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教案 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4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教案 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1 15: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物理观念: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科学思维:
在实验探究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与方案,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探究:
在认识和使用电压表的过程中,学会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
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他人合作的精神,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
重点: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准确读数。
难点: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压表。
多媒体课件、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上海东方明珠被闪电击中的情景。(视频详见教学课件)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发生的强烈的放电现象。闪电的电压高达104~109 V。那么什么是电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电压。
教师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串联成最简单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然后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小灯泡不发光。
同学们想一下,为什么此时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电压
让同学们分组按图进行实验,观察接入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时发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交流讨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要使电路中获得持续的电流,首先电路是通路,再就是电路中的电源使电路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
(3)电压用字母U表示,国际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其他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V=103 V、1 mV=10-3 V。
多媒体展示图片: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
电池发明史
1786年,意大利波罗那大学解剖学教授伽伐尼(Luigi Galvani,1737~1798)做青蛙腿肌肉运动的解剖学研究时,他在实验中发现,在起电机放电的同时,如果用金属手术刀触动蛙腿神经,蛙腿肌肉立刻收缩。为了找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伽伐尼进一步进行实验,他意外地发现,若用两种金属分别接触蛙腿的筋腱和肌肉,当两种金属的另一端相碰时,蛙腿也会发生抽动。伽伐尼认为这是青蛙体内存在一种“神经电流体”引起的,这种“神经电流体”可以使神经、肌肉活动。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Alessandro Vlota,1745~1827)于 1792年对伽伐尼的发现做了研究,他发现电流的产生并不需要动物组织。1793年他否认了动物电的存在,认为伽伐尼发现的电产生于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他认为蛙腿的抽动是一种对电流灵敏的反应,这个电流是由于两种金属插在了由肌肉提供的溶液中,并构成回路而产生的。
1799年,伏特将铜片、浸盐水的纸片、锌片依次重叠起来,创制了最早的获得持续电流的伏打电堆。1800 年,他公布了在1795~1796年间发现的电池原理,1801年,他为拿破仑一世演示了伏打电堆,拿破仑授予他金质奖章并封他为伯爵。
1803年,德国化学家里特尔制造出一台蓄电池。
1836年,英国化学家J.F.丹聂尔制造出了第一块古典原电池。伏打电堆的一个缺点是由于极化作用而使电流很快减小。丹聂尔制造的电池是用多细孔的陶罐(开始用动物膜)把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电极铜棒和锌棒分开。这种古典原电池能比过去的电池更长时间地提供稳定电流。
1865年,法国化学家勒克朗谢制造出第一块干电池。他采用导电的氯化铵溶液、锌和石墨作电极,并用二氧化锰作去极剂,这种电池由于使用氯化铵溶液而带来很多不便。
1881年,法国化学家卡米尔·阿方斯·富尔改革了普朗特的铅蓄电池。他回避了成型的工序,把硫酸溶液直接涂在铅板上,使铅蓄电池引起了商业界的兴趣,很快得到批量生产,在汽车、无线电设备、电化学实验过程中得到应用,成了通常使用的重要电源。
1888年,化学家卡斯尼尔改进了勒克朗谢的电池。他以潮湿的氯化铵代替其溶液,以锌皮兼代容器,这种电池使用方便,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压表
1.认识电压表
电压的高低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电压表是什么样的呢?怎样使用呢?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电压表的图片,并讲解电压表各部分的结构及用法。
①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红色接线柱为正接线柱,旁边标有“3”或“15”,黑色接线柱为负接线柱,旁边标有“-”;②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为0~3 V和0~15 V,对应的分度值分别是0.1 V和0.5 V。
2.电压表的使用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电流表的使用,从而总结归纳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同学们根据已获取的电压表的信息和已经学过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读出所展示的电压表的示数。
(1)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②让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的大小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不清楚被测电压值的情况下,先使用较大量程试触);
④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此时测量电源电压。
(2)读数时要先确定电压表选用的量程和分度值,再从指针所指位置进行读数。
(1)同学们自己动手连接电路,测量电路中干电池的电压。
(2)同学们自己动手连接电路,测量电路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第四节 测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要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对“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阅读,使学生不但达到会连接和使用电压表,而且学会看说明书,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篇幅不大,但给学生留出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而且还通过交流、合作及自主总结电压表读数的步骤,培养了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