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调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物理观念:
1.了解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包括热机的构造和工作条件。
2.了解热机工作时能量的主要流向,对热机效率有初步的认识。
3.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发展及前景。
4.了解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识到提高热机效率对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动手能力。
重点:①热机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②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③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发展及前景。
难点:关注环境保护,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新课导入
汽车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但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与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优势呢?下面我们一起搜集整理相关信息,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二、活动方案
任务一 查阅并整理资料
【思考】交通工具燃料从结构上有何种变化?
【提示】
1.多元化趋势:交通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交通用能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2.低碳化趋势:低碳燃料的发展是交通领域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
【思考】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主要包括哪些?
【提示】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等。
(1)纯电动汽车(BEV):完全依靠车载电池供电,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结合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池,可以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模式下运行。
(3)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通过外部充电和车载小型发电机补充电力。
(4)燃料电池汽车(FCEV):使用氢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车辆,具有高能效和零排放的特点,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
【思考】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何?
【提示】
1.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中国作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突破55%。
2.技术突破:电池技术方面,固态电池和快充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智能化方面,辅助驾驶渗透率将达到65%,AI技术深度应用正在重塑汽车产业链。
3.政策支持:中国、欧盟、东南亚等多国通过补贴、禁售燃油车等政策推动电动化转型。全球充电设施需求激增。
【思考】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提示】
1.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
2.技术创新:固态电池、快充技术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AI技术在汽车制造、驾驶和交互等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生产效率。
3.国际化竞争与产业协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重点市场包括拉美、东盟及中东。企业出海模式将从单一贸易转向“贸易+投资”,通过合资建厂和技术合作融入当地市场。
任务二 对比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差异
【思考】从能源角度分析对比纯电动汽车与汽油车的优缺点。
【提示】在分析对比过程中,可以从两种汽车直接消耗的能源,汽油与电力等在生产过程中的转化效率等方面比较。
1.燃油汽车:汽油为燃料动力;能源利用效率在20%~30%。
2.纯电动汽车:
(1)电力为动力。
(2)能源利用效率在80%~90%。
(3)充电效率:普通家用电源为80%左右,公共充电桩在95%以上。
(4)生产电力的能源可来自不同能源(煤炭、太阳能、风能等),转化效率各不相同。火力发电厂,热能转换电能效率最多为40%。
【思考】从环保性能、能源与环保方面对比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优缺点。
【提示】在分析对比过程中,可以从环保性能、能源与环保趋势进行比较。
环保性能 能源与环保趋势
燃油汽车 传统燃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多种污染物,这些排放物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直接损害。燃油汽车依赖于石油资源,其开采和使用过程对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 能源来源单一,过度依赖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全球石油储备终将面临枯竭,燃油汽车的能源使用不可持续
纯电动汽车 在行驶过程中基本可做到“零排放”,从而有效减少了碳排放量,这使得纯电动汽车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重要选择 用电能,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符合全球降低碳排放和减少能源消耗的大趋势
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后,与同学交流,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燃油汽车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新能源汽车,也说明了新能源汽车在环保方面的优势。随着中国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比重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环保属性将进一步得到凸显。
以“践行低碳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围绕“如何低碳出行”进行科学辩论,分享和交流观点。可以从减少碳排放是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等方面分享交流。
查阅资料,了解现代新能源汽车中我国“插电混动”技术对传统内燃机的改造,比较纯电动车与插电混动汽车在安全、使用习惯、电池需求量、成本、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等方面各自的优势。
实践:调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热机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
(1)热机的构造:如气缸、活塞、曲轴等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质量。
(2)工作条件:如温度、压力、燃料的质量等。
3.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实践:对比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差异。
5.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环保意识的培养: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了解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6.小组交流与讨论。
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家通过网络等资源完成对比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差异,指导完成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的调查报告。在实践分享和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