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1.(2025·从化模拟)的相反数是( )
A.3 B. C. D.
2.(2025·从化模拟)为了节能减排,国家积极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新能源汽车的车标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2025·从化模拟)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还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使用高性能的模型,推动了技术的普惠化.2025年开年,仅用二十天就实现了21600000的日活跃用户(),超过了发布之初的数据表现,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中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1600000为( )
A. B. C. D.
4.(2025·从化模拟)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5·从化模拟)如图,在中,,,,则( )
A. B. C. D.
6.(2025·从化模拟)如图,点A、点B、点C在上,,那么的度数为( )
A. B. C. D.
7.(2025·从化模拟)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二、四象限,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描述准确的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8.(2025·从化模拟)《九章算术》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大意是说:已知矩形门的高比宽多尺,门的对角线长丈(丈尺),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如果设门的宽为尺,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9.(2025·从化模拟)如图,△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OB=2OA,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 )
A.4 B.﹣4 C.8 D.﹣8
10.(2025·从化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轴交于,两点(在的左侧),与轴交于点,点是线段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作轴,且与延长线相交于点,连接交于点,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1.(2025·从化模拟)分解因式: .
12.(2025·从化模拟)如图,直线,线段分别与,交于点D,C,过点B作,交直线于点A.若,则的度数是 .
13.(2025·从化模拟)电学中,串联电路电压U(伏特)一定时,电流I(安培)和电阻R(欧姆)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当安培时,欧姆,则电流I(安培)关于电阻R(欧姆)的函数关系是 .
14.(2025·从化模拟)一个立体图形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完全相同,则这个立体图形可以是 .
15.(2025·从化模拟)一个扇形的半径为9,圆心角为,用这个扇形围成圆锥的侧面(接缝处重叠部分忽略不计),则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 .
16.(2025·从化模拟)如图,在四边形中,,,以为腰作等腰直角三角形,顶点E恰好落在边上,若,则的长是 .
17.(2025·从化模拟)解不等式:.
18.(2025·从化模拟)如图,,.求证:.
19.(2025·从化模拟)已知.
(1)化简T;
(2)若,求T的值.
20.(2025·从化模拟)为抓住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契机,争创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区,打造环“两山”体育品牌赛事,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29日,广州市从化区成功举办首届龙舟邀请赛.为了给组织单位献计献策,某校初三学生随机对部分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市民对于2025年龙舟赛增设比赛项目的关注程度(参与问卷调查的每位市民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数据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表、图都未完全制作完成).请你根据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比赛项目 频数(人) 频率
300米直道竞速赛(A) 30 0.1
彩龙竞艳赛(B) 90 0.3
10公里龙舟马拉松(C) a 0.35
200米环绕赛(D) 75 0.25
(1)a的值为______;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
(2)为了缓解比赛当天城市交通压力,维护交通秩序,现安排4名志愿者(2男2女)对河滨北路段进行值守,若在4名志愿者中任意抽取2名志愿者安排在街口大桥驶入河滨北路路口执勤,请求出恰好抽到的两名志愿者性别相同的概率.
21.(2025·从化模拟)如图是两张不同类型火车的车票(“D×××次”表示动车,“G×××次”表示高铁):
(1)已知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高铁的平均速度是动车平均速度的倍,如果两车均按车票信息准时出发,且同时到达终点,那么动车和高铁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时?
(2)高铁出发前,两车在什么时刻相距?
22.(2025·从化模拟)如图,已知直线过点,且与直线相交于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当且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3)若双曲线与直线相交于两点,求的面积.
23.(2025·从化模拟)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矩形的折叠问题.如图9,他们把矩形的边折叠,折叠后点与边上的点重合.
(1)怎么找出这条直线折痕呢?兴趣小组发现可以通过尺规作图,准确地找到这条折痕.请你利用尺规作图帮他们确定折痕所在的直线(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折痕与边的交点为,连结,以为直径作,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点与的位置关系,请你与兴趣小组一起思考分析,确定点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果折痕,,通过探究,兴趣小组发现可以求出矩形的周长.请你帮助兴趣小组写出详细的求解过程.
24.(2025·从化模拟)如图,已知和都是等腰三角形,,,.
(1)求证:;
(2)如图1,连接,若,以A、D、E、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与的数量关系及的度数;
(3)如图2,若,,与交于点P,绕点A顺时针旋转,从与重合开始,到与第一次重合时停止,求此时点P所经过的路径的长.
25.(2025·从化模拟)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称为抛物线的伴随直线,如直线为抛物线的伴随直线.
(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且其伴随直线为,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的伴随直线是.
①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和c;
②抛物线经过定点Q,且与x轴交于点D和点E,若为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
(3)顶点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与它的伴随直线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C,当时,y轴上存在点P,使得取得最大值,求此时点P的坐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判断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解析】【解答】解:的相反数是3.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相反数的定义(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分析求解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中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中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中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中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然后对各个图形逐一分析即可求解
3.【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
故选C.
【分析】
用科学记数法常把一个绝对值较大的数字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取这个数字整数部分数字位数与1的差.
4.【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单项式乘单项式;积的乘方运算;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除法,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逐项判断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求正弦值
【解析】【解答】解:∵在中,,,,
∴,
∴.
故选:D.
【分析】
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再解求出的值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在优弧上取一点D,连接,
∵四边形是圆内接四边形,
∴,
∴,
故选:C.
【分析】
在优弧上取一点D,连接,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得的度数,再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到的度数.
7.【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第二、四象限,
,
,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分析】
由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计算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
9.【答案】D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动态几何问题;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B作AC⊥x轴,BD⊥x轴,分别于C,D.则
∵∠AOB=90°,
∴∠AOC+∠BOD=90°,
∵∠DBO+∠BOD=90°,
∴∠DBO=∠AOC,
∵∠BDO=∠ACO=90°,
∴△BDO∽△OCA,
∴,
∵OB=2OA,
∴
∴k= 8.
故选:D.
【分析】
由于 ∠AOB=90° ,可分别过点A,B作AC⊥x轴,BD⊥x轴,由一线三垂直模型可证△ACO∽△ODB,再由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结合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与交于点,
由得,当时,,
解得:,,
∴,,
∴,
当时,,
∴,
设解析式为,
∴,解得:,
∴解析式为,
设,
∵轴,
∴,
∴,
∵轴,
∴,
∴,
当时,则的最大值为,
故选:.
【分析】
由于PM//AB,因此P、M两点的纵坐标相等,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则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均可求,因此利用待定系数法可确定直线BC的解析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设,则,又因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则可证明,由于AB是定值 ,则由相似比可得,最后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11.【答案】x(x+2)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解答】解:x2+2x=x(x+2).
故答案为:x(x+2).
【分析】利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12.【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解:∵,,
∴;
∵,
∴,
故答案为:.
【分析】
由垂直的概念可得,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的度数,再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的度数.
13.【答案】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电流I(安培)关于电阻R(欧姆)的函数关系是,
则有:,解得:.
所以电流I(安培)关于电阻R(欧姆)的函数关系是.
故答案为:.
【分析】
直接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14.【答案】球体
【知识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解析】【解答】解:一个立体图形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完全相同,则这个立体图形可以是球体(或正方体).
故答案为:球体或正方体.
【分析】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得到的图形.
15.【答案】3
【知识点】弧长的计算;圆锥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扇形的弧长为:,
∴底面周长为:,
∴,
解得:,
即:底面半径等于3,
故答案为:3.
【分析】
圆锥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
16.【答案】2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邻补角;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解答】提示:如图,过点E作,交于点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2.
【分析】
由于,可过点E作交于点F,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EF=EC,,此时由平行线的性质及邻补角的概念可得、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互为余角可得,则可证明,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相似比等于,即.
17.【答案】解:,
∴,
∴.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直接移项合并同类项,再系数化为1即可.
18.【答案】证明:∵,∴.
在和中,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邻补角;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
先由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又、AB=AB,则可由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则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19.【答案】(1)解:
;
(2)解:∵,
∴.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母有理化;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分析】
(1)分式的混合运算,先对小括号内的式子通分,再化除法为乘法,再分别对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再约分化原式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2)先求出a的值,再把a的值代入到(1)所求的结果中计算求解即可.
(1)解:
;
(2)解:∵,
∴.
20.【答案】(1),90
(2)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图:
根据树状图可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好抽到的两名交警性别相同的情况有4种,分别是(男1,男2),(男2,男1),(女1,女2),(女2,女1),
所以P(抽到两名交警性别相同).
【知识点】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
【解析】【解答】
(1)
解:本次调查学生数为:人,
所以10公里龙舟马拉松的人数为:,即.
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圆心角的度数为.
故答案为:105,90.
【分析】
(1)观察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可先求出调查学生数,然后用调查学生数乘以10公里龙舟马拉松的频率即可解答;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圆心角的度数为乘以D的频率即可解答.
(2)两步试验可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注意画树状图时不重复不遗漏,列表格时注意对角线栏目上是否填写数据.
(1)解:本次调查学生数为:人,
所以10公里龙舟马拉松的人数为:,即.
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圆心角的度数为.
故答案为:105,90.
(2)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图:
根据树状图可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好抽到的两名交警性别相同的情况有4种,分别是(男1,男2),(男2,男1),(女1,女2),(女2,女1),
所以P(抽到两名交警性别相同).
21.【答案】(1)解:设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则设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由题意可得,
解得,
经检验,为方程的解,
∴,
答: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
(2)解:∵高铁出发前,动车的平均速度为h,
∴,
答:此时的时间为.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
(1)设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则设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根据时间差为1小时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2)根据动车的平均速度求出行驶所需时间,即可求解.
(1)解:设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则设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
由题意可得,
解得,
经检验,为方程的解,
∴,
答: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
(2)解:解:∵高铁出发前,动车的平均速度为h,
∴,
此时的时间为.
22.【答案】(1)解:把代入得,,∴,
把和点代入,
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
(3)解:联立方程组,得,解得(舍去)或,
∴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
如图,作轴于点E,轴于点,
∴,,,,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解答】
(2)
解:∵且,
∴,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
()先由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由题意联立不等式组得,然后解出不等式组即可;
()联立方程组,求出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作轴于点E,轴于点,然后割补法求面积的方法求解即可.
(1)解:把代入得,,
∴,
把和点代入,
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解:∵且,
∴,
解得:,
故答案为:;
(3)解:联立方程组,得,
解得(舍去)或,
∴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
如图,作轴于点E,轴于点,
∴,,,,
∴.
23.【答案】(1)解:如图所示,射线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连接OE,
点在上.理由如下:
∵沿折叠得到,
∴,,
在和中
,
∴,
∴,
连接,
则,
∴点在上.
(3)解:由(2)知,∴,
在矩形中,,
∴,
∴,
∴.
∵,
∴设,则,
由勾股定理得.
∵,
∴,
∴.
∵,
∴,
设,则,
在中,,
解得,
∴,,
∴,
∴,
∴.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轴对称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一线三等角相似模型(K字型相似模型)
【解析】【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知,故作的平分线即可;
(2)连接,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则,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点E在上;
(3)由于已知,为便于计算可设,则,由勾股定理可得,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则,再由一线三垂直模型可证,由相似比可得、,由于已知,再应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和的长度即可.
(1)解:如图所示,射线为所求.
(2)解:点在上.
理由如下:
∵沿折叠得到,
∴,,
在和中
,
∴,
∴,
连接,
则,
∴点在上.
(3)解:由(2)知,
∴,
在矩形中,,
∴,
∴,
∴.
∵,,
∴设,则,
由勾股定理得.
∵,
∴,
∴.
∵,
∴,
设,则,
在中,,
解得,
∴,,
∴,
∴,
∴.
24.【答案】(1)证明:∵,∴,
即.
在和中,
,
∴.
∴.
(2)解:如图(1),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
∵,,
∴,,
∴,
∴,
则.
如图(2),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
∵,,
∴,,
∴,.
综上所述,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或.
(3)解:∵,,,
∴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
由(1)同理可证,
∴,
又∵,
∴,
∴,
∴A、B、D、P四点共圆,
即点P在等边的外接圆上,
设中点为M,圆心为O,连接、,
则,,
∴.
当的边绕点A从边所在直线开始顺时针旋转至与第一次重合时,旋转角为,
∴点P此时运动的路径所在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也为.
∴点P此时运动的路径长为:.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手拉手全等模型
【解析】【分析】
(1)由手拉手模型知运用证明,即可作答.
(2)分类讨论,即当AG与DE平行且相等时或当AE与DG平行且相等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得,即可作答.
(3)由已知知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可由手拉手模型可证,由全等的性质知,则A、B、D、P四点共圆,即点P在等边的外接圆上,利用垂径定理可计算出这个外接圆的半径为6.则当的边绕点A从边所在直线开始逆时针旋转至与第一次重合时,旋转角为,运用求弧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作答.
(1)证明:∵,
∴,
即.
在和中,
,
∴.
∴.
(2)解:如图(1),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
∵,,
∴,,
∴,
∴,
则.
如图(2),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
∵,,
∴,,
∴,.
综上所述,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或.
(3)解:∵,,,
∴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
由(1)同理可证,
∴,
又∵,
∴,
∴,
∴A、B、D、P四点共圆,
即点P在等边的外接圆上,
设中点为M,圆心为O,连接、,
则,,
∴.
当的边绕点A从边所在直线开始顺时针旋转至与第一次重合时,旋转角为,
∴点P此时运动的路径所在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也为.
∴点P此时运动的路径长为:.
25.【答案】(1)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且伴随直线.
∴抛物线.
(2)解:①依题意得原抛物线解析式为,∴,,,
∴,.
②由①得抛物线解析式为,
∴时的函数值与m值无关,此时,
∴即抛物线过定点,且点Q为抛物线顶点,对称轴为直线.
∵点E、D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Q为抛物线顶点,
∴,
∵点E、D与定点Q构成直角三角形,
∴,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为抛物线顶点,对称轴为直线,
∴点Q到的距离为3,
∴,
∴点E到对称轴的距离为3,
∴点E坐标为或,
把代入,得.
(3)解:∵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其伴随直线为即,顶点坐标为,
∵抛物线顶点在第一象限,
∴,
联立抛物线与伴随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得:,,
∴,,
在抛物线中,令,
即,
解得:或,
∴,
∴,,,
∵,
∴
即,
解得:或(舍去),
∴当时,.
设的外接圆为,当与轴相切时,
在轴上任意取一点,连接交于一点,则,
∵,
∴当取得最大值,的外接圆与轴相切,
当时,则,,如图所示,此时,
设过,,的直线解析式为,
∴,
解得:,
∴,
设经过的外心的直线解析式为,
∵,,
∴中点坐标为,
∴,
解得:,
∴直线为:,
∵轴,则,
∴设,
∴,
解得:或(舍去),
∴,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圆与函数的综合;二次函数-角度的存在性问题;二次函数-特殊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解析】【分析】(1)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因此先把伴随直线解析式变形为,再根据伴随直线的定义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2)①先由伴随直线的解析式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为,再化顶点式对一般式可得,,,则,;
②由抛物线解析式可得定点即抛物线顶点,则,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于点Q到的距离为3,则由直线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可得点E坐标为或,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3)根据概念可得抛物线的伴随直线的解析式,可联立求出交点A、B的坐标,再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由于,可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的方程,求出,此时可作的外接圆,显然与轴相切时取得最大值,此时可过圆心Q作弦AB的垂线段QE,由垂径定理知QE平分AB,则点E的坐标可知,又因为,则AC平行QF,可利用待定系数法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则利用点E坐标可得直线QE的解析式,再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设出点Q的坐标,由于PQ垂直y轴,则点P坐标可表示,再利用半径相等列式即可求出P点坐标.
(1)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且伴随直线.
∴抛物线.
(2)解:①依题意得原抛物线解析式为,
∴,,,
∴,.
②由①得抛物线解析式为,
∴时的函数值与m值无关,此时,
∴即抛物线过定点,且点Q为抛物线顶点,对称轴为直线.
∵点E、D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Q为抛物线顶点,
∴,
∵点E、D与定点Q构成直角三角形,
∴,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为抛物线顶点,对称轴为直线,
∴点Q到的距离为3,
∴,
∴点E到对称轴的距离为3,
∴点E坐标为或,
选择其中一点代入,可解得.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其伴随直线为即,顶点坐标为,
∵抛物线顶点在第一象限,
∴,
联立抛物线与伴随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得:,,
∴,,
,令,
即,
解得:或,
∴,
∴,,,
∵,
∴
即,
解得:或(舍去),
∴当时,.
设的外接圆为,当与轴相切时,
在轴上任意取一点,连接交于一点,则,
∵,
∴当取得最大值,的外接圆与轴相切,
当时,则,,如图所示,此时,
设过,,的直线解析式为,
∴,
解得:,
∴,
设经过的外心的直线解析式为,
∵,,
∴中点坐标为,
∴,
解得:,
∴直线为:,
∵轴,则,
∴设,
∴,
解得:或(舍去),
∴,
∴.
1 / 1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1.(2025·从化模拟)的相反数是( )
A.3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判断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解析】【解答】解:的相反数是3.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相反数的定义(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分析求解即可.
2.(2025·从化模拟)为了节能减排,国家积极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新能源汽车的车标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中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中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中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中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然后对各个图形逐一分析即可求解
3.(2025·从化模拟)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还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使用高性能的模型,推动了技术的普惠化.2025年开年,仅用二十天就实现了21600000的日活跃用户(),超过了发布之初的数据表现,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中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1600000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
故选C.
【分析】
用科学记数法常把一个绝对值较大的数字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取这个数字整数部分数字位数与1的差.
4.(2025·从化模拟)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单项式乘单项式;积的乘方运算;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除法,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逐项判断即可.
5.(2025·从化模拟)如图,在中,,,,则(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求正弦值
【解析】【解答】解:∵在中,,,,
∴,
∴.
故选:D.
【分析】
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再解求出的值即可.
6.(2025·从化模拟)如图,点A、点B、点C在上,,那么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在优弧上取一点D,连接,
∵四边形是圆内接四边形,
∴,
∴,
故选:C.
【分析】
在优弧上取一点D,连接,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得的度数,再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到的度数.
7.(2025·从化模拟)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二、四象限,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描述准确的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第二、四象限,
,
,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分析】
由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计算即可.
8.(2025·从化模拟)《九章算术》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大意是说:已知矩形门的高比宽多尺,门的对角线长丈(丈尺),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如果设门的宽为尺,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
9.(2025·从化模拟)如图,△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OB=2OA,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 )
A.4 B.﹣4 C.8 D.﹣8
【答案】D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动态几何问题;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B作AC⊥x轴,BD⊥x轴,分别于C,D.则
∵∠AOB=90°,
∴∠AOC+∠BOD=90°,
∵∠DBO+∠BOD=90°,
∴∠DBO=∠AOC,
∵∠BDO=∠ACO=90°,
∴△BDO∽△OCA,
∴,
∵OB=2OA,
∴
∴k= 8.
故选:D.
【分析】
由于 ∠AOB=90° ,可分别过点A,B作AC⊥x轴,BD⊥x轴,由一线三垂直模型可证△ACO∽△ODB,再由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结合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
10.(2025·从化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轴交于,两点(在的左侧),与轴交于点,点是线段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作轴,且与延长线相交于点,连接交于点,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与交于点,
由得,当时,,
解得:,,
∴,,
∴,
当时,,
∴,
设解析式为,
∴,解得:,
∴解析式为,
设,
∵轴,
∴,
∴,
∵轴,
∴,
∴,
当时,则的最大值为,
故选:.
【分析】
由于PM//AB,因此P、M两点的纵坐标相等,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则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均可求,因此利用待定系数法可确定直线BC的解析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设,则,又因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则可证明,由于AB是定值 ,则由相似比可得,最后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11.(2025·从化模拟)分解因式: .
【答案】x(x+2)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解答】解:x2+2x=x(x+2).
故答案为:x(x+2).
【分析】利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12.(2025·从化模拟)如图,直线,线段分别与,交于点D,C,过点B作,交直线于点A.若,则的度数是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解:∵,,
∴;
∵,
∴,
故答案为:.
【分析】
由垂直的概念可得,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的度数,再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的度数.
13.(2025·从化模拟)电学中,串联电路电压U(伏特)一定时,电流I(安培)和电阻R(欧姆)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当安培时,欧姆,则电流I(安培)关于电阻R(欧姆)的函数关系是 .
【答案】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电流I(安培)关于电阻R(欧姆)的函数关系是,
则有:,解得:.
所以电流I(安培)关于电阻R(欧姆)的函数关系是.
故答案为:.
【分析】
直接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14.(2025·从化模拟)一个立体图形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完全相同,则这个立体图形可以是 .
【答案】球体
【知识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解析】【解答】解:一个立体图形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完全相同,则这个立体图形可以是球体(或正方体).
故答案为:球体或正方体.
【分析】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得到的图形.
15.(2025·从化模拟)一个扇形的半径为9,圆心角为,用这个扇形围成圆锥的侧面(接缝处重叠部分忽略不计),则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 .
【答案】3
【知识点】弧长的计算;圆锥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扇形的弧长为:,
∴底面周长为:,
∴,
解得:,
即:底面半径等于3,
故答案为:3.
【分析】
圆锥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
16.(2025·从化模拟)如图,在四边形中,,,以为腰作等腰直角三角形,顶点E恰好落在边上,若,则的长是 .
【答案】2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邻补角;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解答】提示:如图,过点E作,交于点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2.
【分析】
由于,可过点E作交于点F,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EF=EC,,此时由平行线的性质及邻补角的概念可得、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互为余角可得,则可证明,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相似比等于,即.
17.(2025·从化模拟)解不等式:.
【答案】解:,
∴,
∴.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直接移项合并同类项,再系数化为1即可.
18.(2025·从化模拟)如图,,.求证:.
【答案】证明:∵,∴.
在和中,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邻补角;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
先由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又、AB=AB,则可由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则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19.(2025·从化模拟)已知.
(1)化简T;
(2)若,求T的值.
【答案】(1)解:
;
(2)解:∵,
∴.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母有理化;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分析】
(1)分式的混合运算,先对小括号内的式子通分,再化除法为乘法,再分别对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再约分化原式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2)先求出a的值,再把a的值代入到(1)所求的结果中计算求解即可.
(1)解:
;
(2)解:∵,
∴.
20.(2025·从化模拟)为抓住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契机,争创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区,打造环“两山”体育品牌赛事,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29日,广州市从化区成功举办首届龙舟邀请赛.为了给组织单位献计献策,某校初三学生随机对部分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市民对于2025年龙舟赛增设比赛项目的关注程度(参与问卷调查的每位市民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数据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表、图都未完全制作完成).请你根据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比赛项目 频数(人) 频率
300米直道竞速赛(A) 30 0.1
彩龙竞艳赛(B) 90 0.3
10公里龙舟马拉松(C) a 0.35
200米环绕赛(D) 75 0.25
(1)a的值为______;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
(2)为了缓解比赛当天城市交通压力,维护交通秩序,现安排4名志愿者(2男2女)对河滨北路段进行值守,若在4名志愿者中任意抽取2名志愿者安排在街口大桥驶入河滨北路路口执勤,请求出恰好抽到的两名志愿者性别相同的概率.
【答案】(1),90
(2)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图:
根据树状图可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好抽到的两名交警性别相同的情况有4种,分别是(男1,男2),(男2,男1),(女1,女2),(女2,女1),
所以P(抽到两名交警性别相同).
【知识点】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
【解析】【解答】
(1)
解:本次调查学生数为:人,
所以10公里龙舟马拉松的人数为:,即.
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圆心角的度数为.
故答案为:105,90.
【分析】
(1)观察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可先求出调查学生数,然后用调查学生数乘以10公里龙舟马拉松的频率即可解答;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圆心角的度数为乘以D的频率即可解答.
(2)两步试验可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注意画树状图时不重复不遗漏,列表格时注意对角线栏目上是否填写数据.
(1)解:本次调查学生数为:人,
所以10公里龙舟马拉松的人数为:,即.
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圆心角的度数为.
故答案为:105,90.
(2)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图:
根据树状图可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好抽到的两名交警性别相同的情况有4种,分别是(男1,男2),(男2,男1),(女1,女2),(女2,女1),
所以P(抽到两名交警性别相同).
21.(2025·从化模拟)如图是两张不同类型火车的车票(“D×××次”表示动车,“G×××次”表示高铁):
(1)已知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高铁的平均速度是动车平均速度的倍,如果两车均按车票信息准时出发,且同时到达终点,那么动车和高铁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时?
(2)高铁出发前,两车在什么时刻相距?
【答案】(1)解:设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则设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由题意可得,
解得,
经检验,为方程的解,
∴,
答: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
(2)解:∵高铁出发前,动车的平均速度为h,
∴,
答:此时的时间为.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
(1)设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则设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根据时间差为1小时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2)根据动车的平均速度求出行驶所需时间,即可求解.
(1)解:设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则设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
由题意可得,
解得,
经检验,为方程的解,
∴,
答: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时,高铁的平均速度为时;
(2)解:解:∵高铁出发前,动车的平均速度为h,
∴,
此时的时间为.
22.(2025·从化模拟)如图,已知直线过点,且与直线相交于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当且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3)若双曲线与直线相交于两点,求的面积.
【答案】(1)解:把代入得,,∴,
把和点代入,
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
(3)解:联立方程组,得,解得(舍去)或,
∴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
如图,作轴于点E,轴于点,
∴,,,,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解答】
(2)
解:∵且,
∴,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
()先由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由题意联立不等式组得,然后解出不等式组即可;
()联立方程组,求出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作轴于点E,轴于点,然后割补法求面积的方法求解即可.
(1)解:把代入得,,
∴,
把和点代入,
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解:∵且,
∴,
解得:,
故答案为:;
(3)解:联立方程组,得,
解得(舍去)或,
∴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
如图,作轴于点E,轴于点,
∴,,,,
∴.
23.(2025·从化模拟)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矩形的折叠问题.如图9,他们把矩形的边折叠,折叠后点与边上的点重合.
(1)怎么找出这条直线折痕呢?兴趣小组发现可以通过尺规作图,准确地找到这条折痕.请你利用尺规作图帮他们确定折痕所在的直线(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折痕与边的交点为,连结,以为直径作,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点与的位置关系,请你与兴趣小组一起思考分析,确定点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果折痕,,通过探究,兴趣小组发现可以求出矩形的周长.请你帮助兴趣小组写出详细的求解过程.
【答案】(1)解:如图所示,射线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连接OE,
点在上.理由如下:
∵沿折叠得到,
∴,,
在和中
,
∴,
∴,
连接,
则,
∴点在上.
(3)解:由(2)知,∴,
在矩形中,,
∴,
∴,
∴.
∵,
∴设,则,
由勾股定理得.
∵,
∴,
∴.
∵,
∴,
设,则,
在中,,
解得,
∴,,
∴,
∴,
∴.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轴对称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一线三等角相似模型(K字型相似模型)
【解析】【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知,故作的平分线即可;
(2)连接,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则,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点E在上;
(3)由于已知,为便于计算可设,则,由勾股定理可得,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则,再由一线三垂直模型可证,由相似比可得、,由于已知,再应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和的长度即可.
(1)解:如图所示,射线为所求.
(2)解:点在上.
理由如下:
∵沿折叠得到,
∴,,
在和中
,
∴,
∴,
连接,
则,
∴点在上.
(3)解:由(2)知,
∴,
在矩形中,,
∴,
∴,
∴.
∵,,
∴设,则,
由勾股定理得.
∵,
∴,
∴.
∵,
∴,
设,则,
在中,,
解得,
∴,,
∴,
∴,
∴.
24.(2025·从化模拟)如图,已知和都是等腰三角形,,,.
(1)求证:;
(2)如图1,连接,若,以A、D、E、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与的数量关系及的度数;
(3)如图2,若,,与交于点P,绕点A顺时针旋转,从与重合开始,到与第一次重合时停止,求此时点P所经过的路径的长.
【答案】(1)证明:∵,∴,
即.
在和中,
,
∴.
∴.
(2)解:如图(1),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
∵,,
∴,,
∴,
∴,
则.
如图(2),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
∵,,
∴,,
∴,.
综上所述,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或.
(3)解:∵,,,
∴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
由(1)同理可证,
∴,
又∵,
∴,
∴,
∴A、B、D、P四点共圆,
即点P在等边的外接圆上,
设中点为M,圆心为O,连接、,
则,,
∴.
当的边绕点A从边所在直线开始顺时针旋转至与第一次重合时,旋转角为,
∴点P此时运动的路径所在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也为.
∴点P此时运动的路径长为:.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手拉手全等模型
【解析】【分析】
(1)由手拉手模型知运用证明,即可作答.
(2)分类讨论,即当AG与DE平行且相等时或当AE与DG平行且相等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得,即可作答.
(3)由已知知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可由手拉手模型可证,由全等的性质知,则A、B、D、P四点共圆,即点P在等边的外接圆上,利用垂径定理可计算出这个外接圆的半径为6.则当的边绕点A从边所在直线开始逆时针旋转至与第一次重合时,旋转角为,运用求弧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作答.
(1)证明:∵,
∴,
即.
在和中,
,
∴.
∴.
(2)解:如图(1),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
∵,,
∴,,
∴,
∴,
则.
如图(2),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
∵,,
∴,,
∴,.
综上所述,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或.
(3)解:∵,,,
∴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
由(1)同理可证,
∴,
又∵,
∴,
∴,
∴A、B、D、P四点共圆,
即点P在等边的外接圆上,
设中点为M,圆心为O,连接、,
则,,
∴.
当的边绕点A从边所在直线开始顺时针旋转至与第一次重合时,旋转角为,
∴点P此时运动的路径所在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也为.
∴点P此时运动的路径长为:.
25.(2025·从化模拟)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称为抛物线的伴随直线,如直线为抛物线的伴随直线.
(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且其伴随直线为,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的伴随直线是.
①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和c;
②抛物线经过定点Q,且与x轴交于点D和点E,若为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
(3)顶点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与它的伴随直线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C,当时,y轴上存在点P,使得取得最大值,求此时点P的坐标.
【答案】(1)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且伴随直线.
∴抛物线.
(2)解:①依题意得原抛物线解析式为,∴,,,
∴,.
②由①得抛物线解析式为,
∴时的函数值与m值无关,此时,
∴即抛物线过定点,且点Q为抛物线顶点,对称轴为直线.
∵点E、D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Q为抛物线顶点,
∴,
∵点E、D与定点Q构成直角三角形,
∴,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为抛物线顶点,对称轴为直线,
∴点Q到的距离为3,
∴,
∴点E到对称轴的距离为3,
∴点E坐标为或,
把代入,得.
(3)解:∵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其伴随直线为即,顶点坐标为,
∵抛物线顶点在第一象限,
∴,
联立抛物线与伴随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得:,,
∴,,
在抛物线中,令,
即,
解得:或,
∴,
∴,,,
∵,
∴
即,
解得:或(舍去),
∴当时,.
设的外接圆为,当与轴相切时,
在轴上任意取一点,连接交于一点,则,
∵,
∴当取得最大值,的外接圆与轴相切,
当时,则,,如图所示,此时,
设过,,的直线解析式为,
∴,
解得:,
∴,
设经过的外心的直线解析式为,
∵,,
∴中点坐标为,
∴,
解得:,
∴直线为:,
∵轴,则,
∴设,
∴,
解得:或(舍去),
∴,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圆与函数的综合;二次函数-角度的存在性问题;二次函数-特殊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解析】【分析】(1)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因此先把伴随直线解析式变形为,再根据伴随直线的定义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2)①先由伴随直线的解析式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为,再化顶点式对一般式可得,,,则,;
②由抛物线解析式可得定点即抛物线顶点,则,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于点Q到的距离为3,则由直线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可得点E坐标为或,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3)根据概念可得抛物线的伴随直线的解析式,可联立求出交点A、B的坐标,再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由于,可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的方程,求出,此时可作的外接圆,显然与轴相切时取得最大值,此时可过圆心Q作弦AB的垂线段QE,由垂径定理知QE平分AB,则点E的坐标可知,又因为,则AC平行QF,可利用待定系数法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则利用点E坐标可得直线QE的解析式,再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设出点Q的坐标,由于PQ垂直y轴,则点P坐标可表示,再利用半径相等列式即可求出P点坐标.
(1)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且伴随直线.
∴抛物线.
(2)解:①依题意得原抛物线解析式为,
∴,,,
∴,.
②由①得抛物线解析式为,
∴时的函数值与m值无关,此时,
∴即抛物线过定点,且点Q为抛物线顶点,对称轴为直线.
∵点E、D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Q为抛物线顶点,
∴,
∵点E、D与定点Q构成直角三角形,
∴,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为抛物线顶点,对称轴为直线,
∴点Q到的距离为3,
∴,
∴点E到对称轴的距离为3,
∴点E坐标为或,
选择其中一点代入,可解得.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其伴随直线为即,顶点坐标为,
∵抛物线顶点在第一象限,
∴,
联立抛物线与伴随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得:,,
∴,,
,令,
即,
解得:或,
∴,
∴,,,
∵,
∴
即,
解得:或(舍去),
∴当时,.
设的外接圆为,当与轴相切时,
在轴上任意取一点,连接交于一点,则,
∵,
∴当取得最大值,的外接圆与轴相切,
当时,则,,如图所示,此时,
设过,,的直线解析式为,
∴,
解得:,
∴,
设经过的外心的直线解析式为,
∵,,
∴中点坐标为,
∴,
解得:,
∴直线为:,
∵轴,则,
∴设,
∴,
解得:或(舍去),
∴,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