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1 17: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6.下图是陈列在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的一组宋代瓷俑,从左至右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
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拿着元宝的商人,其中中间读书人个子最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第I卷客观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应增加“玉石时代”,这是中
国历史特有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中首领“惟玉为葬”“以玉为礼”,各不同
区域文明中都有大量玉器出土,较为复杂的玉器组合只出现于大型石棺幕内。由此可见,
“玉石时代”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A.社会成员身份逐渐趋于平等
B.科举入仕成为世人最高追求
A.从事手工生产,进入文明起源加速阶段
C.治国理念影响人们价值取向
B.阶级分化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地域分布广泛,奠定多元一体政治格局
D.受教育程度决定了社会地位
D.部落组织发展,推动了生产力质的飞跃
7.元朝摒弃了传统的德运、封禅、传国玉玺等政治文化符号,转而实行中央集权、行省
等制度,未遵循传统的五行相生或相克等“五运说”,取而代之的是王朝是否有能力维持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
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
疆域稳定和海内一统。这一转变反映了元朝
A.统治策略的独特性和实用性
想的出现表明
A.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B.儒家伦理观受到了强烈冲击
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社会转型期出现经济困境
C.统治具有集权与分权双重性
D.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3.汉桓帝时,地方实行“三互法”,选官用人禁忌趋向严密;汉灵帝时,采纳宗室出身的
D.否定了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
太常刘焉的建议,开始改“刺史”为“州牧”,“州牧”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这些制度调
8.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中国明代思想发展脉络时,搜集到如下思想家言论
整反映
王守仁(1472-一1529)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C.选官制度的完善D.统治秩序的混乱
王畿(1498——1583)
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
4.唐高宗时期,将军权善才被举报砍伐了昭陵的柏树,高宗下诏“(善才)使我不孝,必
不过其则也。
须杀之”。大理寺丞狄仁杰拒不奉诏,并多次奏请“罪不当死”,最终权善才免死止官。
李贽(1527一一1602)》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然则“六经列
据此推知当时
《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
A.监察制度相对成熟
B.相权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C.制度体系比较完备
D.儒家理念未真正得到贯彻
据此推测最适合该研究小组的论题是
5.辽朝实行五京制,五京简介如下表。材料表明,五京制的设置
A.心学衍生思想解放倾向
B.明末儒学主流地位动摇
◇上京临潢府:分南北两城,胡汉分治。
C.官方与民间思想的错位
D.儒学文化传承出现断裂
◇东京辽阳府:负责管理辽东半岛重镇,控制女真等东北少数民族。
9.清朝康熙年间在收复台湾后,部分官员主张放弃台湾岛,认为“海外丸泥,不足为中
◇南京析津府:地处幽州,是阻挡汉人北伐的前沿阵地。
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线于无益,不若迁其人而空其地”。而
◇中京大定府:仿北宋汴京修建,规模宏大。
康熙帝最终决定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一决策反映出
◇西京大同府:过西南军事重镇。
A.传统华夷观念的逐渐转变
B.东南海防体系的重构需求
A.有效地缓解了民族矛盾
B.延续了中国古代的复都制
C,中央对地方控制模式创新
C.适应了政权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边疆与中原一体化
D.闭关锁国政策的局部调整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8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