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导入新课
秦的崛起(历时近600年)
秦穆公
(前682—前621)
秦孝公
(前381—前338)
秦昭襄王
(前325—前251)
秦王嬴政
(前259—前210)
春秋争霸
独霸西戎
商鞅变法
国富兵强
修都江堰
“天府之国”
统一六国
建立秦朝
材料1: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前221年
前210年
前207年
秦统一中国
秦二世继位
秦亡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威名显赫的王朝昙花一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了解农民起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等基本史实。
2.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思考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3.家国情怀: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宰者。
目 录
01
秦的暴政
02
陈胜、吴广起义
03
秦朝的灭亡
感悟人生
一、秦的暴政
1. 赋税沉重
材料2: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汉书 食货志上》
材料3:(秦朝)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zhì)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4: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异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戌。——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2/3 上 缴 国 家
1/3养 家糊口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总结秦暴政的表现。
秦始皇陵,有说历时39年,花费292个亿,动用72万余人来修建。
2.徭役、兵役繁重
含
义
徭役:统治者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
材料5:三十五年……作前殿阿(ē)房(páng),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直道
阿房宫
秦长城
秦始皇陵
时间 粮价
秦统一前 30钱/石
秦始皇死之前 1600/石
秦亡之际 1万/石
——丁邦友《秦汉物价研究概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
3.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族刑 灭父、母、妻三族
阬(kēng) 坑杀,活埋
枭(xiāo)首 割下头悬在木头上示众
腰斩 从腰间斩断
——《史记》与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问答》中记载的部分刑罚
材料6:秦朝部分刑罚表
材料7: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材料8: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惨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而奸邪并生,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铁桎脚镣
束颈的铁钳
死刑:族、车裂、腰斩、定杀、烹、枭首、磔。
肉刑:劓、刖、黥、挖眼、膑。
4.禁锢思想,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材料9:“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汉·孔安国《〈尚书〉序》
材料10:“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材料11:“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视。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卫宏《古文尚书序》
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目的:
影响:
对古代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和破坏。
史
料
链
接
材料12:公元前213年,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丞相李斯加以驳斥,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即为“焚书”。
焚书
材料13: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即为“坑儒”。
坑儒
5.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材料14:胡亥……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叛)者众。又作阿房之宫……赋敛愈重,戍徭无已(停止)。——《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15: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文武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
史
料
链
接
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东侧上焦村西清理的八座秦墓,有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中十八号墓没有发现人骨,其余七座墓的墓主为五男二女,年龄在二十岁至三十岁左右,大多骨骼分离散置。十五号墓的墓主肢骨相互分离,置于椁室头箱盖上,头骨则发现于洞室门外填土中,右颞骨上仍插有一支铜镞。据考古工作者分析,这批墓葬墓主的身份,应当是秦宗室的成员。有迹象表明,这些墓葬的墓主,有可能就是秦二世杀害的公子公主。
感悟人生
二、陈胜、吴广起义
1.起义原因
材料16: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戍守渔阳。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在当时,戍守误期要被处死。领队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大家听了情绪激昂,齐声响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材料17:陈胜曰:“天下苦秦(秦的残暴统治)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原因
2.概况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直接原因:
经过:
结果:
地位: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戍边遇雨误期
秦二世反扑
陈胜、吴广被害
大泽乡起义
占领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挺进关中
因缺乏后援而失败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18:陈涉(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陈涉(陈胜)首事也。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19:“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毛泽东
材料20: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
——范文澜《中国通史》
①是中国历史是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历史地位);
②沉重的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
③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前期:
陈胜、吴广起义
后期:
项羽、刘邦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项羽
刘邦
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感悟人生
三、秦朝的灭亡
1.项羽、刘邦起义
2.巨鹿之战
自主学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巨鹿之战 交 战双 方
时 间地 点
结 果
战 争特 点
典 故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
巨 鹿
项羽军VS秦军
秦军主力被歼灭
以少胜多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在河北巨鹿一带的反秦队伍被30万秦军围攻。危急情况下,身为次将的项羽杀死了观望拖延的主将,率领两万人前往救援。在渡过漳水后,项羽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在激战中,起义军的战士勇猛杀敌,以一当十,打得秦军落花流水,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
人
物
扫
描
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巨鹿之战,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献。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
相关史事: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3.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统治者被迫投降。
材料21: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原因:秦的暴政,失去民心。
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②政府要实行仁政,重视民生。
合
作
探
究
结合第9课、10课所学知识,如何评价秦始皇?
①总评+结论 ;
②一分为二(功绩+过失);
③史论结合(事迹+影响)。
评价人物的方法:
①时代性原则:
②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③是否符合人民利益。
评价人物的原则:
总评: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①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础。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功
①焚书坑儒,造成了思想专制和文化的一场浩劫。
②秦始皇的暴政,激化国内矛盾,埋下了秦亡的祸根。
过
总之,秦始皇功大于过,被称为“千古一帝”。
学
史
崇
德
材料2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材料23: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①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
②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③焚书坑儒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根本原因:
地位:
典故:
结果:失败
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推翻秦朝统治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灭亡
秦的暴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得民心者得天下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