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江苏射阳县实验初中八年级下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了六十五年前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历史时刻。这一历史时刻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D.庆祝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根据题干: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历史时刻,结合课本所学,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扬眉吐气。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其理解,题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讲新中国成立对国内的影响。AB是讲的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C是改革开放的影响。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藏和平解放时,香港还被英国占领,澳门还被葡萄牙占领。从中国地域而言,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但还不能称为是全部统一,因为在东南沿海还有部分岛屿(如台湾),还未解放,只能称作是祖国大陆的统一。
大陆指的是指除港,澳,台以外的中国的领土,所以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西藏和平解放。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4.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
)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彻底摧毁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适中,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不错,考查的知识点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用排除法,通过课本知识点的学习可知,A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B也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C是辛亥革命的意义。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5.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选择题,通过图片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能力。从图片中观察,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都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所实行的重要措施,因此可概括为巩固新生政权。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抗美援朝
6.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能做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内容。上述毛泽东的话说明了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水平的严重落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53年——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所以答案选D。
考点: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两弹一星
C.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划的成就。根据课本所学可知A、C、D项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
B两弹一星是六七年代的成就,是探索时期的成就。而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B不在一五计划期间,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它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9.(_____)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中对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政策。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政策是赎买政策,这五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因此说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的标志。根据课本所学,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11.《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根据课本所学,1958年的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的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展开,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_____)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时期的失误。1958年,党中央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B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1952年;C进行三大改造是在1953-1956年;D“文化大革命”从1966-1976年,都不符合时间要求,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3.“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误的表现(
)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8年,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就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通过分析题干可知,“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属于浮夸风;“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属于“共产”风,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4.下列先进人物中,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是(
)
A.孔繁森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路时期的内容。雷锋、王进喜和邓稼先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孔繁森则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人物。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5.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提出邓小平理论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课本知识,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召开(
)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新时期,故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17.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当主持人说出“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时,小红同学抢先说出正确答案,她的答案应该是(
)
A.珠海
B.汕头
C.海南
D.深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圳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人民生活也较早地达到小康水平。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8.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顺序,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9.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我们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共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大的相关史实。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故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内容。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1.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B.坚持走革命的道路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理论的共同点。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都是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两者都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22.当我们重新吟诵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之歌·澳门》的诗句:“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你记得澳门回归祖国是在哪一年吗(
)
A.1984年
B.1987年
C.1997年
D.1999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澳门回归的相关史实。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基础知识。根据课本所学,“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的和平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内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我国提出了和平统一,已过两制的对台方针。故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24.20世纪90年代初,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海峡两岸的关系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史。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人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25.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属于观点的是(
)
A.开国大典
B.九一八事变
C.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
D.七七事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史实是指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与看法。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
B
C项是对具体史实的阐述。只有D项
是属于观点的表述。所以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6.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一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的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忆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四
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此时,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形式)是什么?这一内容是哪个省农民的首创?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或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言之有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省
(5)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新中国土地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从图片中的所反映的信息“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政府发给人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可知,这是土地改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人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运动主要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即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此问考查我国社会主义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探索的相关知识,从图表信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结合表中各项数据在1960年均大幅下降,其原因是在“左”倾错误指导下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从材料所给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可以看出“文革”时的贫穷落后,1979年时的农民生活富足,这主要是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此问考查新中国经济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带给我们的启示,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联系四则材料中的经济发展现象进行总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如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4)此问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积极性大大提高。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农村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5)此问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上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和政府的措施可以看出,符合当前实际的政策,维护人民利益的政策,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本题答案为: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7.民族融合,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永远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材料四
2014年2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希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日报》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二概述这一政治制度实施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什么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导下,取得了哪些成果?现阶段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
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分析材料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从材料二中GDP数值的变化,数值呈上升趋势,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此问我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构想。依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学知识可知,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依据和平解放台湾的指导思想,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已经成为目前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3)此问是综合性的问题,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文字,民族区域自治制定的制定和一国两制的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取得了重大成就,得出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8.问答题。历史长河中,某些会议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怎样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最早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党的哪一次代表大会?
(3)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在党的哪一次代表大会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
(1)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邓小平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4)中共十五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历史上重大的会议。
(1)此问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会的相关史实。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钢”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立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此问考查的是中共十二大的内容。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基础知识。根据课本所学,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此问考查的是中共十四大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基础知识。根据课本所学,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的步伐。
(4)此问考查的是中共十五大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基础知识。根据课本所学,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