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24.2.2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第24章 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⑴直线和圆相离⑵直线和圆相切⑶直线和圆相交d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建立的数量关系是:┐dr┐dr┐dr复习练习1.圆的直径是13cm,如果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分别是
(1)4.5cm ; (2) 6.5cm ; (3) 8cm,
那么直线与圆分别是什么位置关系? 有几个公共点?
2. 如图,∠APB=30°,圆心在边PB上,⊙O半径为1cm,OP=3cm,若⊙O沿BP方向移动,当⊙O与直线PA相切时,圆心O移动的距离为 cm.
在⊙O中,经过半径OA的
外端点A作直线l⊥OA,
则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
与 相等,直线l和
⊙O的位置关系是_____.思考:.OA半径OA相切l几何应用: ∵OA⊥直线l ∴直线l是⊙O的切线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OAl思考如果直线l是⊙O的切线
,切点为A,那么半径OA
与直线l是否一定垂直呢?一定垂直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例1 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证明: 连接OC∵OA=OB, CA=CB∴△OAB是等腰三角形,OC
是底边AB上的中线∴OC⊥AB∴AB是⊙O的切线分析:因为OC是半径,因此只需证OC⊥AB增例1:如图,已知Rt△ABC的斜边AB=8cm,AC=4cm.以点C为圆心作圆,当半径为多长时,直线AB与⊙C相切?为什么? 增例2.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O上一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DCB=∠A.
(1)CD与⊙O相切吗?请说明理由.
(2)若CD与⊙O相切,且∠D=30°,
BD=10,求⊙O的半径.三、练习:P96#1、#21、如图,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BAD=∠B=30°,边BD交圆于点D。BD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 解:BD是⊙O的切线 。连结OD。又∵∠B+∠BOD+∠BDO = 180°∵ OA=OD , ∠BAD=30° ∴直线BD是⊙O的切线∴∠ODA=∠A=30° ∴∠BOD=∠A+∠ODA=60°ABCD∴∠BDO=180°-∠B-∠BOD=90°《分层》P69 #4、如图,PA是⊙O的切线,A为切点,PA=2, ∠APO=30°,则⊙O的半径为多少?POA230°解:连结OA。∵ PA是⊙O的切线 在Rt△PAO中∵ ∠APO=30° ∴∠PAO=90°∴OP=2OA=2r1、切线的判定定理:小结(1)l 经过半径外端点(2)且 l与半径垂直 2、切线的性质:再见!作业:1、课本P101习题24.2 #3、#4;
附加:P103#14;切线的判断和性质 姓名
一、选择题:
1.如图,AB与⊙O切于点B,AO=6㎝,AB=4㎝,则⊙O的半径为( )
A.4㎝ B.2㎝ C.2㎝ D.㎝
2.如图, ⊙O与AB相切于点A,BO与⊙O于点C,∠CAB=27°,则∠B等于( ).
A.36° B.54° C.110° D.140°
3.如图,⊙O与AC相切于点A,且AB=AC,BC与⊙O相交于点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 = 45° B.CD=BD C.∠BAD =∠DAC D.CD=AB
二、填空题:
4.已知直线CD与⊙O相切于点C,AB为直径,若∠BCD = 40°,则∠ABC 的大小等于 度.
5.已知:B为⊙O外一点,BA切⊙O于A点,连结BO交⊙O于C,BC=OC,延长BO交⊙O于D.AB=6cm.则BD的长 .
6.如图,是⊙O的直径,切⊙O于,连结交⊙O于,若,DO⊥AB,则⊙O的半径OA= cm.
7.已知Rt△ABC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12,则它的外接圆半径为 ,内切圆半径为 。
8.在△ABC中,∠A=40°,∠B=80°,I是△ABC的内心,则∠AIB= ,∠BIC= ,∠CIA= 。
9.如右图,⊙O与AB相切于点A,
(1)若∠B=36°,则∠AOB= ;
(2)若∠BAC=27°,则∠B= 。
10.已知圆的半径为6,圆心到圆外一点的距离为8,则该点到圆的切线长为 。
三、解答题:
11.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边BC于P,PE⊥AC于E. 求证: PE是⊙O的切线.
12.如图,AB为⊙O的直径, C为⊙O上一点,AD⊥CD,AC平分∠DAB.求证: CD是⊙切线.
13.如图:AB是⊙O的直径,⊙O交BC于D,DE⊥AC于点E。
若⊙O过BC的中点D,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AC=AB,求证:DE是⊙O 的切线。
14.已知是⊙的直径,是⊙的切线,是切点,与⊙交于点
(1)如图①,若,,求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2)如图②,若为的中点,求证直线是⊙的切线.
圆的切线教案
主备者
参与者
周次
课时
课题
24.2.2圆的切线
教学
目标
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如何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并熟练构造相关直角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对一个数学定理的合理思考
教学
重点
(1)对切线的判定定理的理解和理解证明切线方法;
(2)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题目.
教学
难点
圆切线的性质定理的理解说明
教学
步骤、
内容
一、复习引入
直线L和⊙O相交d 直线L和⊙O相切d=r,如图(b)所示;
直线L和⊙O相离d>r,如图(c)所示.
如图(a),直线L和圆有两个公共点,这时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如图(b),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点叫做切点.
如图(c),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离.
复习练习:
1.圆的直径是13cm,如果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分别是
(1)4.5cm ; (2) 6.5cm ; (3) 8cm,
那么直线与圆分别是什么位置关系? 有几个公共点?
2. 如图,∠APB=30°,圆心在边PB上,⊙O半径为1cm,OP=3cm,若⊙O沿BP方向移动,当⊙O与直线PA相切时,圆心O移动的距离为 cm.
二、探索新知
因为d=r直线L和⊙O相切,这里的d是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即垂直,并由d=r就可得到L经过半径r的外端,即半径OA的A点,因此,很明显的,我们可以得到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上面的判定定理,如果你要证明一条直线是⊙O的切线,你应该如何证明?
(老师点评):应分为两步:(1)说明这个点是圆上的点,(2)过这点的半径垂直于直线.
将判定定理的逆命题写出来,这个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呢?
通过反证法对这个命题进行简单说明,得到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课本例1.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增例1:如图,已知Rt△ABC的斜边AB=8cm,AC=4cm.以点C为圆心作圆,当半径为多长时,直线AB与⊙C相切?为什么?
分析:(1)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可知,要使直线AB与⊙C相切,那么这条半径应垂直于直线AB,并且C点到垂足的长就是半径,所以只要求出如图所示的CD即可.
解:(1)如图24-54:过C作CD⊥AB,垂足为D.
在Rt△ABC中
BC==
∴CD==2
因此,当半径为2cm时,AB与⊙C相切.
理由是:直线AB为⊙C的半径CD的外端并且CD⊥AB,所以AB是⊙C的切线.
增例2.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O上一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DCB=∠A.
(1)CD与⊙O相切吗?如果相切,请你加以证明,如果不相切,请说明理由.
(2)若CD与⊙O相切,且∠D=30°,BD=10,求⊙O的半径.
分析:(1)要说明CD是否是⊙O的切线,只要说明OC是否垂直于CD,垂足为C,因为C点已在圆上.
由已知易得:∠A=30°,又由∠DCB=∠A=30°得:BC=BD=10
解:(1)CD与⊙O相切
理由:①C点在⊙O上(已知)
②∵AB是直径
∴∠ACB=90°,即∠ACO+∠OCB=90°
∵∠A=∠OCA且∠DCB=∠A
∴∠OCA=∠DCB
∴∠OCD=90°
综上:CD是⊙O的切线.
(2)在Rt△OCD中,∠D=30°
∴∠COD=60°
∴∠A=30°
∴∠BCD=30°
∴BC=BD=10
∴AB=20,∴r=10
答:(1)CD是⊙O的切线,(2)⊙O的半径是10.
三、巩固练习
教材P96 练习.
四、应用拓展
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总结发言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3.应用上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
设计
1.教材P102 复习巩固4、5.
2.分层导学P68-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