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11: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诸暨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
一、选择题
1.以下是陶瓷制作的部分环节。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揉泥 B.成型
C.干燥 D.烧制
2.高湖湿地中出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水雉的身影,如图所示。它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3.兴趣小组用土豆模拟山峰,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在土豆上绘制的等高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4.竹的繁殖主要依靠地下的竹鞭(地下茎)进行。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形成竹笋,竹笋长成新竹。竹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
A.出芽生殖 B.有性生殖 C.营养繁殖 D.分裂生殖
5.如图晾晒同一件衣服的四种方式中,最容易使衣服变干的是(  )
A. B.
C. D.
6.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且质量减小。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空气 B.水 C.无机盐 D.有机物
7.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

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
8.菟丝子是一种没有叶绿素的植物,可通过吸器刺入其他植物的茎,并从中吸取营养物质。菟丝子吸取有机物时,其吸器应刺入到植物木质茎(如图)中的部位是( )
A.1 B.2 C.3 D.4
9.《本草纲目》记载食肉桂能“面生光华”。肉桂酸(C9H8O2)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肉桂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肉桂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8g
C.肉桂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6% D.一个肉桂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10.沙柳根系发达,如图是沙柳的根尖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吸收水的主要区域是根尖的a区
B.沙柳根的生长主要依赖a区和b区
C.c区细胞能进行①细胞分裂过程,属于分生组织
D.②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这一过程使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了改变
11.科学家通过高能粒子轰击氧原子(如图所示)后可短暂生成这一特殊的微粒。下列能表示模型是(  )
A. B.
C. D.
12.某镇每年举办“三月桃花节”、“六月摘桃节”,吸引市民纷至沓来赏花摘桃。下图为小明观察到的桃花和桃子的基本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⑧和⑤
B.②中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受精
C.图甲中的⑤将来发育成图乙中的⑩
D.开花季节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通过人工授粉提高桃子产量
13.小明发现了四种利用酸奶制冰淇淋的方法:①利用冰箱制作;②利用炒冰盘制作;③利用干冰制作,④利用液氮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酸奶中加入干冰粉末后搅拌,周围出现大量白雾,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B.炒冰盘表面的材质是不锈钢,这是利用其耐低温、耐磨损、导热性差等化学性质
C.将酸奶放入温度低于其凝固点的冷冻室,酸奶放出热量逐渐凝固
D.将液氮和酸奶放到容器中,搅拌后液氮迅速升华吸热,使酸奶凝固成冰淇淋
14.为研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小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磷元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B.装置细玻璃管的目的是提供氧气,保证根部的呼吸
C.实验装置中,对照组是乙,实验组是甲
D.乙中的结果是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带了很多褐斑
15.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并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用天平称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多次重复上述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得到的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液体的密度为
B.将液体第一次倒出前,烧杯和液体总质量为120g
C.根据图像信息不能计算得出空烧杯质量
D.倒出的液体体积为30cm3时,烧杯中液体质量为75g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表示:
(1)硫原子 ;
(2)三个碳酸根离子 ;
(3)Ca2+中的“2”表示 。
1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是某些微观粒子的资料。
粒子代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8 8 8
B 26 30 24
C 8 8 10
D 8 10 8
(1)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甲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中的 元素最相似(填元素名称)。
(3)表中共有 种元素;其中属于原子的是 (填代号)。
18.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荷的“西瓜瓤”中,如今这些观点均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如图反映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B. C.
(3)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
(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19.诸暨盛产茶叶,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茶多糖等。
(1)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 (选填“元素”或“单质”)。
(2)茶叶中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6H6O2,其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三、解答题
20.如图甲是有关番茄发育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看番茄果实属于 。根据番茄的内部结构特点,分析番茄的雌蕊应为图中的哪种类型: 。(选填“A”或“B”)
(2)制作糖拌番茄时,盘中会有较多的汁液渗出,这是因为番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3)如图乙是番茄的一种害虫斜纹夜蛾的发育过程图,此昆虫对番茄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数字)
21.如图是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某一时期。
(1)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 ;
(2)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母体,通过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3)胎儿娩出后,判断婴儿性别的最直接方法是根据 (选填“第一性征”或“第二性征”)。
22.如图为一台秤,小明用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满三种液体,用台秤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ρ酒精=0.8g/cm3)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酱油
台秤的示数m/g 170 200 230
(1)由表格数据可得:ρ水 ρ酱油(选填“>”或“<”);
(2)小明观察记录的数据结合学过的知识,认为液体的密度ρ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如图能正确反映这种规律的是 ;
A. B.
C. D.
(3)小明利用上述烧杯和台秤,将台秤改装成可以直接读出液体密度的“密度秤”,请你计算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液体最大密度为 g/cm3。(烧杯始终盛满液体,精确到0.1g/cm3)
23.夏季来临,冰箱中长期储存的食物极易被“李斯特菌”滋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家庭中可利用含氯消毒液杀灭“李斯特菌”,例如:次氯酸(化学式:HClO)。
(1)李斯特菌属于细菌,它的细胞内 (选填“有”或“无”)成形细胞核。
(2)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对于次氯酸消毒液,国家标准规定100克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在100mg至200mg之间。已知某品牌消毒液每100克含次氯酸0.525克,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消毒液的氯元素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其他成分不含氯元素)
24.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由于不小心致使天平砝码和量筒损坏。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也能测定出盐水的密度:
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20mL盐水和20mL水;
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
③向右移动游码天平恰好平衡,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天平平衡时左盘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有多少g?
(2)盐水的密度为多少g/cm3?
四、探究题
25.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A、B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像可知, (选填“A”或“B”)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第8min时,试管中的碎冰处于 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3)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此后任意相同时刻虚线对应物质的温度是否会超过实线对应物质的温度 (选填“是”或“否”)。
26.小明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1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
(1)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填序号)
(2)通过比较②和④种子萌发情况,小明得出“豌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结论不科学的原因是 。
(3)豌豆种子播种后遭遇持续强降雨,土壤长时间积水导致种子出芽率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27.霉菌的繁殖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将一块吐司片进行低温烘干,等分成三份,标为A、B、C,按下列方式进行实验:
组别 ① ② ③
实验设计 将A吐司片湿润后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35℃恒温箱里。 将B吐司片湿润后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18℃恒温箱里。 ?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几乎不发霉 发霉 几乎不发霉
(1)对照①和②,小明想探究的非生物影响因素是:
(2)为了探究水分对霉菌繁殖的影响,③的实验设计是
(3)根据小明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28.小明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他选取如图甲所示的粗细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形状相似、面积相近的斜面。
步骤二:将枝条按要求处理好后,再将它们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如图乙),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除去下半部分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B.剥去下半部分树皮的带叶枝条
C.自然状态的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其目的是 。
(2)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
(3)若实验结论成立,则 组实验现象不变红。
(4)若将C组枝条进行纵切,依据 的现象,还可说明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的。
29.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48℃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48℃)。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
(1)原理分析:选择海波作为填充物的原因是,海波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2)实验验证:在杯中装满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杯中水和海波的温度,并作出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图乙),发现并没有快速使水达到48℃,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
(3)方案迭代:在改进实验后,重复上述实验,并作出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图丙);请利用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科学知识,解释热水能快速降温到48℃并维持不变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B
6.D
7.B
8.D
9.C
10.B
11.A
12.D
13.C
14.D
15.D
16. S 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17.(1)N2
(2)氧
(3) 2 AD
18.(1)错误
(2)A
(3)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4)质子
19.(1)元素
(2)34
(3)12:1
20.(1) 器官 B
(2)小于
(3)②
21. 输卵管 胎盘(与脐带) 第一性征
22.(1)<
(2)D
(3)3.3
23.(1)无
(2)+1
(3)该100克消毒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355mg大于200mg,所以不符合标准;
答:该消毒液的氯元素质量不符合标准。
24.(1)21.2g
(2)1.06g/cm3
25.(1)B
(2)固液共存
(3)否
26.(1)①③
(2)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3)种子无法获得充足空气
27.(1)温度
(2)将C吐司置于塑料袋中,扎紧口袋,放在35℃恒温箱里
(3)低温保存或干燥处理
28.(1)增大其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2)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
(3)A
(4)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
29.(1)不变
(2)海波质量太小/水质量太大
(3)见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