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一2025学年度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吹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距今5300年至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宏伟的水利系统工程,工程由谷口高坝、平原低
坝、山前长堤及天然溢洪道组成,蓄水量相当于3个西湖。整个工程通过高坝拦洪、低坝蓄水、长
堤导流,实现防洪、灌溉、航运综合管理。这表明,良渚文化时期
除
A.民众受到残酷的剥削
B.精耕细作能力显著提高
C.原始族群布局被打破
D.社会动员组织能力较强
2.下表为有关春秋时期的文献记载。这表明当时
记载
出处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祝购(郑
《左传·校公五年》
国将领)射王中肩,王亦能军(雏持军队指挥)
楚子伐陆浑之戌,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
《左传·宣公三年》
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秀
A.周天子专制集权弱化
P
拟
B.礼乐秩序遭到了破坏
C.社会转型任务已完成
D.世袭制度逐渐被摒弃
3.西汉前期,丞相多由功臣担任。西汉中后期,丞相多出自精通儒学的“布衣”,皇帝更注重丞相的品
德而非执政能力,与丞相的关系也比较疏远。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历史第1页(共8页)
①贵族政治特权被废除
②家族门第观念的淡化
③官方主流思想的变化
④中央行政中枢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开凿于初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张骞出使西域》壁画,是洞窟中的佛教史迹画中时间最早的壁画。其
中壁画《张赛拜别皇帝》画面的榜题写道:“前汉中宗(公元前91年一公元前48年1月10日在位)既
获金人(佛造像),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阿富汗古国名)问名号时。”该壁画
A.印证了西汉已经出现佛造像
B.客观反映了汉代佛教的传播
C.提供了研究唐代宗教的史料
D.是中国最早的宗教洞窟壁画
5.明代中后期,“苏(州)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
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一
旦失业,则生计无著,故有‘得业则生,失业则死’之语”。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强化
B.机户和机工间形成融洽关系
C.手工业生产完全依赖市场
D.手工业生产领域出现新现象
6.中国近代自曾国藩任两江总督以后,“左宗棠、曾国荃、刘坤一、魏光焘、李兴锐更迭居之,遂有非湘
人不能任两江之谚”。罗尔纲提出:“自从曾国藩做两江总督以后,曾国荃、刘坤一相继任职,差不
多直到清末,南京就成为曾国藩一系湘军反动派统治的地区。”这表明
A.官员任用呈现出多样化
B.地方割据势力逐渐膨胀
C.晚清中央集权体制崩溃
D.晚清政权结构发生变化
7.1904年,清政府须布的《公司律》对股份转让和股东权利等方面做出了规定。1914年,北洋政府公
布《证券交易所条例》,对证券交易场所的设立、组织和交易规则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规定
A.开启了金融领域近代化之路
B.确保了股票市场的有序运行
C.提供了证券交易的法律依据
D.得益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历史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