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1.(2015秋?泗阳县校级月考)实验室模拟粗盐的提纯,下列实验装置中最终获得精盐的装置是( )
【答案】A
【解析】实验室模拟粗盐的提纯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浓缩,所以最后一步操作为蒸发浓缩,
图示装置中A为蒸发浓缩装置,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粗盐的提纯步骤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2.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发生化学反应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⑤石墨和C60是同素异形体
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A.③⑤⑥ B.①② C.③⑤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同位素原子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错误;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是由于原子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反应,错误;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正确;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错误;⑤石墨和C60是有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称同素异形体,正确;⑥糖类中的单糖、二糖都是小分子物质,不是高分子混合物,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因此正确的说法是③⑤,故选C。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变化、分类的知识。
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铍(Be)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砹化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C.硫酸锶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盐酸
D.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
【答案】A
【解析】A根据对角线规则铍的性质与铝相似,A项正确;B由卤素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卤化银的颜色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加深,B项错误;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硫酸钡难溶于酸,所以硫酸锶难溶于盐酸,C项错误;D项由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氢化物的稳定性随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D项错误。
4.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A2++B═B2++A ②A2++C═C2++A
③B2++C═C2++B ④C2++D═D2++C
A.氧化性:A2+>B2+>C2+>D2+
B.氧化性:D2+>C2+>B2+>A2+
C.还原性:A>B>C>D
D.还原性:C>D>B>A
【答案】A
【解析】反应①A2++B═B2++A可知:,氧化性A2+>B2+,还原性:B>A;反应②A2++C═C2++A可知:氧化性:A2+>C2+,还原性:C>A;反应③B2++C═C2++B可知:氧化性:B2+>C2+,还原性:C>B;反应④C2++D═D2++C可知:氧化性:C2+>D2+,还原性:D>C,所以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A2+>B2+>C2+>D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D>C>B>A;综上所述选:A
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SiO2Na2SiO3H2SiO3 ②FeFe2O3Fe2(SO4)3
③BaSO4BaCO3BaCl2 (Ksp(BaSO4)=1.1×10-10 Ksp(BaCO3)=2.6×10-9)
④AlCl3溶液AlNaAlO2
⑤HCHOHCOOHHCOOCH3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正确;铁燃烧生成四氧化生铁,得不到氧化铁,②不正确;只要溶液中c(Ba2+)·c(CO32-)>Ksp(BaCO3)即可形成碳酸钡沉淀,因此硫酸钡能溶于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钡,③正确;电解氯化铝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铝,④不正确;⑤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转化的有关判断
6.下列各组粒子按氧化性由弱到强,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A.O、Cl、S、P B.K+、Mg2+、Al3+
C.Ca2+、Mg2+、Al3+、K+ D.I?、Br?、Cl?、F?
【答案】B
【解析】A中氧化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由小到大,不正确。金属性越强,相应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所以选项B正确。C中的氧化性强弱应该是Al3+>Mg2+>Ca2+>K+, 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K+>Ca2+>Mg2+>Al3+,不正确。D中离子没有氧化性,还原性逐渐减弱,离子半径逐渐减小,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7.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两者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F<HCl B.金属性强弱:K<Na
C.酸性强弱:H3PO4<H2SO4 D.碱性强弱:NaOH<Mg(OH)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则热稳定性:HF>HCl,A项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金属性:K>Na,B项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P,则酸性:H3PO4Mg(OH)2,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应用。
8.生活是化学的源泉,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叙述错误的是
A.宇宙飞船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不可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
C.明矾可用于净水,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病
D.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宇宙飞船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B.铝、氧化铝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餐具会被腐蚀,故B正确;C.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可以吸收水中固体颗粒,用于净水,氢氧化铝能够与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D.Al属于亲氧元素,常温下,铝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D错误;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9.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有色、有毒的气体,比H2S稳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元素周期表中Be和Al处于对角线位置上,处于对角线的元素具有相似性,Be、BeO、Be(OH)2均有两性,故A正确;B、卤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根据胆汁的性质、氰化物的性质、银盐的性质可推知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故B正确;C、MgSO4、CaSO4、SrSO4溶解度依次减小,可以推知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硒化氢(H2Se)不如H2S稳定,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 g 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总数为4NA
B.常温常压下,18g重水(D2O)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 NA
C.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0.3 NA个原子
D.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产生的SO2,分子数为0.3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100 g 98%的浓硫酸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还含有2g的水,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氧原子总数大于4NA,A错误;B、18g重水(D2O)中所含的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为×10≠10mol,B错误;C、4.6 g 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3 NA个原子,C正确;D、常温下,铝片投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D错误。
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2.0mol/LKNO3溶液:H+、Fe2+、SCN-、SO42-
B.2.0mol/LNaAlO2溶液:Cl-、HCO3-、K+、ClO-
C.某澄清透明的溶液:Fe2+、SO42-、Mg2+、Cl-
D.c(C1O-)=2.0mol/L的溶液:Na+、I-、S2-、SO4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2.0mol/LKNO3溶液:H+、Fe2+、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H+、SCN-、NO3-也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2.0mol/LNaAlO2溶液:AlO2-、HCO3-会发生反应形成Al(OH)3沉淀剂CO32-,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某澄清透明的溶液:Fe2+、SO42-、Mg2+、Cl-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D.c(C1O-)=2.0mol/L的溶液: I-、S2-、C1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
12.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Al B.Fe2O3 C.Al(OH)3 D.NaHCO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Al能与氢氧化钠反应:2Al+2NaOH+2H2O =2NaAlO2+3H2,A项错误;B、Fe2O3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项正确;C、Al(OH)3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Al(OH)3+ NaOH= NaAlO2 +2H2O,C项错误;D、NaHCO3与氢氧化钠反应:NaHCO3+ NaOH= Na2CO3+ H2O,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无机反应
13.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可用逆推法判断: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则2-氯丙烷应首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2,CH3CH=CH2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CH2Br,CH3CHBrCH2Br发生水解反应可生成1,2-丙二醇,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合成、有机反应类型。
【名师点晴】题目难度不大,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可用逆推法判断: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以此判断合成时所发生的反应类型。
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一
A
二
D
F
H
三
B
C
E
G
根据A—H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
(1)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稳定的氢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
(3)按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的顺序,将B、C、E、G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
(4)D、E、F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
(5)A的氧化物常温下呈____________态,它和B的单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7。
【答案】(1)F2 Na Ne
(2)HClO4 HF
(3)NaOH、Al(OH)3、H3PO4、HClO4
(4)P>N>F
(5)液 >
【解析】由表知:A为H,B为Na,C为Al,D为N,E为P,F为F,G为Cl,H为Ne,依据元素周期律可得出答案。
15.(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铝生产产业链由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制取、铝的冶炼和铝材加工等环节构成。
(1)工业上采用电解氧化铝和冰晶石(Na3AlF6)熔融体的方法冶炼得到金属铝:2Al2O34Al+3O2↑。
加入冰晶石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工艺所得铝材中往往含有少量Fe和Si等杂质,可用电解方法进一步提纯,该电解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下列可作阴极材料的是______。
a.铝材 b.石墨 c.铅板 d.纯铝
(3)阳极氧化能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以稀硫酸为电解液,铝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铝阳极氧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电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阳极氧化是应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技术
b.铝的阳极氧化可增强铝表面的绝缘性能
c.铝的阳极氧化可提高金属铝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但耐磨性下降
d.铝的阳极氧化膜富多孔性,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能吸附染料而呈各种颜色
【答案】(1)主要是降低Al2O3的熔化温度 (2分) (2)Al-3e-=Al3+(2分) d(2分) (3)2Al -6e-+3H2O=Al2O3+6H+(2分)铝阳极表面不断生成氧化物,电阻增大,为保持电流稳定,需不断增大电压(2分)(4)bd(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Al2O3的熔点较高,为了降低能耗加入冰晶石作助熔剂,所以冰晶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Al2O3的熔化温度。(2)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活泼的金属先放电,Al 较活泼所以Al 先放电,电极反应为:Al-3e-=Al3+,由于该工艺是提纯Al,所以为了减少杂质物质阴极用纯铝,选d。(3)根据信息“阳极氧化能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知道是Al 反应生成了Al2O3,则电极反应为:2Al -6e-+3H2O ═Al2O3+6H+;在电解过程中铝阳极表面不断生成氧化物,电阻增大,为保持电流稳定,需不断增大电压。(4)a.阳极氧化是应用电解池的原理,错;b.阳极氧化生成的氧化膜导电性比Al要差,所以可增强铝表面的绝缘性能,对;c.铝的阳极氧化生成的氧化膜硬度较大,耐磨性也较好,错;d.氧化铝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其中的δ-Al2O3富多孔性,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能吸附染料而呈各种颜色,对。选bd。
考点:电解池的额工作原理、电极反应的书写、氧化铝的结构。
16.(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B和D中官能团的名称 、 。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类型: 。
(3)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答案】(1)羟基;羧基。(2)加聚反应
(3)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解析】
17.(12分)实验室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 + 6HCHO = 3H+ + 6H2O + (CH2)6N4H+
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如下实验:
[滴定时,1 mol (CH2)6N4H+与1 mol H+ 相当]
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步骤Ⅳ:实验数据记录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
滴定次数
待测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填空:
(1)滴定操作时,眼睛应观察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
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配制样品溶液及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滴定管外,
还有 (填仪器名称)
(6)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2) 当加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3) 无影响(4) 偏大 (5) 250 mL容量瓶、锥形瓶 (6)18.8 5﹪
【解析】
试题分析:(1) 滴定操作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2)滴定前溶液时酸性的,酚酞在酸性环境中是无色的,滴定后溶液时弱碱性的,此时溶液时浅红色的 ,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当加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3)滴定的原理是利用NaOH标准溶液来测定溶液中的H+的物质的量多少,锥形瓶有水不改变H+ 的物质的量,故对结果没有影响。(4) 碱式滴定管没有用NaOH标准溶液洗涤,会导致NaOH标准溶液浓度变小,用量增大,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 数偏大。 (5)溶液配制的时候还要用到250 mL容量瓶,滴定的时候待测液要用锥形瓶盛装,还要用到锥形瓶。(6)根据记录的数据,NaOH标准溶液的用量:第一次:20.01 mL,第二次:19.99 mL,第三次:20.00 mL,取三次的平均值为:20.00 mL,则25.00 mL待测溶液中n(H+)= n(0H-)=0.1010 mol/L×20.00 ×10-3L=2.020×10-3mol, 在根据4 NH4++ 6HCHO = 3H+ + 6H2O + (CH2)6N4H+和1 mol和 (CH2)6N4H+与1 mol H+ 相当得出反应时n(NH4+)= n(H+),则配制的250 mL溶液中n(NH4+)= n(H+)=2.020×10-3mol×10=2.020×10-2mol,氮的总质量为:m=2.020×10-2mol×14g/mol=28.28×10-2g,质量分数为:28.28×10-2g÷1.5g=18.8 5﹪
考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和误差分析,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8.实验室用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Ⅰ.(1)配制250mL0.1mol/L盐酸溶液需要浓盐酸(密度为1.2g/mL,质量分数为36.5%)的体积为 。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造成浓度偏高的操作是 。
A、溶解后的溶液未冷至室温就转入容量瓶中;
B、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
D、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
Ⅱ.(1)某学生设计的用该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氯气的装置如图:
①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乙中盛的试剂是 ;作用是 。丙中盛的试剂是 。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该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标况下的氯气的体积为 mL,而实际值明显少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有:
① ;
② 。
(3)若将制得的少量氯气通入无色的饱和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 色,其离子方程式是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则溶液分为两层,下层是显 色,这种操作叫做 。
(4)若将制得的氯气制成饱和氯水,则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
(5)用滴管将新制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用简要文字说明)①是由于 ;②是由于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 。
【答案】Ⅰ.(1)2.1mL。(2)BCAFED。(3) AC。Ⅱ.(1)①MnO2+4H++2Cl- △ Mn2++Cl2↑+2H2O
②饱和NaCl溶液; 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浓H2SO4。(2)1120 mL; ①部分浓盐酸挥发了;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稀盐酸不能被氧化成氯气 。
(3)棕黄 , Cl2+2I-=2Cl-+I2 , 紫红, 萃取。(4)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5)①Cl2与NaOH完全反应而褪色;②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将酚酞氧化而褪色 。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为①,不变红则为②。
【解析】
试题分析:Ⅰ.(1)盐酸溶液的体积=0.1×0.25×36.5/36.5%/1.2=2.1mL。(2)先量取浓溶液,在将溶液转移,洗涤,然后加水,后改胶头滴管,振荡摇匀,所以顺序为BCAFED。(3)A溶液应该冷却后再转移,若不冷却,则意味着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B、溶质有损失,浓度偏小;C、俯视浓度偏高;D、仰视,浓度偏低。所以选AC。Ⅱ.(1)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 Mn2++Cl2↑+2H2O。②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或水蒸汽杂质,先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汽。(2)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氯气的体积为0.02×0.1/4=1120 mL;实际值少于理论值,是因为①部分浓盐酸挥发了;②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稀盐酸不能被氧化成氯气。(3)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溶于水显棕黄色,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 ,加入四氯化碳,碘溶于四氯化碳显紫红,此操作为萃取。(4)因为氯水见光容易分解,所以需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5)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红色退去可能是Cl2与NaOH完全反应而褪色;也可能是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将酚酞氧化而褪色 。二者的区别是溶液中是否存在酚酞,若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为①,不变红则为②。
考点: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气的性质
19.已知过氧化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 O2↑
7.8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后,将会产生多少摩尔NaOH,生成的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0.2mol NaOH,1.12L O2
【解析】
试题分析: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7.8/78=0.1mol,
设生成NaOH的物质的量为x,氧气的体积为y,则
2Na2O2+2H2O═4NaOH+O2↑
2 4mol 22.4L
0.1mol x y
解得x=0.2mol ,y=1.12L,
答:将会产生0.2molNaOH,成的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1.12L.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20.【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X、Y都是芳香族化合物,均为常见食用香精,广泛用于化妆品、糖果及调味品中。
1 mol X水解得到1 mol Y和1 mol CH3CH2OH,X、Y的分子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X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81.8%,且碳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
(1)X、Y分子量之差为_____________。
(2)1个Y分子中应该有________个氧原子。
(3)X的分子式是 。
(4)G和X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用芳香烃A合成G路线如下:
① 写出A的结构简式 。
② B→C的反应类型是 ,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ⅰ.分子内除了苯环无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有2个对位取代基。
ⅱ.一定条件下,该物质既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1)28 (2分)(2)2 (1分) (3)C11H12O2 (2分) (3)①(2分)
②取代反应,(1分) (3分)
③(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1 mol X水解得到1 mol Y和1 mol CH3CH2OH,则X、Y分子量之差为46—18=28。
(2) X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81.8%,且碳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则碳与氢个数之比是11:12。X、Y的分子量都不超过200,所以X分子中只能有11个碳原子和12个氢原子,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4÷0.818=176,则氧原子个数=(176—144)÷16=2,即C中中含有1个酯基,所以1个Y分子中应该有2个氧原子。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的分子式是C11H12O2。
(4)G和X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即含有酯基。C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则根据D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B水解生成C,则B的结构简式为。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A的结构简式为。F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说明F分子中含有羧基,根据E生成F的反应条件可知,该反应是羟基的消去反应,所以D生成E是醛基的氧化反应,则E的结构简式为,F和G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C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ⅰ.分子内除了苯环无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有2个对位取代基。ⅱ.一定条件下,该物质既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这说明含有酚羟基和醛基,则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分析与应用
21.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的结构式是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C + SiO2 Si + 2CO↑ (2)2Fe2+ +Cl2 = 2Fe3+ + 2Cl—
(3)O=C=O C + 4HNO3(浓) 4NO2↑ + CO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1)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反应应是碳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与CO,碳与F反应生成E,CO与F生成E,F为气体,则F为氧气,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C + SiO2 Si + 2CO↑。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A可能是铁,D是氢气F是氯气,B是氯化氢,C是氯化亚铁,E是氯化铁,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 +Cl2 = 2Fe3+ + 2Cl—。
(3)若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红棕色气体为NO2,可推知F为HNO3,反应①是置换反应,Mg与二氧化碳反应符合整个转化关系,且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因此A为Mg,B为CO2、C为MgO、D为C、E为Mg(NO3)2。所以CO2的结构式是O=C=O,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C + 4HNO3(浓) 4NO2↑ + CO2↑+2H2O。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