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1 11:2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862年8月,安庆内军械所的科学家徐寿和华蘅芳合作,手工制成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这台蒸汽机与当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往复式蒸汽机类似,“以火蒸水”,运转自如。后来,他们又制成以螺旋桨推进的汽轮“黄鹄号”。这些情况说明,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发展近代工业的条件。
思考:以发展近代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是如何开展起来的 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进步性和局限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了解美日侵略台湾的史实;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背景、经过、意义,知道中法战争的过程、结果及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体会先进中国人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而付出的不懈努力,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和爱国热情。(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素养目标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19世纪60年代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早期现代 化的初步探索。洋务运动几乎与当时中国出现的边疆危机相始终。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为救亡图存,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行动起来。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很快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遭到列强和清政府联合绞杀。《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展现了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概念:变革与抗争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双重变奏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地主阶级洋务派→学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制度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1.洋务运动的背景:
一、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内忧
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
1856年
1860年
1864年
1840年
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5年
洋务运动
材料:就阶级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
一、洋务运动
2.主张:
洋务派: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
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
3.根本目的:
材料三:就阶级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维护清王朝统治
一、洋务运动
4.基本概况
时间
目的
口号
代表人物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自强、求富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曾国藩(地方)
李鸿章(地方)
左宗棠(地方)
张之洞(地方)
奕 (中央)
一、洋务运动
5.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①时间:
②口号:
③代表企业:
④经营方式:
19世纪60年代起
“自强”
官办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最早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规模最大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最全
一、洋务运动
5.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2)兴办近代教育
“臣等伏思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奕 《奏请创设京师同文馆疏》
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
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
1861年恭亲王奕訢创办的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第一批留美幼童
(典型代表--詹天佑)
【意义】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促进西学的传播。
一、洋务运动
5.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3)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①目的:
②时间:
③口号:
④代表企业:
⑤经营方式:
辅助军事工业
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官督商办
一、洋务运动
5.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4)建立新式海陆军
从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方法练兵)
使清朝军队的武器
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陆军
一、洋务运动
5.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4)建立新式海陆军
海军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为了巩固海防,在李鸿章倡议下,清政府开始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初步建成,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机构: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成军: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
一、洋务运动
6.洋务运动的评价
材料: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而入中国。而民用企业,则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进步性: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类别 洋务运动前 洋务运动后
工业 手工生产 大机器制造
海军 风帆木船土炮 铁甲轮船火炮
教育 儒学主导 引进传播近代科学技术
一、洋务运动
6.洋务运动的评价—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
①外国势力的挤压
材料二:时人曾形容道,对于官员来说,洋务企业“正如肥肉自天而降,虫蚁聚食,不尽不止”这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
材料三: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③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破产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美、日侵略台湾
背景:
过程: 美国:
日本:
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凯觎中国东南海疆。
19世纪60年代,美国军舰进犯台湾,遭到当地人民坚决抵抗。
美国转而支持日本侵略台湾。
19世纪70年代,日本借口“琉球事件”入侵台湾,向清政府交涉。
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也派兵入台,部署防务。
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日本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三、收复新疆
1.背景
(1)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
(2)19世纪70年代,俄国侵占伊犁。
(3)当时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的形势紧张,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海防”和“塞防”的激烈争论。
塞防与海防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大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
左宗棠
李鸿章
2.过程
三、收复新疆
① 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钦差大臣,
督办新疆军务。
②命刘锦棠入疆,采用“先南后北、
缓进急战”的策略。
③1878年,成功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
④中俄交涉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大部
分地区。
3.新疆建省
三、收复新疆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国防安全,1884年,清政府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建立新疆行省。
新疆建省的意义:
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
巩固了西北边防,
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清代·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其二》
四、中法战争
1、背景:
2、爆发:
(1)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越南后,矛头指
向中国。
(2)刘永福受越南邀请,率领黑旗军助越抗法。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
3、经过:(1)海路:
①马尾海战:1884年8月,法舰突袭马尾军港,大部分军舰被击沉,马尾船厂遭到严重破坏。
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
②基隆之战:法军占领台湾基隆,进犯淡水,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部反击,取得胜利。法国舰队只得对台湾进行海上封锁。
③法军还袭扰浙江镇海,被中国守军击退,孤拔被击伤毙命。
四、中法战争
3、经过:(2)陆路:
③镇南关大捷:1885年初,法军攻陷越南北部谅山,并进犯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老将冯子材一举击溃敌人,取得镇南关大捷,并收复谅山等地,扭转了战局。
4、结果
①签订中法《越南条款》
正当中越两国抗法斗争即将取得胜利时,清政府派李鸿章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订中法《越南条款》,①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②同意中越边界开埠通商,③中国以后修筑铁路要同法国人“商办”等条件。
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不胜而胜
影响:法国的势力侵入中国云南、广西
②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影响: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地位,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四、中法战争
素养提升
【历史解释】新疆和台湾建省具有怎样的意义?
1840年后,西方列强不断鲸吞蚕食中国领土、领海.......重视西北边疆的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战役开始前,已经筹划新疆治理新方式。他认为新疆应改设行省,以加强西北防御。
与新疆遥遥相对,作为我国东南海上门户的台湾,战略地位突出,成为列强窥伺的重要目标......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侵占台湾的基隆和澎湖,封锁台湾海面,再次刺激了清政府官员的神经。在此背景下,左宗棠提议设立台湾省。
——陈跃《晚清新疆与台湾建省之比较研究》
强化了中央与边疆的联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留下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历史遗产。
1.“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痛苦,然后有了奕 、曾国藩、李鸿章等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方案。”这场“自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A
巩固练习
2.“它以购置和自造西式武器,并以此装备和训练新式军队为实施途径;继而为解决制造、购置和使用武器的原材料及资金困难,陆续开办相关的民用企业。”上述材料主张(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科学 D.民主共和
A
巩固练习
3.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
A.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B.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C.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D.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A
巩固练习
4.1871年,左宗棠说: “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这表明当时他主张( )
A.拒签《马关条约》 B.收复新疆保障国家安全
C.驱逐新疆的俄军 D.新疆建行省以加强国防
B
巩固练习
5.孙中山评价洋务运动“育人才则有同文、水师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终因“徒袭人之皮毛,而不顾已之命脉,所以犹不能与欧洲颉颃”。材料主要说明洋务运动( )
A.片面发展军事工业,忽视了民用经济
B.实现了“自强”“求富”的既定目标
C.因顽固派阻挠和列强压迫而彻底失败
D.取得一些成就,但未能挽救民族危机
D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西方:资本主义化潮流
边疆危机
海防、塞防之争
美日侵台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
应对
刺激
洋务运动
中国:内忧+外患
新式工业
新式教育
新式陆海军
工业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军事近代化
边疆管辖加强
国防意识提升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感谢大家观看!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