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伊朗出土的某部法典规定“安努与恩利尔(皆为当地信奉的神)为人类福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穆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这表明该法典旨在( )
A.神话波斯帝国的君主专制 B.彰显古巴比伦国王的权威
C.维护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D.捍卫罗马帝国的法律成就
2.下表为古罗马时期文献对赛里斯(中国)的记录。据此可知( )
记录时间 相关信息
第一阶段(公元前1世纪以前) 物产:羊毛树(当地人对丝生产的一种想象) 特征:长寿 地理:临近印度
第二阶段(公元前1世纪—2世纪) 物产:羊毛树、利箭、战车、面纱、铁等 特征:身材高大、红头发、贸易方式奇特 地理:临近印度、毗邻斯基泰人 事件:遣使至罗马,东地中海商人亦曾至赛里斯
A.汉朝与罗马官方交往密切 B.东西方文明联系日益加强
C.罗马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 D.中国商品在古罗马的流行
3.伊本·白图泰(1304-1377年)是中世纪最著名的旅行家之一。他用了26年的时间,游历亚、非、欧三洲,经过了现44个国家的国土,行程12万余公里。其长途旅行得益于( )
A.蒙古帝国的西征 B.奥斯曼帝国的繁荣 C.阿拉伯帝国扩张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4.日本在德川幕府时代建立了“幕藩体制”,幕府将军要求诸藩的大名赴江户“交替参觐”,每批在江户执勤一年;限制大名间的通婚,其修建城池需要得到将军批准。这些措施( )
A.完善了官僚体制 B.强化了天皇制度 C.有利于政治稳定 D.冲击了等级秩序
5.中世纪的西方文学常讽刺愚人的呆傻痴笨。荷兰的伊拉斯谟发表《愚人颂》(1509年),借“愚蠢女神”之口,批评宗教腐败、学术虚伪和政治荒唐;法国的拉伯雷的《巨人传》(1532年),其中的“愚人”讽刺宗教、教育、法律和社会制度的虚伪与腐朽。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拓展了视野 B.文学创作手法的创新
C.宗教改革影响文艺创作 D.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6.16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追捧中国的器物、技术和文化等。从18世纪中后期起,欧洲对中国的赞扬之声日益减少。这主要是由于( )
A.欧洲的列强加快瓜分中国 B.启蒙运动的推动
C.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限制 D.国家实力的消长
7.地缘政治理论关注地理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下表为代表性的地缘政治理论。
理论 提出时间与代表人物 核心观点
海权学说 19世纪30年代;约米尼(瑞士) 一个国家拥有制海权,可以到处袭击敌人。
陆权学说 1919年;麦金德(英国) 即将铺满铁路的欧亚大陆,是世界政治的一个心脏地带。谁主宰这里,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空权学说 1925年;米切尔(美国) 空军是未来战争决定性力量。
据此可知,影响地缘政治思想理论演变的共同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进步 B.国际格局的演变 C.殖民扩张的需要 D.世界市场的拓展
8.下图为“第一国际”主要支部分布图。这可用于说明( )
A.工人运动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B.无产阶级政权由一国扩展至多国
C.共产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D.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9.19世纪末,越南许多进步人士开始接触当时中国的新思想。“三民主义”提出后,大批越南革命者逐渐接受孙中山的学说。越南光复会的纲领内容为“驱逐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国”。由此可知,近代越南民族解放运动( )
A.对三民主义的学习贯穿始终 B.以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为指导
C.积极寻找救亡图存的思想武器 D.以华裔作为革命斗争领导力量
10.19世纪晚期的英国,新重商主义者呼吁对外国谷物征收进口关税,自由贸易派坚决反对这一主张,这场争论中自由贸易派暂时获胜。从1932年起,英国开始对外国小麦等食品征收进口关税,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自由贸易政策。英国这一时期贸易政策之争源于( )
A.国际经济形势和综合国力的变化 B.经济危机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冲击
C.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具有一定周期性 D.罗斯福新政对其他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11.希特勒曾说“国家终极目标是保存并促进具有生理与精神亲缘性的人类共同体”;墨索里尼认为“其他民族都是低等的,只有意大利民族才是最优越的”;东条英机宣扬“日本需要更多的领土和资源来确保我们的民族生存和发展”。这些言论主要反映了( )
A.德意日法西斯执政具有必然性 B.法西斯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
C.经济危机给各国造成巨大压力 D.法西斯国家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12.英国中学在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时,部分教科书以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作为太平洋战争结束的标志。各版本教材往往会将二战后期美国遏制苏联共产主义发展描述成一种正义行为。据此可知( )
A.英国中学历史教材缺乏对史实的考证 B.英国中学历史教材带有意识形态偏见
C.英国二战历史教育固守西方中心立场 D.历史真相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掩盖
13.下表数据依次为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储备所占比重在1948和1973年的变化情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加强经济干预的政策完全失效 B.冷战对峙中苏联处于战略优势地位
C.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力量发展 D.两极格局受到冲击濒临瓦解
14.20世纪50年代末,即使美国军方、能源部等机构强烈反对,总统艾森豪威尔仍然坚持同英国、苏联在日内瓦就禁止核试验举行会谈。但在会谈中,美国却时常提出令苏联为难的要求和主张,直到其任期结束,也未能签署禁止核试验条约。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美国( )
A.国家内部多机构间的相互掣肘 B.对外政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C.尝试扭转冷战中所处劣势局面 D.力图维持本国已有战略核优势
15.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决定建立干部更新制度,下表所示为改革后该时期各级党组织换届中,成员更换比例等内容的详细规定。据此可知( )
相应层级 改革内容 中央主席团 边疆区委、州委 基层党组织
每届成员更换比率 至少1/4 至少1/3 至少1/2
可连任届数及任期 3届,4年/届 3届,2年/届 2届,1年/届
A.改革有效提升了苏联干部的工作热情 B.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干部作风问题严重
C.此时苏联改革的重点是干部制度调整 D.当时苏联改革中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
16.二战后,联邦德国拒绝复制美英模式,契合近代以来德国稳中求进理念,建立了兼顾权威与民主、秩序与自由、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发展模式,从而长期保持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联邦德国的发展主要说明( )
A.美英的发展模式无法带动国家发展 B.国家发展要找寻自身实践逻辑机理
C.历史经验总能推动国家的发展前进 D.要勇于反抗其他国家所施加的干预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歌被认为是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文化象征。国歌的创作通常受到具体历史事件的影响。下表是两首国歌的基本信息。
歌曲名称与诞生时间 歌词内容(节选)
《统治吧!不列颠尼亚!》(被称为英国第二国歌;1745年在伦敦首演) 当大不列颠奉天承运,率先从蔚蓝色的海洋中崛起……消灭独裁,驱逐暴君是汝使命!……汝曾坐拥农业文明,又让城市绽放商贸的光辉……大不列颠尼亚统辖海洋,不列颠人永不为奴!
法国国歌《马赛曲》(诞生于1792年,时值普奥联军入侵法国) 前进祖国的儿女们,光荣的日子已来临!那举起来反对我们的,是暴政的血腥军旗。……对祖国的神圣之爱,指引和支持我们复仇。自由啊,亲爱的自由,与你的守护者同战斗!……武装好,公民们,组织你们军队,前进,前进!
材料二 下图呈现了学者对全球121首国歌歌词开展的词频统计分析结果。具体如下:
——摘编自国晓光《国歌塑造认同:超越政体类型学的国家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首国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2个国歌的歌词,具体说明国歌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6年《帝国主义论》出版,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形成。在书中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帝国主义问题的认识,其科学性在俄国及其他国家的革命斗争中得到了印证。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短暂繁荣”以及一些其他变化,使不少学者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产生质疑,“帝国主义”这一名词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摘编自秦婷《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及其价值》
材料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曾被学术界质疑的帝国主义理论又开始受到重视。尽管列宁是依据20世纪初期的情形进行分析,但其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揭示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预见性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历史趋势。其对资本的集中、垄断、垄断阶段的出现等一系列分析,在我们这个时代——以全球化高级阶段的垄断资本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时代,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秦婷《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及其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在二战后受到质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价值。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足球运动在人类的体育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19世纪上半期 足球在英国贵族间兴起。后渐成为城市劳工阶层的闲暇娱乐方式。
1860-80年代 英国足球协会正式成立,并制定了统一的竞赛规则。英国建立第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招聘职业球员。英格兰足球联赛开始,12支职业足球队往来于各城市,进行循环赛。
19世纪90年代 受英国移民的影响,足球运动在欧洲大陆和南美开始流行。
1904年 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在法国巴黎成立,有七个成员国。
1930年 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办。
1942年 世界杯因为二战而停办。
1954年 世界杯首次运用电视转播。
2006年 德国世界杯有198支国家与地区代表队参与。为德国带来100多亿美元收入。
2022年 世界杯在卡塔尔举办。这是第三个主办球赛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伊斯兰国家。会徽体现用足球连接世界的愿景,也突出了阿拉伯文化。比赛启用AI识别越位的技术。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现代足球运动的演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三、综合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后,旧秩序土崩瓦解,殖民者只能无奈选择“撤退”。列强通过扶植亲西方的“温和派”上台、参与独立国家宪法起草、订立各种条约协议等方式间接控制新生国家,竭力编织一张遏制发展中国家资金链的大网,将其围困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企图改造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人民的宗教信仰,从文化价值层面进行深度渗透。殖民者秉持“白人优越感”、“欧洲中心论”,竭力在各殖民地推广西方语言,进行西化教育。逐渐在不发达国家培养出一代代蔑视本土文明、缺乏文化自信、心仪资本主义文明的“新精英阶层”。
——摘编自毕健康《新殖民主义“新”在何处 》
材料二 2006年11月3日,备受各方关注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正式拉开大幕。就在中非各领域合作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的同时,西方媒体,甚至一些颇具权威性的要人和智库,却对中非合作的成果和潜力明显流露出了“酸葡萄”心态,并给中国冠以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帽子。
——摘编自刘坤喆《中国如何应对所谓的对非“新殖民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殖民主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新殖民主义。
(2)针对材料二中西方媒体关于中非合作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你的看法,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述完整)
山西省吕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C D D A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C D D B
17.(1)《统治吧!不列颠尼亚!》:18世纪英国海外扩张,成为海上霸主,殖民贸易繁荣,歌词体现其海洋霸权与殖民野心。
《马赛曲》:法国大革命期间,面临普奥联军入侵,歌词反映保卫祖国、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时代需求。
(2)示例:①“祖国”“民族”:强化民族认同感,凝聚国家力量;②“自由”“和平”:传递对民主与和平的追求,塑造国家价值观。
18.(1)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黄金时代”出现;殖民体系瓦解,帝国主义表现形式变化;学者对理论适用性的质疑。
(2)价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提供新视角;指导了俄国及其他国家的革命实践;对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分析仍具现实意义。
19.论题:现代足球运动的演变反映了全球化的进程。
阐述:19世纪,英国足球逐渐兴起,这一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运动,随着移民的足迹传播至欧美各地。移民们带着对足球的热爱,在新的土地上播撒下足球的种子,让这项运动在欧美大陆生根发芽。1904年,国际足联的成立成为足球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积极推动足球的国际化进程,制定统一的规则,组织各类国际赛事,使足球运动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世界杯作为足球界的顶级赛事,最初主要在欧美国家举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扩展到亚洲和非洲。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成功举办,更是将全球的目光聚焦在中东地区,充分体现了足球的全球参与性。电视转播技术的出现,让足球比赛瞬间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数球迷得以同时感受比赛的激情。而AI技术的应用则为足球带来了新的变革,从比赛分析到球员训练,都更加科学和高效。足球,不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不同国家的球队在赛场上拼搏,也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文化魅力。球迷们在为球队欢呼呐喊的同时,也在感受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足球以其独特的魅力,连接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20.(1)特点:间接控制新生国家;文化渗透(推广西方语言、教育);培养亲西方精英阶层。
应对:坚持民族独立与自主;弘扬本土文化,增强自信;加强南南合作。
(2)观点:西方媒体的言论是错误的,中非合作并非“新殖民主义”。
说明:中非合作基于平等互利,中国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发展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与殖民主义的掠夺本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