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1 11:2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开展“科技智慧,共创未来”的科技日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任务一:科技成就我了解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无数科研工作者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为实现国家的科技(hóng)图而努力奋斗。他们任重道远,从深海探测的神秘旅程,到太空探索的壮丽征程;从人工智能的智慧创造,到生物医药的奇迹发明,每一个科技领域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每一次实验的成功都骇人听闻,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振奋人心,而他们矢志不渝,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们的功勋被历史记载,他们的名字与(chì)热的科技梦想一同镌刻在时代的篇章中。
1.选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qiè 洪 xūn 炙 B.qì 宏 yǔn 炽
C.qì 洪 yǔn 炙 D.qiè 宏 xūn 炽
2.选文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任重道远 B.骇人听闻
C.振奋人心 D.矢志不渝
任务二:科学未来我畅想
在科技日,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云游览”了中国医学装备大会。随着功能先进的一件件装备映入眼帘,仿若走进科幻小说中的“未来医院”。【甲】【乙】【丙】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功能先进的一件件装备映入眼帘,同学们仿若走进科幻小说中的“未来医院”。
B.随着功能先进的一件件装备映入眼帘,同学们仿若走进科幻小说中的“未来医院”。
C.随着一件件功能先进的装备映入眼帘,同学们仿若走进科幻小说中的“未来医院”。
D.一件件功能先进的装备映入眼帘,仿若走进科幻小说中的“未来医院”。
4.请你为下面的句子在语段中选择最恰当的位置。(填序号)
【甲】 【乙】 【丙】
①这些智能的医疗设备以及人工智能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②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手术机器人让医生拥有更强的大脑、更精确的双眼和更灵活的双手,让操作更精准,患者恢复更快,开启了医学新时代。
③一台国产手术机器人正用高度灵活的机械臂、三维高清视野和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模拟手术场景。
任务三:科技感悟我书写
5.科技日结束后,小语写了下面的感悟,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将语段补写完整。
在这场科技盛宴中,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让生活更便捷,让世界更精彩,让梦想更接近现实。它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引领着智慧发展的新方向; , ;它如同一首激昂的乐曲,奏响了文明进步的最强音。作为青少年,我们应秉承科学探索精神,砥砺前行,勇创佳绩!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居河渚①间,每遇天气晴朗,咏谢康乐②诗,渺然尽陂泽③山林之思,觉瀛洲方丈④森然在目前。或时与舟子渔人方潭并钓俯仰极乐戴星而归。歌咏以会意为工⑤,不必与闲人相唱和也。烟霞山水,性之所适。暮春三月,登于北山,松柏群吟,藤萝翳景,意甚乐之。蓬室瓮牖⑥,弹琴诵书,优哉!游哉!聊以永岁,足下谓何如也?
(选自《悦心集·答冯子华书》,有删减)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块陆地。②谢康乐:谢灵运,“山水诗派”鼻祖。③陂泽:蓄水的池塘。④瀛洲方丈:瀛洲山、方丈山,古代传说中海上三座仙山中的两座,另一座叫蓬莱。⑤工:同“功”,功绩。⑥蓬室瓮牖:指贫寒之家。
6.下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与成语“莫名其妙”的“名”意义和用法相同。
B.“谈笑有鸿儒”与成语“鸿篇巨制”的“鸿”都是“大”的意思。
C.“无案牍之劳形”的“劳”与“闻之于宋君”的“闻”都是使动用法。
D.“意甚乐之”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意义和用法相同。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无丝竹之乱耳”一句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C.甲文“何陋之有”和乙文“渺然尽陂泽山林之思”中的“之”意义相同。
D.乙文“登于北山”和“于我如浮云”中的“于”意义不同。
8.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
B.甲文中的画线句,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作者同道的意思。
C.甲乙两文都提及了两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弹琴、读书等。
D.两文都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作者志趣,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9.乙文画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
或时A与舟子渔人方潭B并钓C俯仰极乐D戴星而归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歌咏以会意工,不必与闲人相唱和也。
(2)聊以永岁,足下谓何如也?
11.甲乙两文体现了作者有哪些共同的美好品德?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牡丹
皮日休①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注释】①皮日休:晚唐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家庭,对晚唐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不满。878年,皮日休参加了黄巢起义军。黄巢起义是唐末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1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尽残红”写出一个春色将阑、落红遍地、残败狼藉的景象。
B.第三句的“竞”字展现出喜爱牡丹的人数之多,很有李唐之风。
C.三四句中“天下无双艳”与“人间第一香”形成对比,赞尽牡丹花。
D.诗人善于观察自然变化与民风世情,遣词用句大开大阖、气势恢宏。
13.《爱莲说》中也有对牡丹的评价,请分析其与本诗评价牡丹的不同点及各自作用。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诗句。
英雄的定义很广,王安石高唱“不畏浮云遮望眼,(1) ”(《登飞来峰》),他不畏奸邪,高瞻远瞩,是英雄;陈子昂心忧天下,怀才不遇,写下“念天地之悠悠,(2) ”(《登幽州台歌》),让我们看到英雄的落寞;周敦颐以莲自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 ”(《爱莲说》)道尽他英雄的品质;陆游不以衰老自弃,“僵卧孤村不自哀,(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内心燃烧着忧国忧民的英雄之志;“(5) , ”(《泊秦淮》)是杜牧对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愤慨;“(6) , ”(《贾生》),统治者求仙访道,不顾百姓疾苦,让李商隐心忧。为兴亡而忧之人,何尝不是英雄?
五、名著阅读
15.学校文学社以“从奇幻之旅到革命历程”为主题,策划了一场名著联读活动,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奇幻西行路·革命风云途
作品 作者 旅程性质 起始状态 终点成就
《西游记》 ① 奇幻之旅 尘世纷扰中开启使命 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革命历程 底层少年的苦难与觉醒 ③
人物多面性·文学双重奏
④小语发现名著中很多人物都有多面性,请从A、B人物中任选一个,并结合名著具体内容加以分析。A.唐僧 B.保尔·柯察金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2024年5月18日是第四十八个国际博物馆日,一系列预热活动呼应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②徜徉博物馆,人们常有“游目千载,对话古今”之感。文物展陈能让人产生“历史感”,是因为无论历史文物、艺术作品,还是自然标本、科技展品,都能让我们直观感受世界多彩,体会时间变迁,丰富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求“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唤醒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能让我们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
③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④博物馆要更好实现教育功能,关键在于让藏品价值和意义更易观察理解,激活观众思考,让观众成为“主动的受众”。看到远古陶器,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好奇它的烧制与用途。博物馆应通过精心展陈、生动叙事,构建更具感染力的情境,让文化不再是孤立的展品,让故事有载体、文化可触及。
⑤博物馆需探索互动、参与、分享式交流方式,与观众深度连接。西安博物馆以“镇馆之宝”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为原型,策划“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展览。观众跟随真人扮演的蓝衣少年,步入唐长安城,175件(组)唐代精品文物与半实景化场景交融,再现了7世纪唐都的多彩生活。
⑥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观众可近距离观看考古工作者清理马车遗迹;浙江长兴县博物馆里,孩子们能将碎片“修复”成陶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打造出启人智识的体验,让观众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思考,真正收获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满足。突出特色、细分类型、完善收藏、提升展陈,能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共鸣,增强博物馆的影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7日)
【材料二】①在“听泉赏宝”网络博主直播间,一尊连云港市博物馆的镇墓兽意外“出圈”,引发网友打卡,连博迎来客流高峰,日均观展人数4万余人,单日文创销售额近5万元。
②这尊镇墓兽爆火,除了“撞脸”网红的流量带动,根本原因是“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连云港站的持续带动。一众“国宝天团”跨越时空,古今对话,在时尚科技手段加持下人气超高。尤其是“乾隆的少女心”——芙蓉石蟠螭耳盖炉,人称乾隆“小粉炉”,已是“资深网红”,在诸多网友的助推下,不经意间也带火了我市文物。
③“撞脸”事件后,打卡连博的市民和游客明显增多。尤其是周末,9点开门前,就排起了长队。连博加大人员保障,汇聚了30余名志愿者与讲解员,开展了600余场讲解。同时,连博也在尽力与“听泉赏宝”取得联系,并在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创新开发相关的文物表情包和文创产品,让市博文物持续“出圈”走红,展现地方文化魅力。
(摘编自《港城之声》2024年11月27日《连云港文物“镇墓兽”缘何爆火》)
【材料三】①“去任何一个城市,首先去转一圈博物馆!”对不少年轻人而言,这不仅是“流行语”,更是行动。有的年轻人甚至“为博物馆而奔赴一座城”。年轻人的“博物馆热”,是新时代青年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体现,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产物。
②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物馆陈列展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是了解中华民族昨天的“时空隧道”。博物馆与青年双向互动,成为青年对话中华文化的桥梁,助力青年在文物中寻根、在历史中前行。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2024年11月01日《年轻人的“博物馆热”,你跟上了吗?》)
16.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满足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
B.连云港站展览时诸多网友的助推是带火该市文物的最重要原因。
C.“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以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为原型,主打沉浸式场景体验。
D.连云港市博物馆已与“听泉赏宝”有效沟通,将创新开发相关的文物表情包和文创产品。
1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作品或展品,我们能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体会到时间变迁,让人产生“历史感”。
B.要想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更易于观察和理解,博物馆就要更好地落实教育功能。
C.“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运用比喻论证,更通俗易懂。
D.材料二画线句通过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准确地写出了连云港博物馆应对游客暴增的措施。
18.有年轻人“为博物馆而奔赴一座城”,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埙①曲自村庄来
袁国燕
①春阳抚过瓦缝上一株摇曳的草,探进屋檐,照在皮影、纸扇、纺车、老虎枕、织布机上……这些早已退场的童年旧物,似隐士在此静静隐居,身上却落满惊喜的目光。
②此刻,人流像彩色的潮水,在渭北高原的袁家村街头漫溢。我顺着人潮,漫步在袁家村康庄老街。哐当哐当的机杼声,嘤嘤嗡嗡的纺线声,吟唱着霓裳布衣曲。木头窗框上,一面“布庄”老粗布幌子高高扬起,兀自成帆,引渡着一拨又一拨游客。
③耳边忽然响起低沉悠远的乐曲,神秘深幽,弥空漫谷。熟悉的曲谱,却散发着远古的况味。心顿时一跳:埙声!不由肃然而立,四下寻觅。目光穿过熙攘的人群,看到一家陶埙坊。三十多岁的店主站在门口,对着话筒,鼓起腮帮忘情吹奏。
④围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有人录视频、拍照,有人跟着埙曲小声哼唱。几个小孩拽着大人进了店铺,清澈而好奇的目光,投向这些用泥土做成的神奇乐器。
⑤吹埙人并不急于招呼顾客,专心吹着他的埙曲。身后的铺子里,梨形埙、葫芦埙、笔筒埙、牛头埙,正等待着有缘人。门口,埙形状的钥匙链、挂件、哨子等文创产品,用挂绳坠在伞状的展示架上,随风轻轻晃动。古老陶埙在后世的新创意中,有了多种变身。
⑥若要追溯这陶埙的前世,至少得活过6000岁。在西安半坡遗址考古中,它惊世亮相。古老先民打破混沌和蒙昧,代代探索,以智慧与匠心,播下一颗文明的种子。
⑦五年前的秋天,跟随西安几位音乐家去拜访制埙人。
⑧制埙人四十来岁,隐居在村里烧制埙、演奏埙。经过他一番介绍,我才知道,制作埙要经过选土洗泥、醒泥、拉坯、修胎、开孔、阴干、垸制七大步骤,才能成为发声之器。
⑨其间,仅醒泥期就得一年。而选土成泥,还须是关中的黄土与井水。传说上帝用泥捏了人,而人,却用泥和智慧捏了这埙,借天地之力发声。无疑,这每一件埙器,是黄土与火淬炼的结晶,也萦绕着天地人的灵气呢。
⑩我轻轻抚摸埙的身体,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与祖先这么近。小小的乐器,竟有历史的体温。
那天,制埙人谈得兴起,即兴演奏,我虽听不懂曲谱,却被那种凄然之情、幽独之境深深打动。告别时,主人赠给我们亲手做的埙。我双手接过,不由放在唇边,深吸一口气,缓缓鼓起腮吹,它竟然发出一声短促的回响。
今天在袁家村听到久违的埙声,一下想起了我的埙,想起终南山上的制埙人,忽然明白,埙曲之所以迅速摄住一个人,只因它不仅是乐声,还是历史的回音、大地的回响、心灵的回应。
我不知道,店铺里这些静默的埙,是不是由终南山烧制而来,我也不知道,这个吹埙人自哪里来,有怎样的故事,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袁家村的泥土之上、天空之下、人潮之中,这些八音孔、十音孔,溢满了古韵与灵气。
纷纷思绪中,一曲埙乐终了。吹埙人进了店铺,人声重新鼎沸。我从埙曲营造的意境里醒来,眼前依然是老屋、古碑,布庄高悬的蓝布幌子,还有一头拉磨的驴。对面店铺老铜壶煮茶的香气,扑鼻沁心。擦肩而过的游客手持直播杆,眼里闪着亮晶晶的欣喜。老时光和新时光,在眼前变幻交织。
索性坐下来,坐在埙的袅袅余音里,悠悠浸入这个1300多岁的村庄。黄土山坳,田地屋舍,油坊铁铺,脉脉含情,分娩着时光,也滋养着一代代追光的主人。
而埙声,让村庄且行且歌,也惊醒,也沉醉。
我在聆听埙,也在聆听袁家村的奋斗史。一个坚守根和魂的村庄,成功打造文旅IP,让旧时光与新时代在此相逢。有人说,来袁家村,可以追梦童年,可以安放乡愁。我只想在这样一个且奋斗、且悠闲的村庄里,以埙为伴,过一种中国式雅士生活。
幽幽埙音,从时光深处走来,吹尽一个村庄的晨昏和风雨、悲喜和丰收、探索和奋进。古老的埙和古老的村,就这样邂逅在新时代,敞开了一肚子的中国故事。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4月13日,有删减)
【注】①埙(xūn):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
19.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将埙、村庄、文化三者熔铸一体,呈现出了传统工艺的厚重底蕴。
B.文章开篇描写春阳下的袁家村老街旧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的氛围。
C.第 段画线句用一系列动词体现了“我”在与陶埙互动时体验到的深深感动。
D.⑦- 段运用倒叙,交代了作者五年前拜访一位制埙人的经历和感受。
2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 段画线句子。
黄土山坳,田地屋舍,油坊铁铺,脉脉含情,分娩着时光,也滋养着一代代追光的主人。
21.文章第 段画线处评价袁家村“且奋斗、且悠闲”,请分析这样评价的原因。
22.文章以“古老的埙和古老的村,就这样邂逅在新时代,敞开了一肚子的中国故事”结尾,请谈谈你从文中读出了哪些“中国故事”。
七、作文
23.按要求作文。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这是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对紫藤花盛开的生动描绘。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应该像这花儿一样,充满旺盛生命力,向阳而生,向光而行,努力绽放自己!
请以“听见花开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1.D 2.B 3.C 4. ③ ② ① 5. 它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 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大变革
6.A 7.C 8.D 9.CD 10.(1)歌唱吟咏把领会意趣作为功绩,不用与闲人互相歌唱应和。
(2)姑且按照(这样度过)漫长的岁月,您认为如何呢? 11.(1)安贫乐道。甲文作者虽身处陋室却说“陋室不陋”;乙文作者在茅屋中生活,不以物质条件简陋为苦。
(2)淡泊名利,高洁傲岸。甲文描写了对陋室环境以及主人交友标准,乙文作者记叙自己游山垂钓、不与闲人唱和,独自弹琴读书的生活。
12.C 13.《爱莲说》中写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借牡丹讽刺(批判)了追名逐利的世风,反衬出作者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皮日休评价牡丹“百花王”“独立人间第一香”,突出牡丹艳丽独特,表达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也暗含对起义军的歌颂,寄托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4. 自缘身在最高层 独怆然而涕下 濯清涟而不妖 尚思为国戍轮台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15. 吴承恩 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成为钢铁般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示例一:唐僧的软弱与坚定:唐僧遇到妖怪时常常战战兢兢,如狮驼岭受阻时数次落泪,体现他的软弱;他取经之心从不动摇,如途经女儿国时不为美色所惑,不受蝎子精胁迫,体现他的坚定。
示例二:保尔 柯察金的脆弱与坚强:如长期伤病导致无法继续参加革命工作时,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体现他的脆弱;如全身瘫痪、双目失明时,他仍坚持文学创作,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体现了他的坚强。
16.C 17.B 18.①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能让我们直观感受世界多彩,体会时间变迁,丰富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②博物馆文物持续“出圈”走红,展现出地方文化魅力。③博物馆陈列展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是了解中华民族昨天的“时空隧道”。
19.D 20.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袁家村保留了带有地方特色的远古自然风貌,以及这种自然风光对袁家村村民的滋养;表达作者对袁家村原生态优美环境的赞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留的赞美。 21.奋斗:坚守根和魂,同时努力打造文旅IP,赋予传统事物以全新创意。悠闲:老街整体氛围是祥和闲适的,店家沉浸于演示,不急于招呼顾客,高雅脱俗;在袁家村,人们可以追梦童年,可以安放乡愁,可以以埙为伴,过一种中国式雅士生活。袁家村悠远与古朴,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者对袁家村充满喜爱和赞美,也有对坚守文化传承与发扬、不断奋进的袁家村人的赞颂,故作此评价。 22.陶埙历史悠久,每一件埙器,都是黄土与火淬炼的结晶,是先民智慧与匠心的象征;袁家村历史悠久,一代代有追求的村民坚守着村庄的根与魂,保留了袁家村以埙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及原生态美景;同时他们还打造文旅IP,让古老的陶埙在后世的新创意中,有了多种变身,让村庄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以埙为代表的袁家村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创新。
23.例文:
听见花开的声音
窗台上的多肉“紫珍珠”又蔫了一片叶子。我捏着那片发皱的叶片,指尖沾着细碎的土粒,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它刚被摆在花店货架上的模样——粉紫的叶片层层叠叠,像裹着晚霞的花苞。
那时我正为古筝考级犯愁。五级的《渔舟唱晚》总有段快板卡壳,右手勾抹托的节奏像被施了魔咒,练到指尖发红仍像团乱麻。老板娘说紫珍珠最是好养,“你看它叶片里都是水,就算忘了浇水也能撑很久。”我抱着花盆回家时,夕阳把它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句无声的安慰。
最初两周还算顺利。我每天清晨给它转半圈花盆,让每片叶子都晒到太阳,就像每天放学后雷打不动地练一小时琴。直到某次练琴时被母亲指出“快板像踩急刹车”,我把琴谱摔在沙发上,瞥见窗台上的紫珍珠——最底层的叶片竟开始发灰,像被揉皱的纸。
“它在跟你撒娇呢。”父亲端来一杯温水,“多肉不能多浇水,就像你练琴不能只靠硬磨。”他指着琴谱上的符号,“你看这十六分音符,得像珠子滚过玉盘,不是敲钉子。”那天晚上,我试着放慢速度,让指尖在琴弦上找跳跃的感觉,窗外的月光落在紫珍珠蜷曲的叶片上,像撒了层细盐。
转折发生在一个周末的午后。我正对着镜子纠正手腕姿势,忽然听见阳台传来“啪”的轻响。跑过去一看,紫珍珠从中心抽出根嫩红的花茎,顶端缀着米粒大的花苞,而最底层那片枯叶已彻底脱落,露出底下新冒出的翠绿小芽。那一刻,快板的节奏忽然在脑海里清晰起来,右手的手指像被注入了新的力气,勾抹托的动作流畅得像溪水漫过鹅卵石。
考级那天,我抱着古筝走进考场时,特意看了眼窗台上的紫珍珠。花茎又长高了些,花苞鼓鼓囊囊的,像藏着细碎的星光。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评委老师点头的瞬间,我仿佛听见一声极轻的绽放声,像蝴蝶抖开翅膀,又像露珠跌进池塘。
回家推开阳台门,紫珍珠的第一朵花正缓缓展开,五片浅粉的花瓣围着金黄的花蕊,阳光穿过花瓣时,能看见细密的纹路在颤动。原来花开真的有声音,不是震耳的喧嚣,是积蓄了许久的力量,终于找到出口的轻吟。就像那些在琴房里流的汗,在月光下皱过的眉,最终都变成了此刻心里涌动的暖流,温柔地漫过时光的堤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