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实践: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 教案 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六章 实践: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 教案 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1 16:3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践: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
物理观念:
1.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2.了解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了解电器火灾的预防及灭火方法。
4.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科学思维:
归纳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够正确识别电器设备,了解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触电急救的基本技能。
3.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对常见的触电事故的了解,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重点:①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②知道触电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③知道电器火灾的预防。
难点:①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②电器灭火方法与触电急救的基本技能。
一、新课导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但有些人对安全用电的认识仍存在误区,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时有发生。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用电安全意识,在网络和社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就来设计一场与安全用电有关的科普活动。
二、活动方案
本活动涉及安全用电、欧姆定律、消防、化学、生物等相关内容。
任务一 网络、生活调研
【思考】调研家庭触电典型事例,说明事故产生的原因。
【典例】李明是一名初中生,某天他正在家中玩电脑,突然插座发生了短路,他不小心触摸到了带电的插头,导致他触电受伤。
这个案例是使用电器时触摸带电部分而触电,提醒人们家庭中要注意电器使用安全。
【思考】调研电气火灾典型事例,说明事故产生的原因。
【典例】夏季天气炎热,有户人家出门时太着急,忘了关空调。这台空调长时间运转,加上高温,里面的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两根电线碰到了一起,瞬间短路,冒出的电火花一下子就引燃了外机周围的塑料外壳和杂物。火势越来越大,很快就烧到了屋顶。消防救援人员来得及时,迅速把火扑灭,没造成人员伤亡,可房子被烧得惨不忍睹。
这个案例是电器长时间使用,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电路短路,从而发生火灾。
【总结】生活用电的常见误区
误区1:追求多孔插座的便捷性
许多人在选购插座时,往往倾向于选择插孔数量多的款式,以方便同时使用多个电器。这种做法其实潜藏着不小的用电安全隐患。一旦多个设备都插在同一个插座上,就极易导致超负荷运行,进而引发插座线路发热,甚至可能引发火灾。
误区2:将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使用
为了使用上的便捷,部分人可能会选择仅将用电设备与电源相连,或是将带有接地符号的电源插头一端掰掉,以便能够插入两孔插座。这种做法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接地线在电源插头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更在电器漏电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误区3:零线随意接地或接金属管件
有时,当照明线路出现问题,人们会尝试将断开的零线接到暖气管道、水管上,甚至是直接插入地下的一根钢筋上,以期恢复照明。这种做法极具危险性。零线与这些物体连接时,电流可能会通过它们流入大地,导致这些物体带有高电压。
任务二 模拟实验探究
(一)触电和电气火灾模拟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220 V交流电源、电灯、插座、电线、开关、测电笔、绝缘棒等。
【实验原理】通过模拟电气设备使用场景,演示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检查实验器材,连接实验线路。
2.实验演示
(1)触电演示:演示人体触电现象,说明触电的危害;讲解如何避免触电事故,如使用绝缘工具、穿戴绝缘手套等。
(2)短路演示:演示电路短路现象,说明短路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讲解如何预防短路事故,如检查电线、插座等。
(3)过载演示:演示电路过载现象,说明过载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讲解如何预防过载事故,如合理分配用电负荷、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实验总结】
(1)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安全用电的经验教训。
(2)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二)触电预防措施与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1.触电预防措施
(1)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可以在电流异常时迅速切断电源,有效预防触电事故。
(2)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线是否有老化、破损或裸露现象,并及时更换问题线路。
(3)使用绝缘工具和穿戴绝缘鞋袜: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应使用高质量的绝缘工具,以隔离人体与带电部分的直接接触。穿戴具有绝缘性能的鞋袜,特别是在湿滑环境中工作时,更应注意。
(4)避免在潮湿环境中操作电器:在潮湿环境中操作电器容易导致触电事故。应尽量保持操作区域干燥,必要时可使用防水电器或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2.扑灭电气火灾时的注意事项
(1)切断电源: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应立即关闭总开关,切断总电源。避免用手触碰着火的电器开关或插座,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选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切记不可使用水和泡沫灭火器。
(3)保持安全距离:在灭火过程中,扑救人员应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身体、手、足及使用的灭火器等直接与带电部分接触或过于接近造成触电事故。
(4)报警和撤离:若火灾较大,无法自行处理,应立即撤离现场并拨打119报警求助。
任务三 科普宣讲活动
(一)宣讲活动形式
发放宣传手册和宣传海报:通过社区活动或入户发放安全用电手册和宣传品,普及安全用电知识。
(二)具体内容
1.电器日常使用规范:普及电器日常使用规范,强调错峰用电和家庭节电妙招。
2.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剖析私拉乱接、设备过载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
3.高压线下垂钓等危险行为:强调高压线下垂钓等危险行为的严重后果,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4.老年人特别关注:针对老年人,进行入户检查和宣传,确保他们的用电安全。
5.儿童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安全用电教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完成任务三后,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科普宣传海报,并从内容、设计等方面对其他同学的海报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分享一些安全用电的知识。
结合智能家居的技术展望,发挥想象,设计一套家庭用电安全智能的预警系统,并形成一篇科技小论文。
实践: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
1.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2.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电气火灾的预防及灭火方法。
4.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触电急救的基本技能。
5.安全用电科普宣传设计。
引导学生回顾安全用电、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学生还需要注重课后复习和巩固,加深对安全用电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