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升4经典奥数专题:植树问题-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用一根铁丝做玩具,每次剪下25厘米,剪了15次,正好把这根铁丝剪成同样的小段,这根铁丝原来有多长?
2.丁丁以同样的速度在一条路上跑步,从第一棵树跑到第10棵共用18分钟,如果丁丁跑了26分钟,他应该跑到第几棵树?
3.有一条路,在路的一旁每隔10米栽一棵树,两头都要栽,一共栽树58棵,这条路多少米?
4.定州安喜大街一侧栽种玉兰树,已知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8米,从第一棵树到第162棵树之间的距离有多少米?
5.小明沿着马路散步,马路一边均匀地竖立着电线杆,每相邻两根之间都是50米。小明从第一根电线杆走到第二十根电线杆处时,他走够1千米了吗?
6.在一个圆形水池的周边栽树,每3米栽1棵,水池的周长是201米,一共需要栽树多少棵?
7.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44分钟。照这样计算,将这根木头锯成15段需要多少分钟?
8.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起点。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每两个大石狮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米。小导游溪溪在给游客讲述卢沟桥事变时,从第1个大石狮子走到了第25个大石狮子,他大约走了多少米?
9.若时钟3时敲3下,4秒敲完,则当16秒敲完时,时钟上显示的时间是几时?
10.木材厂的工人叔叔把一节木头锯成三段花了16分钟,如果要把一节木头锯成18段需要多久?
11.爱护环境,植树造林。环保部门在大堤的一侧种树,先在一端种一棵,以后每个4米种一棵,种到另一端正好种了126棵。大堤长多少米?
12.有一根长2米4分米的绳子,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
13.马路一边有一些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0个,那么电线杆有多少根?
14.一个圆形水池的周长为372米,如果每隔4米栽一棵树,那么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5.在一个圆形的湖边,每隔13米立一根路灯电线杆,一共立了23根,这个圆形湖周长是多少米?
16.王叔叔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104秒,如果他要把这根木头锯成7段,那么需要多少秒?
《3升4经典奥数专题:植树问题-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1.400厘米
【分析】每次剪下25厘米,剪了15次,每次剪下一段,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为段数=次数+1,因此总段数为16段,每段25厘米,总长度即为段数乘每段长度。
【详解】25×(15+1)
=25×16
=400(厘米)
答:这根铁丝原来有400厘米长。
2.
14棵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间隔数,从第1棵树到第10棵树共有10-1=9(个)间隔,丁丁跑9个间隔用18分钟,用18除以9,求出每个间隔需要的时间;再用26除以每个间隔需要的时间,就是间隔的数量;用间隔的数量加上1,就是他应该跑到第几棵树;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26÷[18÷(10-1)]+1
=26÷[18÷9]+1
=26÷2+1
=13+1
=14(棵)
答:他应该跑到第14棵树。
3.570米
【分析】根据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因此间隔数=棵数-1。总路长=间隔数×间隔长度。
【详解】58-1=57(个)
57×10=570(米)
答:这条路570米。
4.1288米
【分析】在种树问题中,两端都种树的情况下,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已知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8米,从第一棵树到第162棵树之间有162-1=161个间隔。用间隔数乘两棵树之间的间隔米数即可。
【详解】(162-1)×8
=161×8
=1288(米)
答:从第一棵树到第162棵树之间的距离有1288米。
5.没有
【分析】根据间隔数=电线杆数-1,已知从第一根走到第二十根电线杆,所以间隔数为20-1=19个。已知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根据总路程=间隔数×相邻两根电线杆的距离,计算出小明走的路程。最后,比较小明走的路程和1千米的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20-1=19(个)
19×50=950(米)
因为1千米=1000米,而950<1000,所以他没有走够1千米。
答:小明从第一根电线杆走到第二十根电线杆处时,他没有走够1千米。
6.67棵
【分析】在封闭的图形上植树,植树棵数=间隔数。水池的周长除以每两棵树之间距离,即可算出一共需要栽树(201÷3)棵。
【详解】201÷3=67(棵)
答:一共需要栽树67棵。
7.
154分钟
【分析】一根木头锯成5段,相当于锯了5-1=4(次),共用了44分钟,那么即可求出锯l次所用的时间,题目中说这个木头锯成15段,相当于锯了14次,用锯一次的时间乘14即可解答。
【详解】5-1=4(次)
44÷4=11(分钟)
15-1=14(次)
11×14=154(分钟)
答:将这根木头锯成15段需要154分钟。
8.48米
【分析】理解题意,根据全长=间隔×(棵树-1),每两个大石狮子之间的距离约是2米。从第1个大狮子走到25个大石狮子一共有25-1=24(个)间隔,24个间隔一共有2×24=48(米),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25-1=24(个)
2×24=48(米)
答:他大约走了48米。
9.9时
【分析】时钟3时敲3下,那么中间有3-1=2(个)间隔,总共4秒敲完,那么每个间隔的时间是4÷2=2(秒),总时间是16秒,每个间隔2秒,所以间隔数为16÷2=8(个),时钟敲的间隔数比敲的次数少1,所以敲的次数是8+1=9(下),此时时钟上显示的时间是9时,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1=2(个)
4÷2=2(秒)
16÷2=8(个)
8+1=9(下)
答:时钟上显示的时间是9时。
10.136分钟
【分析】把一节木头锯成三段要锯3-1=2(次),所以16除以2等于锯一次需要的时间,把一节木头锯成18段需要锯18-1=17(次),锯一次需要的时间乘17等于锯成18段需要的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6÷(3-1)
=16÷2
=8(分钟)
8×(18-1)
=8×17
=136(分钟)
答:把一节木头锯成18段需要136分钟。
11.500米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属于两端都植树,所以先求出间隔数,间隔数比树的棵数少1,所以一共有126-1=125(个)间隔,已知每个间隔4米,所以大堤长125×4=500(米);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126-1)×4
=125×4
=500(米)
答:大堤长500米。
12.6分米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先把2米4分米换算成24分米,然后根据“段数=剪的次数+1”求出绳子的段数,然后再用总长度除以绳子的段数,即可求出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
【详解】2米4分米=24分米
3+1=4(段)
24÷4=6(分米)
答:平均每段长6分米。
13.21根
【分析】已知广告牌有20个,相当于20个间隔,那么电线杆有20+1=21(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0+1=21(根)
答:那么电线杆有21根。
14.93棵
【分析】因为在圆形水池的一周栽树,起点处也是终点处,在起点处栽1棵,终点处就不会再栽1棵,每隔4米栽一棵树,相当于有多少个间隔就要栽多少棵树;所以用圆形水池的周长372米除以两棵树的间隔长4米,求到间隔数,即是栽树的棵数;再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法则进行计算: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用除数分别去除被除数的每一位,最高位不够除再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除到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不够商1就商0,每一步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据此解答。
【详解】372÷4=93(棵)
答:一共要栽93棵树。
15.299米
【分析】封闭路栽树,数量关系:颗数=间隔数=全长÷间距;全长=间距×棵数;间距=全长÷棵数。围成圆圈植树时,植树棵数=间隔数,由此可得这个圆形的湖一周的周长有23个间隔,一个间隔的长度是13米,根据乘法的意义,23×13=299米就是这个圆形的湖的周长。
【详解】23×13=299(米)
答:这个圆形湖周长是299米。
16.156秒
【分析】锯成5段需要锯(5-1)次,104除以(5-1)等于锯1次需要的时间,再乘(7-1)即等于锯成7段需要的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4÷(5-1)×(7-1)
=104÷4×6
=26×6
=156(秒)
答:需要156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