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物理观念: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3.能根据探究得到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
4.理解欧姆定律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科学思维:
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3.在同学们共同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重点:①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②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难点:①根据数据分析出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电源、开关、导线、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出亮暗可以调节的台
灯,让学生分析出台灯亮暗可以改变的
原因,然后让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器
材分析,能否自己制作出一个亮暗可以
调节的台灯?能否说出它亮暗可以改变的原因是什么?从学生的疑惑中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1)控制变量: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大小,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3)实验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4)学生根据电路图来连接实物图,进行实验,测量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
电阻R=10 Ω
实验 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1
2
3
同学们分组交流讨论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实验完成后能得出的实验结论。
(1)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连接电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试触法”的应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2)当导体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1)控制变量: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不变,用电流表测出不同阻值定值电阻的电流值,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3)实验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4)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进行实验,测量几组电阻的电流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2 V
实验 次数 电阻 R/Ω 电流 I/A
1
2
3
同学们分组交流讨论实验中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的方法及实验完成后能得出的实验结论。
(1)方法:a.每次换新电阻之前,只断开开关,不移动滑片完成换接;闭合开关之后再调节滑片,直到电压表读数恢复到原来设置的电压值。b.每次换接新电阻之前,断开开关,均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该操作可以确保电流表、电压表的安全),完成换接;闭合开关之后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读数恢复到原来设置的电压值。
(2)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在本节课“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让学生经历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分析论证、感悟科学方法的过程。这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在设计上突出观察、实验,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设计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和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设计、动手操作、分析、归纳和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