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1 09:16:43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字词积累。(38分)
1.(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读拼音,写词语。
kuí wu     pàn nì     quē fá   
dàn shēng    táo cuàn     chōu yē   
jì sì    yǐn tuì    
【答案】魁梧;叛逆;缺乏;诞生;逃窜;抽噎;祭祀;隐退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kuí wu—— 魁梧 。指人的身体强壮高大,如 “他身材魁梧,看起来很有力量”。书写时注意 “魁” 字右边是 “斗”,不要误写成 “头”;“梧” 是木字旁,右边为 “吾”,避免笔画遗漏。 pàn nì—— 叛逆 。有背叛、反抗的意思,既可以指行为(如 “他少年时有些叛逆”),也可以指有背叛行为的人。“叛” 字左边是 “反”,右边是 “半”,不要多写笔画;“逆” 字里面是 “辶” 加 “屰”,注意与 “送” 等字区分。 quē fá—— 缺乏 。表示所需的事物没有或不够,如 “他因缺乏经验而遇到了困难”。“缺” 字右边是 “夬”,不要误写成 “央”;“乏” 字是独体字,注意笔顺是撇、点、横撇 / 横钩。 dàn shēng—— 诞生 。指出生、降生,也可指新事物出现,如 “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历史新篇章”。“诞” 字右边是 “延”,不要写成 “廷”;“生” 字笔顺简单,但需写得端正。 táo cuàn—— 逃窜 。意为仓皇地逃跑,如 “小偷吓得四处逃窜”。“逃” 字是走之底,里面是 “兆”;“窜” 字上面是 “穴” 宝盖,下面是 “串”,注意 “穴” 宝盖要覆盖住下面的部分。 chōu yē—— 抽噎 。指抽泣,即小声地哭,如 “她委屈地抽噎着,说不出话来”。“抽” 字右边是 “由”,不要写成 “田”;“噎” 字是口字旁,右边上半部分是 “壹”,注意笔画顺序,避免写错。 jì sì—— 祭祀 。指旧俗中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以求保佑,如 “清明节有祭祀祖先的习俗”。“祭” 字上部是 “月” 和 “又”,下部是 “示”;“祀” 是示字旁,右边为 “巳”,不要与 “记” 混淆。 yǐn tuì—— 隐退 。有逐渐消失、退隐的意思,如 “晚年他选择隐退山林,过着平静的生活”。“隐” 字右边是 “急”,不要少写中间的笔画;“退” 字里面是 “艮”,走之底要写得舒展。
故答案为:魁梧;叛逆;缺乏;诞生;逃窜;抽噎;祭祀;隐退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写出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答案】(1)读音:chǔ,组词:处理;
读音:chù,组词:处处。
(2)读音:pēn,组词:喷洒;
读音:pèn,组词:喷香。
(3)读音:bō,组词:剥削;
读音:bāo,组词:剥皮。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多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处” 读音:chǔ 释义:有居住、存在、置身、处置、办理等含义。侧重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过程。
组词: 处理:对事物进行加工、解决或安排。例如 “他正在处理工作上的难题” ,这里强调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 处罚: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加以惩治。如 “违反规定的人会受到处罚” ,体现对不当行为的处置措施。 处境:所处的境地。“他现在的处境十分艰难”,描述当前所处的状态。 处方:医生给病人开的药方。“医生为他开了一张处方”,涉及到医疗行为中的办理事项。 读音:chù 释义:多表示地方、部位、机关或事物的某一方面等,是具体的地点或范畴。 组词: 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春天到了,处处充满生机”,强调范围的广泛性。 住处:居住的地方。“他找到了一个安静的住处”,明确指居住的地点。 处所:地方。“这是一个隐蔽的处所”,突出具体的位置。 办事处:办理事务的部门或机构。“公司在各地设有办事处”,是具体的办公地点范畴。 (2)“喷” 读音:pēn 释义:指(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是一种主动向外喷射的动作。 组词: 喷洒:利用压力将液体分散成雾状喷射出去。“农民正在田地里喷洒农药”,描绘了农事操作中液体喷射的动作。 喷泉:由地下喷射出地面的泉水,也指人工喷水设备。“广场上的喷泉十分壮观”,展现了水向上喷射形成的景观。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太阳喷薄而出”,形象地描述太阳冲破云层,光芒四射的动态过程。 喷吐:喷射出来。“火山喷吐着岩浆”,突出岩浆从火山口强力喷射的状态。 读音:pèn 释义:作为形容词,意为香气浓郁,多用来形容气味方面。 组词: 喷香:非常香、香气浓郁。“妈妈做的饭菜喷香可口”,强调食物散发出来的诱人香气。 (3)“剥” 读音:bō 释义:常用于复合词中,有剥夺、剥离等含义,更具抽象性和书面语色彩,动作较为抽象或带有一定强制意味。组词: 剥削: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旧社会,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体现一种不公平的经济行为。 剥夺:用强制的方法夺去、依照法律取消。“他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突出通过强制手段使其失去某种权益。 剥离:使脱落、分开。“随着时间推移,墙皮逐渐剥离”,描述物体表面部分与整体分离的过程,也可用于抽象概念,如 “企业要剥离不良资产” 。 读音:bāo 释义:指去掉外皮或壳,通常是较为具体的、用手或简单工具进行的动作,口语中常用。 组词: 剥皮:去掉皮。“他熟练地给兔子剥皮”,是具体的去除外皮的动作。 剥花生:把花生的外壳去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剥花生”,描绘生活中常见的操作行为 。
故答案为: (1)读音:chǔ,组词:处理;读音:chù,组词:处处。(2)读音:pēn,组词:喷洒;读音:pèn,组词:喷香。(3)读音:bō,组词:剥削;读音:bāo,组词:剥皮。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3.(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查音序   ,音节是   。“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惊奇、奇怪;②奇异、特别;③另外、别的;④有分别、不相同。在“异口同声”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奇珍异宝”中应选第   种解释。
【答案】巳;3;Y;yi;④;②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汉字笔画笔顺;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部首查字法:“异” 字的部首是 “巳”。确定部首后,数除去部首外剩余的笔画数,“异” 字总笔画为 6 画,去掉 “巳” 部的 3 画,还剩 3 画,所以先查 “巳” 部,再查 3 画。 音序查字法:音序是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形式,“异” 的音节是 “yi”,其首字母大写为 “Y”,因此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Y”,再查音节 “yi”。“异口同声” 中的 “异”:该词指不同的人说出相同的话,形容意见一致。这里的 “异” 强调 “有分别、不相同”,指说话的人不同但内容一致,因此选第④种解释。 “奇珍异宝” 中的 “异”:此词指珍奇难得的宝物,“异” 在这里表示 “奇异、特别”,突出宝物的独特和珍贵,所以选第②种解释。
故答案为:巳;3;Y;yi;④;②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4.(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根据提示,各写一个含有“手”字的成语。
(1)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2)形容非常喜欢,舍不得放下。   
【答案】手忙脚乱;爱不释手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1)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的成语:手忙脚乱 。“手忙脚乱” 中 “手” 和 “脚” 分别指代动作,整体形容做事时慌张无序、手脚不知该如何配合的状态。比如 “面对突然的提问,他手忙脚乱,半天说不出话来”,生动展现了人在突发状况下的慌乱神情,精准契合 “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的语境。 (2)形容非常喜欢,舍不得放下的成语:爱不释手 。“爱不释手” 中 “释手” 即放下手,该成语强调因极度喜爱而舍不得将物品从手中放下。例如 “这本漫画书情节有趣,他拿在手里爱不释手”,通过 “不释手” 的状态,凸显出对事物的浓厚喜爱之情,完美对应 “非常喜欢,舍不得放下” 的描述。
故答案为:手忙脚乱;爱不释手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5.(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之:①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②代词,代指鸿鹄;③代词,代指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④助词,相当于“的”;⑤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④;①;②;⑤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中,“之” 是助词,相当于 “的”。句子意为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之” 连接 “通国” 与 “善弈者”,表明所属关系,强调弈秋在 “善弈者” 中的属性,因此选④。 (2)“一人虽听之” 里,“之” 是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此句描述其中一个人虽然在听弈秋讲课,“之” 指代前文提到的弈秋的教学内容,所以选①。 (3)“思援弓缴而射之” 中,“之” 是代词,代指鸿鹄。句子写的是这个人心里想着拉弓箭去射鸿鹄,“之” 在此处指代被射的对象,即鸿鹄,故选择②。 (4)“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之” 是动词,表示 “去、往” 的意思。这句诗意为 “送孟浩然到广陵去”,“之” 体现了动作的趋向,因此选⑤。
故答案为:④;①;②;⑤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6.(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补充古诗,并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   。留连戏蝶时时舞,   。
这首诗的作者是   ,被后人尊称为“   ”。
【答案】千朵万朵压枝低;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诗圣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两句描绘了黄四娘家周围的繁花盛景。“花满蹊” 写出小路旁花开得极为繁盛,“千朵万朵” 强调花的数量之多,“压枝低” 则通过花枝被压弯的细节,生动展现出花朵的饱满与沉重,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能看到繁花簇拥、压弯枝头的热闹景象。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承接上文的花景,转而描写花间的动态。“留连戏蝶” 写出蝴蝶被花香吸引,在花丛中久久停留、翩翩起舞的姿态;“自在娇莺” 则刻画了黄莺在枝头自由自在、婉转啼鸣的情景。“时时舞”“恰恰啼” 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还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让春日的美好更显立体。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风格沉郁顿挫,思想深刻,作品被称为 “诗史”。他与李白并称 “李杜”,因其在诗歌创作上的极高成就和深远影响,被后人尊称为 “诗圣”,这一称号既体现了他在诗歌领域的地位,也彰显了其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精神高度。
故答案为:千朵万朵压枝低;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诗圣
【点评】①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②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7.(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奇花异草 置之不理 举世瞩目 三年五栽
B.落荒而逃 闻所未闻 目凳口呆 积劳成疾
C.司空见惯 鱼贯而入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D.蜂涌而至 哄堂大笑 美不胜收 座无虚席
【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 】A.“奇花异草”“置之不理”“举世瞩目” 这三个词语的字形均正确无误。 “三年五栽” 存在错别字,正确写法应为 “三年五载”。“载” 在这里表示年份,而 “栽” 指种植,与 “三年五” 搭配表示时间时,应用 “载”,“三年五载” 意为多年。
B.“落荒而逃”“闻所未闻”“积劳成疾” 这三个词语书写正确。 “目凳口呆” 存在错误,正确写法是 “目瞪口呆”。“瞪” 指睁大眼睛直视,“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凳” 是一种坐具,与该词语表达的意思无关。
C.“司空见惯”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字形正确。 “鱼贯而入” 形容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书写无误。 “精兵简政” 指精简人员,缩减机构,字形正确。 “死得其所”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书写正确。 该选项中所有词语均无错别字。
D.“哄堂大笑”“美不胜收”“座无虚席” 这三个词语的字形均正确。 “蜂涌而至” 存在错别字,正确写法是 “蜂拥而至”。“拥” 有拥挤着向前的意思,“蜂拥而至”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涌” 指水或云气冒出,虽然也有聚集之意,但 “蜂拥” 是固定搭配,更能体现像蜜蜂一样聚集的状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8.(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选词填空。
矫健 强健 创造 建造
(1)运动员迈着   的步伐上场。
(2)这几座大桥,都是我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和   的。
(3)赛场上,我国运动员   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4)要想有   的体魄,必须坚持锻炼。
【答案】矫健;建造;创造;强健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需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1)“运动员迈着 1 的步伐上场” 中,应选 “矫健”。“矫健” 着重形容动作灵活、矫捷有力,常用来描述步伐、身手等。运动员上场时的步伐需要展现出活力与力量,“矫健” 能精准体现这种状态,与 “步伐” 搭配恰当。 (2)“这几座大桥,都是我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和 2 的” 中,适合填 “建造”。“建造” 指建筑、修建,强调具体的施工过程,多用于房屋、桥梁等建筑物。大桥是具体的建筑,工程师在设计之后进行的是实际的修建工作,“建造” 符合语境。 (3)“赛场上,我国运动员 3 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里,需填 “创造”。“创造” 意为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世界纪录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新成就,运动员通过努力达成新纪录,用 “创造” 能体现其开创性,符合句子意思。 (4)“要想有 4 的体魄,必须坚持锻炼” 中,应选 “强健”。“强健” 侧重指身体强壮健康,强调体质上的良好状态。“体魄” 指身体,“强健” 与 “体魄” 搭配,能准确表达身体强壮健康的含义,符合 “坚持锻炼” 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矫健;建造;创造;强健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二、回顾与运用。(15分)
(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句子练兵场。
9.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0.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重。(改为双重否定句)
11.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缩句)
12.小女孩哀求爷爷。 爷爷带小女孩回到乡下去。(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答案】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0.张思德同志的死不会不比泰山重。
11.天空撒满了星星。
12.小女孩哀求爷爷带她回到乡下去。
【知识点】应用性默写;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缩句;扩句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从平时的积累中写出有关的名言一则即可。
(2)(3)(4)本题考查句式转换。句式变换,指在一定的语境中, 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这种题型从语序、语气、语意和语境等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运用恰当的句式准确表达的能力。
9.本题考查对珍惜时间名言的积累与理解。这类名言通常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强调时间的珍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经典名句,将时间比作黄金,且突出黄金也无法换取时间,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时间的不可逆和宝贵,易于记忆和传播,能有效传达珍惜时间的理念。此外,像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等名言也符合要求,均从不同角度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
故答案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0.本题考查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能力,双重否定句通过两个否定词表达肯定意思,语气比肯定句更强烈。原句 “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重” 是肯定句,转换时需保留主干信息,加入两个否定词,如 “不会不”。“张思德同志的死不会不比泰山重” 中,“不会不” 构成双重否定,既强调了事实,又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坚定,同时不改变原句的核心意思。
故答案为:张思德同志的死不会不比泰山重。
11.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主干(主语、谓语、宾语),使句子更简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中,“天空” 是主语,“撒满了” 是谓语,“星星” 是宾语。“快活地眨着眼睛的” 是修饰 “星星” 的定语,属于多余成分,去掉后句子主干为 “天空撒满了星星”,既保留了原句的主要意思,又使句子更精炼。缩句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不能漏掉必要成分。
故答案为:天空撒满了星星。
12.合并句子需找到两个句子的关联点,将其整合为一个通顺的句子。前句 “小女孩哀求爷爷” 和后句 “爷爷带小女孩回到乡下去” 中,“爷爷” 是共同的人物,“哀求” 的内容是 “带小女孩回到乡下去”。合并时,可将后句的主语 “爷爷” 与前句的谓语 “哀求” 结合,把 “带小女孩回到乡下去” 作为 “哀求” 的内容,形成 “小女孩哀求爷爷带她回到乡下去”。这样既保留了两句的全部信息,又使句子结构紧凑,逻辑清晰,没有歧义。
故答案为:小女孩哀求爷爷带她回到乡下去。
13.(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下面的句子中,说话比较得体的一句是(  )
A.老爷爷,你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呀?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时间,真是太抱歉了!
C.请您来参加活动,想必您会感到万分荣幸!
D.舞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再等一等。
【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A.“老爷爷,你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呀?” 这句话语气生硬且带有不耐烦的情绪,“磨磨蹭蹭” 是贬义词,用于对长辈说话,缺乏尊重,不符合礼貌交际的原则,表达不得体。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时间,真是太抱歉了!” 这句话先表达了对活动的意愿,体现出积极的态度;接着委婉说明无法参加的原因,语气诚恳;最后用 “太抱歉了” 表达歉意,既清晰传达了意思,又尊重了对方,符合得体表达的要求,是合适的说法。
C.“请您来参加活动,想必您会感到万分荣幸!” 中,“万分荣幸” 通常用于表达自己受到邀请时的感受,用在对方身上,显得居高临下,有贬低对方的意味,不符合礼貌用语的规范,表达不得体。
D.“舞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再等一等。” 这句话中的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容易让听者产生误解,觉得自己是被催促的对象,且暗含对未到者的不满,语气生硬,容易引起反感,表达不得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四个方面,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14.(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一位友人在景区旅游时,随意乱扔生活垃圾。如果请你对他进行劝阻和教育,你将如何跟他说?
【答案】示例:随意扔垃圾是不文明行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呵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对友人进行劝阻和教育时,需注意语气友好、态度诚恳,既要指出行为的不当,又要说明原因,让对方易于接受: “你看这景区的风景多好啊,干净整洁才更让人舒心。咱们随意扔生活垃圾,不仅破坏了这里的美感,还会给环境造成负担呢。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景区的整洁需要咱们共同维护,对吧?咱们把垃圾收好,找到垃圾桶再扔,一起为这里的美景出份力呀。” 这样的表达首先肯定了景区的美好,让友人感受到对环境的共同欣赏;接着委婉指出乱扔垃圾的负面影响,避免指责的口吻;然后强调保护环境的共同责任,引发共鸣;最后提出具体的正确做法,给出明确指引。既达到了劝阻的目的,又维护了朋友间的关系,体现了得体的沟通方式。
故答案为:示例:随意扔垃圾是不文明行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呵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劝说。对于劝说类的语言表述,学生应在明确劝说对象的基础上做到表述的“简明、准确、连贯、得体”即可。
15.(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翻译句子。
孰为汝多知乎?
【答案】示例: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孰为汝多知乎?” 出自《两小儿辩日》,是一句充满反问语气的句子,翻译时需准确把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孰”:疑问代词,意为 “谁”。 “为”:在这里是 “说、认为” 的意思。 “汝”:第二人称代词,译为 “你”,此处指代孔子。 “知”:通假字,同 “智”,指智慧、知识渊博。 “乎”:语气助词,表反问,可译为 “呢”。 整句话连起来翻译为:“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这句话是两小儿在辩论太阳远近的问题后,对孔子无法给出答案时发出的反问,既体现了小儿的天真,也带有一丝质疑的意味,翻译时要保留原句的反问语气,准确传达出句子的语境和情感。
故答案为:示例: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三、课内阅读。(9分)
(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  )着我的头发,把我(  )到院子里,拿皮带(  )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  )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1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7.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表达的感情是   (选填:亲热、仇视、喜爱)。他这样称呼老板的小孩是因为   。
A.这个孩子不可爱。 B.老板夫妇对凡卡狠毒,他恨他们。
18.短文中作者从   、   、   这三个方面写出了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
【答案】16.揪、拖、揍、戳。从这些动词中,我体会到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极度冷酷,凡卡受尽了折磨。
17.仇视;B
18.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觉)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词语的使用(搭配);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小说
【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6.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及对文本情感的把握。 括号中依次填入 “揪”“拖”“揍”“戳”。“揪” 体现老板抓住头发时的粗暴用力,毫无怜悯;“拖” 展现凡卡被强行拉拽,毫无反抗之力的状态;“揍” 直接点明老板用皮带对凡卡进行毒打,突出暴力程度;“戳” 则刻画老板娘用鱼嘴攻击凡卡脸部的刁钻与残忍。 从这些动词中,能清晰体会到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的极度冷酷与无情。他们视凡卡为随意欺凌的对象,动作用词充满暴力与侮辱,深刻反映出凡卡在学徒生活中遭受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毫无尊严可言。
故答案为:揪、拖、揍、戳。从这些动词中,我体会到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极度冷酷,凡卡受尽了折磨。
17.本题考查对凡卡情感的理解及原因分析。 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 “小崽子”,表达的感情是仇视。他这样称呼并非因为孩子本身不可爱,而是因为老板夫妇对他极其狠毒,长期的虐待让他心中充满了对老板夫妇的怨恨。这种怨恨自然延伸到他们的孩子身上,“小崽子” 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是凡卡内心仇恨的直接流露。
故答案为:仇视;B
1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需从不同角度提炼凡卡的苦难。 短文中作者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 挨打:老板揪头发、用皮带揍,老板娘用青鱼嘴戳脸,伙计们也捉弄他,身体上不断遭受暴力侵害。 挨饿:吃的东西少得可怜,早晨和晚上只有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菜和茶只有老板能享用,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睡不好觉:被安排睡在过道里,老板的小崽子一哭就得摇摇篮,根本无法好好休息,身心俱疲。
故答案为: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觉)
四、课外阅读。(8分)
(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时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笨拙——    不幸——   
20.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1.“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22.文中第1自然段的“毅然”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19.灵活;幸运
20.主要写了作者的朋友从失去右手的痛苦中站起来,并带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21.这里的“良苦用心”是指作者在去见朋友时,怕触痛朋友的心理创伤(失去右手),而选择在炎炎夏日穿了件长袖衫。
22.不能。“毅然”一词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作者的体贴、细心。
【知识点】反义词;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词性,做好本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尤其是常见的汉语知识。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19.本题考查反义词的掌握,需结合词语含义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笨拙” 指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其反义词为 “灵活”,“灵活” 体现动作敏捷、善于变通,与 “笨拙” 形成鲜明对比。 “不幸” 意为运气差、遭遇不好,反义词是 “幸运”,“幸运” 表示运气好,能得到好的机遇或结果,与 “不幸” 的含义相反。
故答案为:灵活;幸运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需梳理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短文围绕作者与失去右手的朋友展开:作者为避免触痛朋友,在夏日特意穿长袖衫去拜访;见面时却发现朋友穿了短袖汗衫,朋友向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失去右手后的痛苦挣扎到逐渐坦然面对的过程;作者被朋友的转变触动,买了很多书。
故答案为:主要写了作者的朋友从失去右手的痛苦中站起来,并带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21.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短语的理解,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 “良苦用心” 指作者的用心十分真诚且费尽心思。联系上文,作者记得朋友曾因失去右手而悲叹 “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所以在炎炎夏日,本打算穿短袖的作者毅然换成长袖衫,希望通过自己的举动减少朋友的哀伤,避免触及朋友失去右手的伤痛。这一行为背后是作者对朋友的体贴与关怀,即 “良苦用心” 的内涵。
故答案为:这里的“良苦用心”是指作者在去见朋友时,怕触痛朋友的心理创伤(失去右手),而选择在炎炎夏日穿了件长袖衫。
2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需分析其在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毅然” 不能去掉。“毅然” 表示坚决、毫不犹豫,在文中指作者在临行前,没有丝毫犹豫地换掉短袖衫,改穿长袖衫。这个词体现了作者做出决定时的坚定,侧面反映出他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细致体贴,生怕自己的穿着触痛朋友的创伤。若去掉 “毅然”,则无法突出作者这份用心的真诚与坚决,削弱了情感的表达,所以不能去掉。
故答案为:不能。“毅然”一词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作者的体贴、细心。
五、作文。(30分)
23.(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近年来,武威市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区域首位产业来培育打造,率先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动重点景区市场化运营,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武威市共接待游客38.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逾2亿元。
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美丽的家乡,可以选取家乡的名胜古迹、美味特产、自然风光等进行介绍。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要通顺,内容具体,层次清楚,注意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和人名;全文不少于450字。
【答案】例文: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开封,那里是一座美丽的古城,负有“十朝古都”的美名,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开封。
  20世纪至21世纪社会科技飞速发展,谁又会去关心历史悠久具有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呢 说起这个古建筑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我们河南省最具文化特色房屋所建最早的一个旅游景点——开封市。说起开封市的房子那可是大有来头,那的房子不说百分之百是古建筑,至少百分之五十迄今已有进百年了。那些房子屹立在繁华的街道上就好像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毯子上面绣五颜六色的花一样美丽富饶。
  如果到了开封,吃小吃那你可得听我的首先到“第一楼”去品尝一下地地道道的开封小笼包,那香的让人垂涎三尺。要是你认为这还不能填饱你的肚子的话。那你就去古城吧,在古城那里你可以大饱口福,在那你可以品尝到全天下的小吃,你也不用担心吃不饱,好几千个摊位摆放在路边等着八方来客。
当然你要是吃饱了想去玩这也很简单喔。告诉你吧,在开封有一位名人,虽然脸黑了点,但是他为民除害,除暴安良。答对了,没错就是包拯——我们的包青天,他当官时就在开封。再给你透露一下,每天早上九点包公就在包公府,生堂断案,虽然说是假的吧,但还是建议你去看看。在开封还有一个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全是忠臣的杨家将的府第——天波杨府。美丽的开封有壮观的龙亭,有庄严的相国寺,有美丽的汴京公园,高大雄伟铁塔……
这就是我的家乡开封,经过改革开放的政策,现在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开封。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要求介绍家乡武威,材料提及武威将文化旅游业作为首位产业,“五一” 假期旅游成果显著,核心是展现家乡的魅力,可从名胜古迹、美味特产、自然风光等方面入手,突出家乡的独特之处和发展活力。
【题干分析】 内容要点: 名胜古迹:武威历史悠久,有雷台汉墓、武威文庙、天梯山石窟等,这些是家乡文化底蕴的体现,介绍时可结合历史背景,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美味特产:凉州羊羔肉、武威山药、沙米凉粉等,描述其口感、制作特色,体现家乡的饮食文化。 自然风光:如乌鞘岭的壮美、天马湖的秀丽等,描绘景色的特点,展现家乡的自然之美。 写作思路: 开头:可引用 “五一” 假期武威的旅游数据引出话题,或用一句赞美家乡的话开篇,如 “在河西走廊的东段,有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城市 —— 武威,那是我的家乡”,吸引读者兴趣。 主体:分板块介绍,比如先写名胜古迹,结合具体景点的历史和特色;再写美味特产,加入自己的体验,如 “每次回到家乡,外婆做的沙米凉粉是我的最爱,滑嫩的凉粉拌上特制的调料,一口下去满是清爽”;最后写自然风光,运用描写手法展现景色之美。各部分之间用过渡句衔接,使层次清晰。 结尾: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或展望家乡的未来,如 “家乡的美,在历史的沉淀里,在舌尖的滋味中,更在蓬勃发展的活力里,我爱这美丽的武威”。 误区提醒:避免内容杂乱,每个部分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不要出现真实校名、班级和人名;字数需达标,450 字以上才能充分展现家乡的多方面魅力。
【立意提取】
1.千年古城武威:历史与风光的交响,写作角度聚焦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将雷台汉墓、天梯山石窟等与乌鞘岭、天马湖等自然景观结合,展现家乡历史底蕴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2.舌尖与山水间的武威,从美味特产和自然风光入手,描述凉州羊羔肉、沙米凉粉等美食,再搭配天马湖、沙漠公园等景色,体现家乡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魅力。
3.我的家乡武威:文旅交融的宝藏地,结合材料中旅游业的发展,介绍家乡如何通过文旅融合展现魅力,既写历史景点,也写现代旅游的新变化,突出家乡的发展活力。【点评】这篇例文以开封为对象,从古城建筑、特色小吃到历史名人相关景点展开,展现了家乡的文化与魅力。结合改革开放写变化,情感真挚,只是部分表述稍显生硬,整体能突出家乡特色。
1 /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字词积累。(38分)
1.(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读拼音,写词语。
kuí wu     pàn nì     quē fá   
dàn shēng    táo cuàn     chōu yē   
jì sì    yǐn tuì    
2.(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写出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3.(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查音序   ,音节是   。“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惊奇、奇怪;②奇异、特别;③另外、别的;④有分别、不相同。在“异口同声”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奇珍异宝”中应选第   种解释。
4.(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根据提示,各写一个含有“手”字的成语。
(1)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2)形容非常喜欢,舍不得放下。   
5.(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之:①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②代词,代指鸿鹄;③代词,代指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④助词,相当于“的”;⑤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送孟浩然之广陵。   
6.(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补充古诗,并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   。留连戏蝶时时舞,   。
这首诗的作者是   ,被后人尊称为“   ”。
7.(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奇花异草 置之不理 举世瞩目 三年五栽
B.落荒而逃 闻所未闻 目凳口呆 积劳成疾
C.司空见惯 鱼贯而入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D.蜂涌而至 哄堂大笑 美不胜收 座无虚席
8.(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选词填空。
矫健 强健 创造 建造
(1)运动员迈着   的步伐上场。
(2)这几座大桥,都是我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和   的。
(3)赛场上,我国运动员   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4)要想有   的体魄,必须坚持锻炼。
二、回顾与运用。(15分)
(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句子练兵场。
9.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0.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重。(改为双重否定句)
11.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缩句)
12.小女孩哀求爷爷。 爷爷带小女孩回到乡下去。(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13.(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下面的句子中,说话比较得体的一句是(  )
A.老爷爷,你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呀?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时间,真是太抱歉了!
C.请您来参加活动,想必您会感到万分荣幸!
D.舞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再等一等。
14.(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一位友人在景区旅游时,随意乱扔生活垃圾。如果请你对他进行劝阻和教育,你将如何跟他说?
15.(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翻译句子。
孰为汝多知乎?
三、课内阅读。(9分)
(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  )着我的头发,把我(  )到院子里,拿皮带(  )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  )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1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7.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表达的感情是   (选填:亲热、仇视、喜爱)。他这样称呼老板的小孩是因为   。
A.这个孩子不可爱。 B.老板夫妇对凡卡狠毒,他恨他们。
18.短文中作者从   、   、   这三个方面写出了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
四、课外阅读。(8分)
(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时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笨拙——    不幸——   
20.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1.“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22.文中第1自然段的“毅然”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五、作文。(30分)
23.(2024七上·凉州开学考)近年来,武威市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区域首位产业来培育打造,率先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动重点景区市场化运营,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武威市共接待游客38.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逾2亿元。
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美丽的家乡,可以选取家乡的名胜古迹、美味特产、自然风光等进行介绍。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要通顺,内容具体,层次清楚,注意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和人名;全文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魁梧;叛逆;缺乏;诞生;逃窜;抽噎;祭祀;隐退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kuí wu—— 魁梧 。指人的身体强壮高大,如 “他身材魁梧,看起来很有力量”。书写时注意 “魁” 字右边是 “斗”,不要误写成 “头”;“梧” 是木字旁,右边为 “吾”,避免笔画遗漏。 pàn nì—— 叛逆 。有背叛、反抗的意思,既可以指行为(如 “他少年时有些叛逆”),也可以指有背叛行为的人。“叛” 字左边是 “反”,右边是 “半”,不要多写笔画;“逆” 字里面是 “辶” 加 “屰”,注意与 “送” 等字区分。 quē fá—— 缺乏 。表示所需的事物没有或不够,如 “他因缺乏经验而遇到了困难”。“缺” 字右边是 “夬”,不要误写成 “央”;“乏” 字是独体字,注意笔顺是撇、点、横撇 / 横钩。 dàn shēng—— 诞生 。指出生、降生,也可指新事物出现,如 “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历史新篇章”。“诞” 字右边是 “延”,不要写成 “廷”;“生” 字笔顺简单,但需写得端正。 táo cuàn—— 逃窜 。意为仓皇地逃跑,如 “小偷吓得四处逃窜”。“逃” 字是走之底,里面是 “兆”;“窜” 字上面是 “穴” 宝盖,下面是 “串”,注意 “穴” 宝盖要覆盖住下面的部分。 chōu yē—— 抽噎 。指抽泣,即小声地哭,如 “她委屈地抽噎着,说不出话来”。“抽” 字右边是 “由”,不要写成 “田”;“噎” 字是口字旁,右边上半部分是 “壹”,注意笔画顺序,避免写错。 jì sì—— 祭祀 。指旧俗中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以求保佑,如 “清明节有祭祀祖先的习俗”。“祭” 字上部是 “月” 和 “又”,下部是 “示”;“祀” 是示字旁,右边为 “巳”,不要与 “记” 混淆。 yǐn tuì—— 隐退 。有逐渐消失、退隐的意思,如 “晚年他选择隐退山林,过着平静的生活”。“隐” 字右边是 “急”,不要少写中间的笔画;“退” 字里面是 “艮”,走之底要写得舒展。
故答案为:魁梧;叛逆;缺乏;诞生;逃窜;抽噎;祭祀;隐退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答案】(1)读音:chǔ,组词:处理;
读音:chù,组词:处处。
(2)读音:pēn,组词:喷洒;
读音:pèn,组词:喷香。
(3)读音:bō,组词:剥削;
读音:bāo,组词:剥皮。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多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处” 读音:chǔ 释义:有居住、存在、置身、处置、办理等含义。侧重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过程。
组词: 处理:对事物进行加工、解决或安排。例如 “他正在处理工作上的难题” ,这里强调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 处罚: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加以惩治。如 “违反规定的人会受到处罚” ,体现对不当行为的处置措施。 处境:所处的境地。“他现在的处境十分艰难”,描述当前所处的状态。 处方:医生给病人开的药方。“医生为他开了一张处方”,涉及到医疗行为中的办理事项。 读音:chù 释义:多表示地方、部位、机关或事物的某一方面等,是具体的地点或范畴。 组词: 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春天到了,处处充满生机”,强调范围的广泛性。 住处:居住的地方。“他找到了一个安静的住处”,明确指居住的地点。 处所:地方。“这是一个隐蔽的处所”,突出具体的位置。 办事处:办理事务的部门或机构。“公司在各地设有办事处”,是具体的办公地点范畴。 (2)“喷” 读音:pēn 释义:指(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是一种主动向外喷射的动作。 组词: 喷洒:利用压力将液体分散成雾状喷射出去。“农民正在田地里喷洒农药”,描绘了农事操作中液体喷射的动作。 喷泉:由地下喷射出地面的泉水,也指人工喷水设备。“广场上的喷泉十分壮观”,展现了水向上喷射形成的景观。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太阳喷薄而出”,形象地描述太阳冲破云层,光芒四射的动态过程。 喷吐:喷射出来。“火山喷吐着岩浆”,突出岩浆从火山口强力喷射的状态。 读音:pèn 释义:作为形容词,意为香气浓郁,多用来形容气味方面。 组词: 喷香:非常香、香气浓郁。“妈妈做的饭菜喷香可口”,强调食物散发出来的诱人香气。 (3)“剥” 读音:bō 释义:常用于复合词中,有剥夺、剥离等含义,更具抽象性和书面语色彩,动作较为抽象或带有一定强制意味。组词: 剥削: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旧社会,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体现一种不公平的经济行为。 剥夺:用强制的方法夺去、依照法律取消。“他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突出通过强制手段使其失去某种权益。 剥离:使脱落、分开。“随着时间推移,墙皮逐渐剥离”,描述物体表面部分与整体分离的过程,也可用于抽象概念,如 “企业要剥离不良资产” 。 读音:bāo 释义:指去掉外皮或壳,通常是较为具体的、用手或简单工具进行的动作,口语中常用。 组词: 剥皮:去掉皮。“他熟练地给兔子剥皮”,是具体的去除外皮的动作。 剥花生:把花生的外壳去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剥花生”,描绘生活中常见的操作行为 。
故答案为: (1)读音:chǔ,组词:处理;读音:chù,组词:处处。(2)读音:pēn,组词:喷洒;读音:pèn,组词:喷香。(3)读音:bō,组词:剥削;读音:bāo,组词:剥皮。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3.【答案】巳;3;Y;yi;④;②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汉字笔画笔顺;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部首查字法:“异” 字的部首是 “巳”。确定部首后,数除去部首外剩余的笔画数,“异” 字总笔画为 6 画,去掉 “巳” 部的 3 画,还剩 3 画,所以先查 “巳” 部,再查 3 画。 音序查字法:音序是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形式,“异” 的音节是 “yi”,其首字母大写为 “Y”,因此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Y”,再查音节 “yi”。“异口同声” 中的 “异”:该词指不同的人说出相同的话,形容意见一致。这里的 “异” 强调 “有分别、不相同”,指说话的人不同但内容一致,因此选第④种解释。 “奇珍异宝” 中的 “异”:此词指珍奇难得的宝物,“异” 在这里表示 “奇异、特别”,突出宝物的独特和珍贵,所以选第②种解释。
故答案为:巳;3;Y;yi;④;②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4.【答案】手忙脚乱;爱不释手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1)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的成语:手忙脚乱 。“手忙脚乱” 中 “手” 和 “脚” 分别指代动作,整体形容做事时慌张无序、手脚不知该如何配合的状态。比如 “面对突然的提问,他手忙脚乱,半天说不出话来”,生动展现了人在突发状况下的慌乱神情,精准契合 “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的语境。 (2)形容非常喜欢,舍不得放下的成语:爱不释手 。“爱不释手” 中 “释手” 即放下手,该成语强调因极度喜爱而舍不得将物品从手中放下。例如 “这本漫画书情节有趣,他拿在手里爱不释手”,通过 “不释手” 的状态,凸显出对事物的浓厚喜爱之情,完美对应 “非常喜欢,舍不得放下” 的描述。
故答案为:手忙脚乱;爱不释手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5.【答案】④;①;②;⑤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中,“之” 是助词,相当于 “的”。句子意为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之” 连接 “通国” 与 “善弈者”,表明所属关系,强调弈秋在 “善弈者” 中的属性,因此选④。 (2)“一人虽听之” 里,“之” 是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此句描述其中一个人虽然在听弈秋讲课,“之” 指代前文提到的弈秋的教学内容,所以选①。 (3)“思援弓缴而射之” 中,“之” 是代词,代指鸿鹄。句子写的是这个人心里想着拉弓箭去射鸿鹄,“之” 在此处指代被射的对象,即鸿鹄,故选择②。 (4)“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之” 是动词,表示 “去、往” 的意思。这句诗意为 “送孟浩然到广陵去”,“之” 体现了动作的趋向,因此选⑤。
故答案为:④;①;②;⑤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6.【答案】千朵万朵压枝低;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诗圣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两句描绘了黄四娘家周围的繁花盛景。“花满蹊” 写出小路旁花开得极为繁盛,“千朵万朵” 强调花的数量之多,“压枝低” 则通过花枝被压弯的细节,生动展现出花朵的饱满与沉重,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能看到繁花簇拥、压弯枝头的热闹景象。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承接上文的花景,转而描写花间的动态。“留连戏蝶” 写出蝴蝶被花香吸引,在花丛中久久停留、翩翩起舞的姿态;“自在娇莺” 则刻画了黄莺在枝头自由自在、婉转啼鸣的情景。“时时舞”“恰恰啼” 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还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让春日的美好更显立体。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风格沉郁顿挫,思想深刻,作品被称为 “诗史”。他与李白并称 “李杜”,因其在诗歌创作上的极高成就和深远影响,被后人尊称为 “诗圣”,这一称号既体现了他在诗歌领域的地位,也彰显了其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精神高度。
故答案为:千朵万朵压枝低;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诗圣
【点评】①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②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7.【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 】A.“奇花异草”“置之不理”“举世瞩目” 这三个词语的字形均正确无误。 “三年五栽” 存在错别字,正确写法应为 “三年五载”。“载” 在这里表示年份,而 “栽” 指种植,与 “三年五” 搭配表示时间时,应用 “载”,“三年五载” 意为多年。
B.“落荒而逃”“闻所未闻”“积劳成疾” 这三个词语书写正确。 “目凳口呆” 存在错误,正确写法是 “目瞪口呆”。“瞪” 指睁大眼睛直视,“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凳” 是一种坐具,与该词语表达的意思无关。
C.“司空见惯”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字形正确。 “鱼贯而入” 形容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书写无误。 “精兵简政” 指精简人员,缩减机构,字形正确。 “死得其所”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书写正确。 该选项中所有词语均无错别字。
D.“哄堂大笑”“美不胜收”“座无虚席” 这三个词语的字形均正确。 “蜂涌而至” 存在错别字,正确写法是 “蜂拥而至”。“拥” 有拥挤着向前的意思,“蜂拥而至”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涌” 指水或云气冒出,虽然也有聚集之意,但 “蜂拥” 是固定搭配,更能体现像蜜蜂一样聚集的状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8.【答案】矫健;建造;创造;强健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需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1)“运动员迈着 1 的步伐上场” 中,应选 “矫健”。“矫健” 着重形容动作灵活、矫捷有力,常用来描述步伐、身手等。运动员上场时的步伐需要展现出活力与力量,“矫健” 能精准体现这种状态,与 “步伐” 搭配恰当。 (2)“这几座大桥,都是我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和 2 的” 中,适合填 “建造”。“建造” 指建筑、修建,强调具体的施工过程,多用于房屋、桥梁等建筑物。大桥是具体的建筑,工程师在设计之后进行的是实际的修建工作,“建造” 符合语境。 (3)“赛场上,我国运动员 3 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里,需填 “创造”。“创造” 意为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世界纪录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新成就,运动员通过努力达成新纪录,用 “创造” 能体现其开创性,符合句子意思。 (4)“要想有 4 的体魄,必须坚持锻炼” 中,应选 “强健”。“强健” 侧重指身体强壮健康,强调体质上的良好状态。“体魄” 指身体,“强健” 与 “体魄” 搭配,能准确表达身体强壮健康的含义,符合 “坚持锻炼” 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矫健;建造;创造;强健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答案】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0.张思德同志的死不会不比泰山重。
11.天空撒满了星星。
12.小女孩哀求爷爷带她回到乡下去。
【知识点】应用性默写;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缩句;扩句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从平时的积累中写出有关的名言一则即可。
(2)(3)(4)本题考查句式转换。句式变换,指在一定的语境中, 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这种题型从语序、语气、语意和语境等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运用恰当的句式准确表达的能力。
9.本题考查对珍惜时间名言的积累与理解。这类名言通常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强调时间的珍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经典名句,将时间比作黄金,且突出黄金也无法换取时间,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时间的不可逆和宝贵,易于记忆和传播,能有效传达珍惜时间的理念。此外,像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等名言也符合要求,均从不同角度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
故答案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0.本题考查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能力,双重否定句通过两个否定词表达肯定意思,语气比肯定句更强烈。原句 “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重” 是肯定句,转换时需保留主干信息,加入两个否定词,如 “不会不”。“张思德同志的死不会不比泰山重” 中,“不会不” 构成双重否定,既强调了事实,又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坚定,同时不改变原句的核心意思。
故答案为:张思德同志的死不会不比泰山重。
11.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主干(主语、谓语、宾语),使句子更简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中,“天空” 是主语,“撒满了” 是谓语,“星星” 是宾语。“快活地眨着眼睛的” 是修饰 “星星” 的定语,属于多余成分,去掉后句子主干为 “天空撒满了星星”,既保留了原句的主要意思,又使句子更精炼。缩句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不能漏掉必要成分。
故答案为:天空撒满了星星。
12.合并句子需找到两个句子的关联点,将其整合为一个通顺的句子。前句 “小女孩哀求爷爷” 和后句 “爷爷带小女孩回到乡下去” 中,“爷爷” 是共同的人物,“哀求” 的内容是 “带小女孩回到乡下去”。合并时,可将后句的主语 “爷爷” 与前句的谓语 “哀求” 结合,把 “带小女孩回到乡下去” 作为 “哀求” 的内容,形成 “小女孩哀求爷爷带她回到乡下去”。这样既保留了两句的全部信息,又使句子结构紧凑,逻辑清晰,没有歧义。
故答案为:小女孩哀求爷爷带她回到乡下去。
13.【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A.“老爷爷,你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呀?” 这句话语气生硬且带有不耐烦的情绪,“磨磨蹭蹭” 是贬义词,用于对长辈说话,缺乏尊重,不符合礼貌交际的原则,表达不得体。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时间,真是太抱歉了!” 这句话先表达了对活动的意愿,体现出积极的态度;接着委婉说明无法参加的原因,语气诚恳;最后用 “太抱歉了” 表达歉意,既清晰传达了意思,又尊重了对方,符合得体表达的要求,是合适的说法。
C.“请您来参加活动,想必您会感到万分荣幸!” 中,“万分荣幸” 通常用于表达自己受到邀请时的感受,用在对方身上,显得居高临下,有贬低对方的意味,不符合礼貌用语的规范,表达不得体。
D.“舞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再等一等。” 这句话中的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容易让听者产生误解,觉得自己是被催促的对象,且暗含对未到者的不满,语气生硬,容易引起反感,表达不得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四个方面,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14.【答案】示例:随意扔垃圾是不文明行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呵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对友人进行劝阻和教育时,需注意语气友好、态度诚恳,既要指出行为的不当,又要说明原因,让对方易于接受: “你看这景区的风景多好啊,干净整洁才更让人舒心。咱们随意扔生活垃圾,不仅破坏了这里的美感,还会给环境造成负担呢。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景区的整洁需要咱们共同维护,对吧?咱们把垃圾收好,找到垃圾桶再扔,一起为这里的美景出份力呀。” 这样的表达首先肯定了景区的美好,让友人感受到对环境的共同欣赏;接着委婉指出乱扔垃圾的负面影响,避免指责的口吻;然后强调保护环境的共同责任,引发共鸣;最后提出具体的正确做法,给出明确指引。既达到了劝阻的目的,又维护了朋友间的关系,体现了得体的沟通方式。
故答案为:示例:随意扔垃圾是不文明行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呵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劝说。对于劝说类的语言表述,学生应在明确劝说对象的基础上做到表述的“简明、准确、连贯、得体”即可。
15.【答案】示例: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孰为汝多知乎?” 出自《两小儿辩日》,是一句充满反问语气的句子,翻译时需准确把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孰”:疑问代词,意为 “谁”。 “为”:在这里是 “说、认为” 的意思。 “汝”:第二人称代词,译为 “你”,此处指代孔子。 “知”:通假字,同 “智”,指智慧、知识渊博。 “乎”:语气助词,表反问,可译为 “呢”。 整句话连起来翻译为:“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这句话是两小儿在辩论太阳远近的问题后,对孔子无法给出答案时发出的反问,既体现了小儿的天真,也带有一丝质疑的意味,翻译时要保留原句的反问语气,准确传达出句子的语境和情感。
故答案为:示例: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答案】16.揪、拖、揍、戳。从这些动词中,我体会到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极度冷酷,凡卡受尽了折磨。
17.仇视;B
18.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觉)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词语的使用(搭配);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小说
【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6.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及对文本情感的把握。 括号中依次填入 “揪”“拖”“揍”“戳”。“揪” 体现老板抓住头发时的粗暴用力,毫无怜悯;“拖” 展现凡卡被强行拉拽,毫无反抗之力的状态;“揍” 直接点明老板用皮带对凡卡进行毒打,突出暴力程度;“戳” 则刻画老板娘用鱼嘴攻击凡卡脸部的刁钻与残忍。 从这些动词中,能清晰体会到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的极度冷酷与无情。他们视凡卡为随意欺凌的对象,动作用词充满暴力与侮辱,深刻反映出凡卡在学徒生活中遭受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毫无尊严可言。
故答案为:揪、拖、揍、戳。从这些动词中,我体会到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极度冷酷,凡卡受尽了折磨。
17.本题考查对凡卡情感的理解及原因分析。 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 “小崽子”,表达的感情是仇视。他这样称呼并非因为孩子本身不可爱,而是因为老板夫妇对他极其狠毒,长期的虐待让他心中充满了对老板夫妇的怨恨。这种怨恨自然延伸到他们的孩子身上,“小崽子” 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是凡卡内心仇恨的直接流露。
故答案为:仇视;B
1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需从不同角度提炼凡卡的苦难。 短文中作者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 挨打:老板揪头发、用皮带揍,老板娘用青鱼嘴戳脸,伙计们也捉弄他,身体上不断遭受暴力侵害。 挨饿:吃的东西少得可怜,早晨和晚上只有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菜和茶只有老板能享用,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睡不好觉:被安排睡在过道里,老板的小崽子一哭就得摇摇篮,根本无法好好休息,身心俱疲。
故答案为: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觉)
【答案】19.灵活;幸运
20.主要写了作者的朋友从失去右手的痛苦中站起来,并带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21.这里的“良苦用心”是指作者在去见朋友时,怕触痛朋友的心理创伤(失去右手),而选择在炎炎夏日穿了件长袖衫。
22.不能。“毅然”一词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作者的体贴、细心。
【知识点】反义词;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词性,做好本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尤其是常见的汉语知识。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19.本题考查反义词的掌握,需结合词语含义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笨拙” 指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其反义词为 “灵活”,“灵活” 体现动作敏捷、善于变通,与 “笨拙” 形成鲜明对比。 “不幸” 意为运气差、遭遇不好,反义词是 “幸运”,“幸运” 表示运气好,能得到好的机遇或结果,与 “不幸” 的含义相反。
故答案为:灵活;幸运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需梳理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短文围绕作者与失去右手的朋友展开:作者为避免触痛朋友,在夏日特意穿长袖衫去拜访;见面时却发现朋友穿了短袖汗衫,朋友向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失去右手后的痛苦挣扎到逐渐坦然面对的过程;作者被朋友的转变触动,买了很多书。
故答案为:主要写了作者的朋友从失去右手的痛苦中站起来,并带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21.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短语的理解,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 “良苦用心” 指作者的用心十分真诚且费尽心思。联系上文,作者记得朋友曾因失去右手而悲叹 “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所以在炎炎夏日,本打算穿短袖的作者毅然换成长袖衫,希望通过自己的举动减少朋友的哀伤,避免触及朋友失去右手的伤痛。这一行为背后是作者对朋友的体贴与关怀,即 “良苦用心” 的内涵。
故答案为:这里的“良苦用心”是指作者在去见朋友时,怕触痛朋友的心理创伤(失去右手),而选择在炎炎夏日穿了件长袖衫。
2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需分析其在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毅然” 不能去掉。“毅然” 表示坚决、毫不犹豫,在文中指作者在临行前,没有丝毫犹豫地换掉短袖衫,改穿长袖衫。这个词体现了作者做出决定时的坚定,侧面反映出他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细致体贴,生怕自己的穿着触痛朋友的创伤。若去掉 “毅然”,则无法突出作者这份用心的真诚与坚决,削弱了情感的表达,所以不能去掉。
故答案为:不能。“毅然”一词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作者的体贴、细心。
23.【答案】例文: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开封,那里是一座美丽的古城,负有“十朝古都”的美名,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开封。
  20世纪至21世纪社会科技飞速发展,谁又会去关心历史悠久具有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呢 说起这个古建筑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我们河南省最具文化特色房屋所建最早的一个旅游景点——开封市。说起开封市的房子那可是大有来头,那的房子不说百分之百是古建筑,至少百分之五十迄今已有进百年了。那些房子屹立在繁华的街道上就好像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毯子上面绣五颜六色的花一样美丽富饶。
  如果到了开封,吃小吃那你可得听我的首先到“第一楼”去品尝一下地地道道的开封小笼包,那香的让人垂涎三尺。要是你认为这还不能填饱你的肚子的话。那你就去古城吧,在古城那里你可以大饱口福,在那你可以品尝到全天下的小吃,你也不用担心吃不饱,好几千个摊位摆放在路边等着八方来客。
当然你要是吃饱了想去玩这也很简单喔。告诉你吧,在开封有一位名人,虽然脸黑了点,但是他为民除害,除暴安良。答对了,没错就是包拯——我们的包青天,他当官时就在开封。再给你透露一下,每天早上九点包公就在包公府,生堂断案,虽然说是假的吧,但还是建议你去看看。在开封还有一个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全是忠臣的杨家将的府第——天波杨府。美丽的开封有壮观的龙亭,有庄严的相国寺,有美丽的汴京公园,高大雄伟铁塔……
这就是我的家乡开封,经过改革开放的政策,现在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开封。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要求介绍家乡武威,材料提及武威将文化旅游业作为首位产业,“五一” 假期旅游成果显著,核心是展现家乡的魅力,可从名胜古迹、美味特产、自然风光等方面入手,突出家乡的独特之处和发展活力。
【题干分析】 内容要点: 名胜古迹:武威历史悠久,有雷台汉墓、武威文庙、天梯山石窟等,这些是家乡文化底蕴的体现,介绍时可结合历史背景,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美味特产:凉州羊羔肉、武威山药、沙米凉粉等,描述其口感、制作特色,体现家乡的饮食文化。 自然风光:如乌鞘岭的壮美、天马湖的秀丽等,描绘景色的特点,展现家乡的自然之美。 写作思路: 开头:可引用 “五一” 假期武威的旅游数据引出话题,或用一句赞美家乡的话开篇,如 “在河西走廊的东段,有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城市 —— 武威,那是我的家乡”,吸引读者兴趣。 主体:分板块介绍,比如先写名胜古迹,结合具体景点的历史和特色;再写美味特产,加入自己的体验,如 “每次回到家乡,外婆做的沙米凉粉是我的最爱,滑嫩的凉粉拌上特制的调料,一口下去满是清爽”;最后写自然风光,运用描写手法展现景色之美。各部分之间用过渡句衔接,使层次清晰。 结尾: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或展望家乡的未来,如 “家乡的美,在历史的沉淀里,在舌尖的滋味中,更在蓬勃发展的活力里,我爱这美丽的武威”。 误区提醒:避免内容杂乱,每个部分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不要出现真实校名、班级和人名;字数需达标,450 字以上才能充分展现家乡的多方面魅力。
【立意提取】
1.千年古城武威:历史与风光的交响,写作角度聚焦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将雷台汉墓、天梯山石窟等与乌鞘岭、天马湖等自然景观结合,展现家乡历史底蕴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2.舌尖与山水间的武威,从美味特产和自然风光入手,描述凉州羊羔肉、沙米凉粉等美食,再搭配天马湖、沙漠公园等景色,体现家乡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魅力。
3.我的家乡武威:文旅交融的宝藏地,结合材料中旅游业的发展,介绍家乡如何通过文旅融合展现魅力,既写历史景点,也写现代旅游的新变化,突出家乡的发展活力。【点评】这篇例文以开封为对象,从古城建筑、特色小吃到历史名人相关景点展开,展现了家乡的文化与魅力。结合改革开放写变化,情感真挚,只是部分表述稍显生硬,整体能突出家乡特色。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