图景,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
归纳主题
这首散曲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当堂检测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寄愁心/与明月
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
D.断肠/人在天涯
D
解析:正确的划分应为“断肠人/在天涯”。
当堂检测
2.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
解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相同意思的修辞手法。D项虽字数相等,但结构不相同,意义也不对称,所以不是对偶句。
当堂检测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曹操—一三国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代
C.《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
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
A
解析:曹操是东汉末诗人。
当堂检测
4.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了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B
解析:“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的是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游子的凄凉与愁苦之情。
当堂检测
5.根据要求默写。
(1)《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答案:(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肠、天涯、枯藤、鸦、瘦。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写景
抒情
枯藤-老树-昏鸦
(写景触情)
小桥-流水-人家
(孤苦思乡)
古道-西风-瘦马
(游子惨状)
夕阳-西下
(特定时间、环境)
断肠人-在天涯
(点明主旨)
写景铺垫
游子之悲
孤寂愁苦
羁旅之思


秋思悲凉
惆怅之情
4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