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专项训练(14张PPT) (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专项训练(14张PPT) (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06: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即经济上的工业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
思想文化上的“西化”近代化:是指从农业文明向工业
文明的社会转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时间: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重大历史事件:
复习达标:
1、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目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历史 作用。
2、戊戌变法的时间、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记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记忆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内容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时间:口号:目的:背景:创办民用工业——“求富” 机构: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内忧外患
19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自强”、“求富”总理衙门戊戌变法运动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内容政治上: 时间:序幕:目的:背景: 文化教育上:结果:经济上: 军事上: 影响: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救亡图存公车上书
戊戌政变使变法速败
p36辛亥革命1、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发展2、1905年同盟会成立3、举行许多武装起义二、高潮1、1911年武昌起义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三、结局:一、准备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2、各省宣布起义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内容时间:民主和科学背景:①性质②影响( P47第二段大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前期:
后期:标志:旗帜:评价:三提倡——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1915---1919年1、你认为洋务运动中出现的企业新在哪里?
2、戊戌变法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 些新的东西?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新变?
4、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合作探究你认为洋务运动中出现的企业新在哪里? 合作探究一使用近代机器生产。戊戌变法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些新的东西?

合作探究二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新变? 合作探究三因为这次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合作探究四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小结:
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20万匹。3、中国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说明: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
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说明: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材料分析:下列材料各说明了什么?综合探究
材料: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化经历了那几个历史事件?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中国的近代化有何特点?
①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②洋务运动。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背景下,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迭相递进,艰难而又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