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13 22: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1.医疗上给病人的输液中,常含的糖是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医疗上给病人的输液时最常使用的是葡萄糖,故本题选择A。
考点:葡萄糖的应用
2.下列事实不能用原电池理论解释的是( )
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
C、制氢气时用粗锌而不用纯锌
D、工程施工队在铁制水管外刷一层“银粉”
【答案】A
【解析】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金属在海水中比在淡水中更易生锈
D.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用铁作阳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生铁中含有碳,易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所以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正确;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形成原电池时因为Fe比Sn活泼,所以易失去电子而被腐蚀,则焊接处易生锈,正确;C、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所以离子浓度大于淡水,则金属在海水中更易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正确;D、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用铁作阳极,则阳极放电的是Fe,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比钠离子的还原性强,所以一段时间后在阴极放电的不是钠离子,而是亚铁离子,得不到Na单质,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金属的腐蚀,电解原理的应用
4.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苯和酒精 B.四氯化碳和溴 C.苯和水 D.醋酸和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液漏斗适合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苯和酒精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和溴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常温下,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苯和水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醋酸易溶于水,醋酸和水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
5.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氰化钾(KCN) B.氰酸铵(NH4CNO)
C.乙炔(C2H2) D.碳化硅(SiC)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选项ABD中虽然碳元素,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更相似,一般归为无机物,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有机物概念以及判断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亚甲基的电子式:
B.3,3一二甲基一1一戊烯的键线式:
C.对甲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D.苯甲酸同系物的分子通式:
【答案】 C
【解析】
7.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原理可用于设计氢氧燃料电池
B.破坏1mol H-O键需要的能量是926.8kJ
C.H2O(g)=H2(g)+O2(g)△H=+241.8kJ/mol
D.H2(g)中的H-H键比H2O(g)中的H-O键能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因此该反应原理可用于设计氢氧燃料电池,正确;B. 破坏1mol H-O键需要的能量是(2×436+498+483.6)÷4=463.4kJ,错误;C.当反应物变为生成物时,反应热的符号相反,物质的量越多,反应转化的热量变化也越多,所以1mol水蒸气变为氢气和氧气吸收的热量是241.8kJ,热化学方程式是H2O(g)=H2(g)+O2(g)△H=+241.8kJ/mol,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H2(g)中的H-H键键能是436kJ/mol,而H2O(g)中的H-O键能是463.4kJ/mol,因此前者小于后者,正确。
考点:考查反应热与键能及物质的能量及物质的多少的关系的知识。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H2O+SO2= CaSO3↓+2HClO
B、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2H2O+NO↑
C、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Ba(OH)2:Ba2++SO42-=BaSO4↓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NH4++OH-NH3↑+H2O
【答案】B
【解析】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为0.3 mol
B.常温常压下,22.4LO2所含的原子数小于2NA
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0.5NA个分子
D.1.8g的NH4+ 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NA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0.1 mol·L-1的Na2SO4溶液中没有给出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标准状况下(0℃),22.4LO2所含的原子数等于于2NA,在常温常压下(25℃),根据热胀冷缩原理,22.4LO2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所含的原子数小于2NA,B正确;标准状况下,CH3CH2OH是液体,C错误;1.8 g 的NH4+ 离子物质的量为0.1mol,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D正确;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物质的量的计算。
10.紧接在氡下面有待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
A.109 B.118 C.136 D.137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七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32种,氡的原子序数是86,所以紧接在氡下面有待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118,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
11.山梨酸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它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或白色粉末,它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CH—COOH。下列关于山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梨酸易溶于四氯化碳
B.山梨酸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1 mol山梨酸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1 mol氢气
D.山梨酸能和乙醇反应生成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山梨酸是一种有机物,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故A正确;B、山梨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氢气加成,故B正确;C、1mol山梨酸含有羧基1mol,可以和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0.5mol,故C错误.D、山梨酸中含有羧基,可以和醇之间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故D正确;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熟记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反应2A(g)2B(g)+E(g)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 B.减压 C.减少E的浓度 D.降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加压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浓度增大,A错误;B.减压正反应速率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浓度降低,B错误;C.减少E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降低,C错误;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
13.有X、Y、Z、W四种金属,已知:①X(OH)3的碱性强于Y(OH)2;②X3+可将Z氧化;③W可与热水反应产生H2,X不能与热水反应;④把X的金属片插入稀H2SO4中,让金属片与Z接触,则X溶解速率加快。下列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X>Y B.W>Z
C.Z>Y D.Z>X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①X(OH)3的碱性强于Y(OH)2,不一定是最高价,故X不一定大于Y,A项错误;B、W与热水反应产生氢气说明w是个氢前金属且活泼型强于X.,把X插入H2SO4,让Z与X接触,则X的溶解速率加快同样说明(1) X是个活泼金属,(2)Z加快X溶解苏率可以用原电池来解释,通常我们加快Zn在硫酸中的速率,我们可以加铜形成铜锌原电池,使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可以推 到X活泼型大于Z,故W>Z,B项正确;C、据A得X不一定大于Y,故Z不一定大于Y,C项错误;D、据B得X>Z,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金属性比较
14.实验测得在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碱(BOH)pH≠13,0.1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 ,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A-)>C(B+)>C(H+)>C(OH-)  B.C(B+)>C(A-)>C(H+)>C(OH-)
C.C(B+)>C(A-)>C(OH-)=C(H+)  D.C(A-)>C(B+)>C(OH-) >C(H+)
【答案】A
【解析】在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碱(BOH)pH≠13,什么该碱不是强碱。,所以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计算出氢离子浓度为0.1mol/,所以酸是强酸。二者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BA,B+水解显酸性,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选A。
15.一定温度下,将0.1molAgCl固体加入1L 0.1mol·L﹣1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不考虑液体体积变化),已知:Ksp(AgCl)=2×10﹣10;Ksp(Ag2CO3)=1×10﹣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转化反应2AgCl(s)+CO32﹣(aq)Ag2CO3(s)+2Cl﹣(aq)的平衡常数为20mol·L﹣1
B.约有10﹣5mol AgCl溶解
C.反应后溶液中的:c(Na+)+c(Ag+)+c(H+)=2c(CO32﹣)+c(HCO3﹣)+c(Cl﹣)+c(OH-)
D.反应后溶液中的: c(Na+)>c(CO32﹣)>c(Cl﹣)>c(Ag+)>c(H+)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将0.1molAgCl固体加入1L 0.1mol·L﹣1Na2CO3溶液中,Ksp(Ag2CO3)=c2(Ag+)·c(CO32-)= c2(Ag+)×0.1mol/L=1×10﹣11,解得c (Ag+)=10-5mol/L, Ksp(AgCl)= c (Ag+)·c(Cl-)=2×10﹣10,解得c(Cl-)=2×10-5mol/L,沉淀转化反应
2AgCl(s)+CO32-(aq)Ag2CO3(s)+2Cl﹣(aq)的平衡常数
,A错误;B.溶解了的AgCl的物质的量等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2×10-5mol,B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Ag+)+c(H+)=2c(CO32﹣)+c(HCO3﹣)+c(Cl﹣)+c(OH-),C正确;D.反应后溶液中的: c(Na+)>c(Cl﹣) >c(CO32﹣)>c(Ag+)>c(H+),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沉淀的溶解平衡
16.有甲、乙两种物质:
(1)乙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Ⅰ.分子中除苯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
Ⅱ.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Ⅲ.存在顺反异构
(3)写出甲与H2完全加成的化学方程式 。
(4)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
其中反应II的反应条件____________,
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答案】(1)氯原子 羟基 (2)
(3) (4) NaOH溶液,加热
加成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乙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乙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氯原子、羟基。
(2)分子中除苯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存在顺反异构,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则结构简式可以是。
(3)苯环、碳碳双键均能与氢气加成,则甲与H2完全加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反应后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I是甲基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要继续引入羟基,则卤代烃要发生水解反应,则反应II的反应条件为NaOH溶液,加热,即Y的结构简式为。Y转化为乙应该是碳碳双键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则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推断与合成
17.【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分)以下是某课题组设计的合成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路线:
已知: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结构简式为 ,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共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五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为 ,D的某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碳酸二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3分)
(1)(1分) 对二甲苯(1,4-二甲苯)(2分)
说明: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条件或符号不全扣1分,化学式、结构简式、离子符号书写错误均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由 可知D为 ,物质C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且能氧化为D,则C为,B为三氯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结合题给信息可知B为,则A为。(1)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烃A的结构简式为,A的化学名称为对二甲苯。(2)B为,在碱性条件下生成C ,反应的方程式为
:(3)C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有酚羟基,又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这样的异构体中可以是羟基,醛基,甲基分别连接在苯环上,根据定二动一的原则可以有10种,也可以是羟基和-CH2CHO连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所以总共有13种结构。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五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4)D的结构简式为
,D的某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碳酸二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官能团的性质
18.扁桃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以A和B 为原料合成扁桃酸衍生物F路线如下:
(1)A的分子式为C2H2O3,可发生银镜反应,且具有酸性,A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写出A+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①、②、③3个—OH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3)E是由2分子C生成的含有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E的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_____种。
(4)D→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1mol F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结构简式____。
①属于一元酸类化合物 ②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其中一个是羟基
(5)已知:。A有多种合成方法,在方框中写出由乙酸合成A的路线流程图(其他原料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答案】(1)醛基、羧基
(2)③>①>②
(3)4
(4)取代反应 3
(5)
【解析】
试题分析:(1)A的分子式为C2H2O3,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具有酸性,说明含有羧基,因此A的结构简式为OHCCOOH,官能团是醛基和羧基;根据C的结构可知B是苯酚,则A+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羧基的酸性强于酚羟基,酚羟基的酸性强于醇羟基,因此C分子中①、②、③3个—OH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③>①>②;
(3)C中有羟基和羧基,2分子C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C的分子间的醇羟基和羧基发生酯化,因此E的结构简式为,则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4种。
(4)对比D、F的结构可以看出溴原子取代了羟基的位置,所以D→F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F中的官能团有:溴原子、酚羟基、酯基,都可以以氢氧化钠反应,所以1mol F可以与3molNaOH溶液反应。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符合:①属于一元酸类化合物,②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其中一个是羟基,另外取代基为-CBr(CH3)COOH、-CH(CH2Br)COOH、-CH2CHBrCOOH、-CHBrCH2COOH,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共计是4种。
(5)根据信息反应,羧酸可以与PCl3反应,在碳链上引入一个卤素原子,卤素原子水解就可以引入醇羟基,醇羟基氧化可以得到醛基,故流程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合成路线等
19.(11分)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锥形瓶b是安全瓶,试管d中装有少量蒸馏水。已知溴乙烷的沸点为38.4℃,密度为1.43 g/mL;
(1)制备溴乙烷需要用到蒸馏水、乙醇、溴化钠、浓硫酸,在烧瓶中加入这几种物质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火加热,在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溴乙烷中的含少量杂质Br2,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供选试剂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
A.NaI溶液 B.NaOH溶液 C.Na2SO3溶液 D.KCl溶液
(5)容器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蒸馏水、浓硫酸、乙醇、溴化钠;
(2)①NaBr+H2SO4=NaHSO4+HBr(或生成Na2SO4)(2分);
②CH3CH2OH+HBrCH3CH2Br+H2O;
(3)冷却溴乙烷由气态转变为液态(1分);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1分);(4)C(2分);
(5)吸收HBr等气体,防止大气污染(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制备溴乙烷需要用到蒸馏水、乙醇、溴化钠、浓硫酸,在烧瓶中加入这几种物质的顺序是先加入蒸馏水,然后加入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在加入乙醇、溴化钠。(2)小火加热,在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①NaBr+H2SO4=NaHSO4+HBr,或①2NaBr+H2SO4=Na2SO4+2HBr;②CH3CH2OH+HBrCH3CH2Br+H2O。(3)冷水的作用是冷却溴乙烷,使其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由于溴乙烷的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所以d试管中的现象是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4)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溴乙烷中的含少量杂质Br2,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可以利用Br2有氧化性,而Na2SO3溶液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容易溶于水的物质而与溴乙烷分离。尽管NaOH溶液也可以与Br2发生反应,但也会与溴乙烷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使用NaOH溶液。故应该选择的试剂是C。(5)容器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Br等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考点:考查物质制取反应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反应原理的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20.(10分)下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为无水CuSO4粉末,D为碱石灰,F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后,在加入试剂之前,应先 ____ 。(操作名称)
(2)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为(填仪器或某部位的代号) 。
为使A中乙醇平缓均匀的气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
(3)图中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 。
(4)C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F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B处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
【答案】(1)检验气密性(1分) 。 (2) E、A、B、F (2分) 。水浴加热 (1分) 。
(3)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导管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2分) 。
(4)无水硫酸铜变蓝(1分),F试管中有红色沉淀生成(1分) ,
2CH3CH2OH+O22CH3CHO+2H2O (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该反应会产生气体,是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所以在加入试剂之前,应先检验气密性。(2)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为E加热产生CuO,A加热产生乙醇蒸气;B加热产生CuO、Ag2O、C检验水才产生,不需要加热;D吸收水分,也不需要加热;F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可以以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乙醛发生反应,需要加热。故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为E、A、B、F。为使A中乙醇平缓均匀的气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操作方法是水浴加热。(3)图中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导管使无水硫酸铜变蓝。(4)C处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无水CuSO4粉末吸收水分变为蓝色硫酸铜晶体。F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砖红色Cu2O沉淀产生。B处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
考点:考查乙醇催化氧化的操作、反应现象、物质的作用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21.下图是“康师傅”牌饮用矿泉水的标签的部分内容。请认真阅读标签内容,计算:
(1)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是 。
(2)一瓶合格的这种矿泉水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 mol
【答案】(1) 2×10-4mol·L-1 (2分)(2) 7× 10-5 mol
【解析】
试题分析:(1)镁离子最多是4.8mg/L,即1L溶液中含有4.8mg镁离子,其物质的量是0.0048/24=0.0002mol,所以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是2 ×104mol/L;
(2)SO42-最高不能超过19.2mg/L,所以一瓶矿泉水中SO42-的质量最多是19.2mg/L×0.35L=6.72mg,物质的量是0.00672/96=7×10-5mol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22.(13分)没食子酸丙酯简称PG,结构简式为 ,是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微溶于棉子油等油脂,是常用的食用油抗氧化剂。
⑴PG的分子式为 ,请写出PG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molPG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 。
PG可发生如下转化:

⑵A的结构简式为 ,1mol没食子酸最多可与 mol H2 加成。
⑶上图的有关变化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填序号) 。
⑷从分子结构或性质上看,PG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
A.含有苯环 B.含有羧基 C.含有酚羟基 D. 微溶于食用油
⑸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⑹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ii.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⑴C10H12O5,羟基、酯基,4mol ⑵CH3CH2CH2OH; 3; ⑶ ③④ ⑷ c
⑸ CH3CH2CHO+2Cu(OH)2 CH3CH2COOH+Cu2O↓+2H2O
⑹、
【解析】
试题分析:⑴根据物质的根据简式可知PG的分子式为C10H12O5;在PG分子中所含官能团有羟基、酯基;在一个PG中含有三个酚羟基和一个酯基,酯基水解得到一个羧基和一个醇羟基。酚羟基与羧基能与NaOH发生反应,而醇羟基不能发生反应。所以1mol没食子酸最多可与4mol NaOH发生反应。⑵PG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然后酸化得到丙醇A:CH3CH2CH2OH和B:没食子酸。在没食子酸中含有羧基,所以有酸性,由于酸性强于碳酸。所以与NaHCO3发生反应,产生CO2,冒出气泡。在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因此1mol的该化合物能跟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CH3CH2CH2OH)在Cu催化下被氧气氧化得到C:丙醛CH3CH2CHO;丙醛被新制Cu(OH)2在加热时氧化得到D:丙酸CH3CH2COOH。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①是取代反应;②⑤是复分解反应;③④是氧化反应;⑷因为在PG分子中含有三个酚羟基,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而被氧化,从而对其它物质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PG具有抗氧化作用。选项为C。⑸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O+2Cu(OH)2 CH3CH2COOH+Cu2O↓+2H2O。⑹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要求i.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ii.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23.【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已知:苯和卤代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烷基苯和卤化氢。根据以下转化关系(生成物中所有无机物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H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E中所含官能团的结构式是 ,D的结构简式为 。
(2)①②③④⑤⑥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H→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 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
② 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碳碳双键(1分)(2分) (2分) (2)②⑥(2分)
(3)
(4)① 和(2分)
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突破口:第④、⑤步反应,G为D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为卤代烃,G与NaOH溶液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3 ,则G为
,G与NaOH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H为,H发生加聚反应生成I为。D为
,B为CH3CH2Cl,A为CH2=CH2,C为CH3CH2OH,E为,F为。
(1)H的结构简式为,其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E的结构简式为,其中所含官能团的结构式是-COOH;D的结构简式为。
(2)①为取代反应,②为消去反应,③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④为取代反应,⑤为取代反应,⑥为消去反应,所以属于消去反应的是②⑥。
(3)G与NaOH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H发生加聚反应生成I,化学方程式为:

(4)①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说明该物质为甲酸酯,且处于对位,因此可能的结构为:
和 ;
② 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说明该物质含有羟基和醛基,苯环上的两个支链位于对位,可能的结构简式为:或或或。
考点:考查有机合成的分析、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