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是( )
A.4.5cm B.5.5cm C.4.50cm D.5.50cm
3. 小亮五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 18.10cm、 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亮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测量误差
B.小亮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C.数据“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 应去掉
D.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8.51cm
4.小永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35cm、12.36cm、12.36cm、12.3cm,则测量出铅笔的长度为( )
A.12.4cm B.12.34cm C.12.357cm D.12.36cm
5.如题图所示,课本旁边是一个水杯,估测水杯的高度为( )
A.18m B.18dm C.18cm D.18mm
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在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
D.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
7.暑假,小明来到八路军纪念馆,重温抗战的革命历史,感受太行英雄舍生忘死抗击日寇的伟大情怀。如图所示是抗战期间使用的微型照相机,根据图片信息,估测相机的长度L约为( )
A.0.2cm B.1cm C.8cm D.20cm
8.小明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5.46cm、25.45cm、25.66cm、25.44cm、25.47cm,则科学课本的测量值应取( )
A.25.455cm B.25.46cm C.25.496cm D.25.47cm
二、填空题
9.一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帮他补完整:
物理课本的厚度约20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65 ;1节课的时间是45 .
10.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 cm,停表的读数为 s。
11.小刚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75.1cm、75.2cm、75.1cm、79.2cm、75.4cm,你认为以上数据错误的是 ,测量的结果应为 。
12.小强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一枚纽扣的直径,则纽扣的直径是 cm。这个数据与纽扣的真实值之间还有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属于测量中的 (选填“错误”或“误差”)。为了减小这个差异他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物体长度,该同学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该同学读数时的方法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正确读数结果应是 ,其中准确值为 cm,估计值为 cm.
14.李想同学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对8年级物理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6 cm、25.82
cm、25.87 cm、25.9 cm、25.84 cm,其中一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 cm,则物理书的长度是 cm。
三、实验探究题
15.课后,某同学测量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他测量了5次(5次测量可能更换了刻度尺)。
(1)他的第1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为 cm,第2、第3、第4次、第5次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8.43cm、18.4cm、19.41cm、18.41cm。
(2)题中测量结果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cm,这次数据应当去掉,这种结果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他第2、第3次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两次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他两次测量用的刻度尺 不同。
(4)若他这几次测量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第 次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也应当去掉,其原因是 。则他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该记录为 cm。
16.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小明进行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记录了两个测量结果,其中一个为2.4cm,则该结果是用刻度尺 (选填“A”或“B”,下同)测量得出的, 刻度尺测量结果更精确;
(2)为了测出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小明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 ;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影响变化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严冬季节的室外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C
6.B
7.C
8.B
9.mm;cm;min
10.2.75;110
11.79.2cm;75.2cm
12.1.30;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3.1 mm;错误;3.51 cm;3.5;0.01
14.25.9;25.85
15.(1)18.45
(2)19.41;可以
(3)分度值
(4)3;没有估读;18.43
16.(1)A;B
(2)
(3)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