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分数乘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分数乘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1 14: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分数乘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0.5和2 B.12.5和 C.和2
2.图中的大长方形表示“1”,其中网状部分用算式可以表示为( )。
A. B. C.
3.一根钢管锯成2段需要分钟,锯成4段,需要( )分钟。
A. B. C.
4.3吨的与5吨的比较( )。
A.一样重 B.3吨的重些 C.5吨的重些
5.如果,那么a,b分别是( )。
A.8,3 B.8, C.,3
6.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哪根绳子用去得多?( )
A.第一根 B.第二根 C.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24的是( );米的是( )米;公顷的是( )公顷。
8.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千米,分钟能飞行( )千米,5分钟能飞行( )千米。
9.把一个半径10cm的圆形贴纸剪成大小相同的若干片,已经用掉了3片(如图),剩下贴纸的面积为( )cm2,周长( )cm。
10.200厘米=( )米 千克=( )克 3小时45分=( )小时
1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宽是长的,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
12.《庄子·天下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取不完。照这样推算,前三天一共截取了这根木棍的( )。
三、判断题
13.面积为1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底和高互为倒数。( )
14.一袋面粉重10千克,吃了,还剩千克。( )
15.一袋糖3千克,把这袋糖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是千克。( )
16.里有10个。( )
17.表示两个相乘的积是多少。(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9.计算下面各题。


20.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1.有三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有是白子,第二堆的黑子与第三堆的白子同样多。这三堆中一共有多少枚白子?
22.为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美丽乡村,溧阳某网红村要修缮一条廊桥,全长360米,第一天修了25%,再修多少米可以修完这条廊桥的?
23.酸梅汤是夏季防暑的上佳饮品。劳动课上,同学们经过多次尝试,最终发现用240毫升的酸梅原汁和560毫升的水配制酸梅汤,口感最佳。同学们想配制2500毫升同样口感的酸梅汤,需要准备酸梅原汁和水各多少毫升?
24.某火车的票价是按照“全程票价×”的方法确定的。已知A站与H站之间的总里程数是1500千米,全程票价为600元。如图是A站到各站之间的里程数。如果从C站上车,E站下车,票价应该是多少元?
25.某班学生平均分成三组,每组15人。第一组男生人数与第二组的女生人数同样多,第三组有是女生。这个班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6.某实验小学去年有48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先画出表示今年班级数的线段图,并在图中标出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第2单元分数乘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B C A B C
1.A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别计算各选项中两个数的乘积,判断是否为1。
【详解】A.0.5×2=1,因为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所以0.5和2互为倒数;
B.12.5×=×=×=≠1,所以12.5和不互为倒数;
C.×2=≠1,所以和2不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A
2.B
【分析】将大长方形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走的份数,先选取了大长方形的,又从选取的中选取了,即的,表示乘法算式,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分析,网状部分用算式可以表示为。
故答案为:B
3.C
【分析】一根钢管锯成2段,需要锯1次,所以锯1次需要分钟。锯成4段需要锯3次,用乘3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4-1)
=×3
=(分钟)
所以,锯成4段,需要分钟。
故答案为:C
4.A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求出3吨的与5吨的分别是多少,再进行大小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3×=(吨)
5×=(吨)

因此3吨的与5吨的一样重。
故答案为:A
5.B
【分析】由题意知,和互为倒数,乘积为1,则有,根据可知,,,据此求出a,b的值即可。
【详解】
=1×8
=8
=1×

则a,b分别是8,。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即。
6.C
【分析】采用赋值法进行分析,将第一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根绳子的长度×用去的对应分率=第一根用去的长度,与第二根用去的长度比较即可。
【详解】假设两根绳子都是1米。
1×=(米)
两根绳子用去的都是米,用去的一样长。
假设两根绳子都是2米。
2×=(米)
>,第一根用去的长。
假设两根绳子都是米。
×=(米)
<,第二根用去的长。
因此无法确定哪根绳子用去得多。
故答案为:C
7. 18 /0.6 /0.2
【分析】(1)把24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把米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把公顷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
(米)或0.6(米)
(公顷)或0.2(公顷)
24的是18;米的是(或0.6)米;公顷的是(或0.2)公顷。
8. /0.2 /1.5
【分析】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千米,即蜂鸟的速度是千米/分,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分钟能飞行的多少千米,用(速度)乘(时间)计算;求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用乘5计算。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千米)或0.2(千米)
(千米)或1.5(千米)
所以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千米,分钟能飞行(或0.2)千米,5分钟能飞行(或1.5)千米。
9. 235.5 67.1
【分析】看图可知,剩下贴纸是原来的,剩下贴纸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剩下贴纸的周长=2×圆周率×半径×+半径×2,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3.14×102×
=3.14×100×
=235.5(cm2)
2×3.14×10×+10×2
=62.8×+20
=47.1+20
=67.1(cm)
剩下贴纸的面积为235.5cm2,周长67.1cm。
10. 2 750 //3.75
【分析】根据进率:1米=100厘米,1千克=1000克,1小时=60分;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
【详解】(1)200÷100=2(米)
200厘米=2米
(2)×1000=750(克)
千克=750克
(3)45÷60=(小时)
3+=(小时)
3小时45分=小时
11.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用长方形菜地的长乘,求出宽是多少m,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即可。
【详解】×=(m)
×=()
所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12.
【分析】由于每天截取一半,即第一天截取全长的一半,即;还剩下全长的1-,第二天截取剩下的一半,即的,用×即可求出第二天截取的;由于都截取一半,那么剩下的和截取的是一样长的,剩下的也是全长的×,第三天再截取一半,即截取了××;也就是还剩下全长的××,全长是单位“1”,用1减去剩下的长度占全长的分率即可求出截取的。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三天后还剩下全长的××=
1-=
前三天一共截取了这根木棍的。
13.√
【分析】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面积=底×高,即可判断正误。
【详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即底与高的积是1,它的底和对应的高互为倒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由题可知,一袋面粉重10千克,把面粉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已知吃了,则还剩下全部的(1-),即还剩下10×(1-)千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1-)
=10×
=5(千克)
所以一袋面粉重10千克,吃了,还剩5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将一袋糖的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走的份数,其中的2份是一袋糖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其中2份的质量。
【详解】3×=(千克)
一袋糖3千克,把这袋糖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是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10个即可列式10×,计算出此结果后,再与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0×=
里有10个。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判断题干的正误即可。
【详解】表示两个相加的和是多少,才表示两个相乘的积是多少。
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明确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8..;;;;
;;;;
【解析】略
19.8;8;
;;4
【解析】略
20.140只
【分析】由图形可知:鸡有490只,将鸡的只数平均分成7份,则鸭的只数有6份,即鸭的只数占鸡的;如果将鸭的只数平均分成3份,则鹅的只数有1份,即鹅的只数占鸭的,鹅有多少只?
“鸭的只数占鸡的”,鸡的只数是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鸡的只数乘计算出鸭的只数。
“鹅的只数占鸭的”,鸭的只数是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鸭的只数乘计算出鹅的只数。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140(只)
所以鹅有140只。
21.80枚
【分析】先把第一堆围棋子的枚数看作单位“1”,第一堆有是白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第一堆白子的枚数;
已知“第二堆的黑子与第三堆的白子同样多”说明第二堆白子与第三堆白子的枚数之和是60枚,再加上第一堆白子的枚数,即是这三堆中白子的总枚数。
【详解】60×+60
=20+60
=80(枚)
答:这三堆中一共有80枚白子。
22.126米
【分析】先算出第一天修的长度,用廊桥全长乘第一天修的比例25%,再算出这条廊桥的长度,最后用廊桥的的长度减去第一天修的长度,得到还需修的长度。
【详解】360×-360×25%
=216-360×0.25
=216-90
=126(米)
答:再修126米可以修完这条廊桥的。
23.酸梅原汁:750毫升;水:1750毫升
【分析】用酸梅原汁的容积+水的容积,求出酸梅汤的容积,再用用酸梅原汁的容积÷酸梅汤的容积,求出酸梅原汁占酸梅汤的分率,再用2500毫升×酸梅原汁占酸梅汤的分率,求出需要酸梅原汁的容积,进而求出水的容积,据此解答。
【详解】240÷(240+560)
=240÷800

2500×=750(毫升)
2500-750=1750(毫升)
答:需要准备酸梅原汁750毫升,水1750毫升。
24.200元
【分析】由图可知:从C站上车,E站下车,实际乘车里程为:900-400=500(千米),根据车票价按“全程票价×”代入数据即可求得C站至E站的火车票价。
【详解】900-400=500(千米)
600×=600×=200(元)
答:如果从C站上车,E站下车,票价应该是200元。
25.21人
【分析】由题意可知,第一组男生人数与第二组的女生人数同样多,则第一组女生人数与第二组女生人数刚好是15人,是把小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5乘女生对应的分率可得第三组的女生人数,再加上15即可得解。
【详解】
(人)
答:这个班女生一共有21人。
26.56个
【分析】已知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先把图中表示去年班级数的线段平均分成6份,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1份,据此画出表示今年班级数的线段长度,并在图中标出条件和问题,完成线段图。
已知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把去年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则今年的班级数是去年的(1+),单位“1”已知,用去年的班级数乘(1+),求出今年的班级数。
【详解】如图:
48×(1+)
=48×
=56(个)
答:今年一共有56个班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