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四)教学课件:第1课《滕王阁序》 (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四)教学课件:第1课《滕王阁序》 (共6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4 08:4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8张PPT。导入新课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阁序 王勃学习目标知识技能:?
1.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背诵课文,理解文中的名句、典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重难点:????
1、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名句填空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作者简介:
王勃(公元649~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闻一多曾说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都尤为凄惨”(《唐诗杂论》)。四杰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大多亡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后序/跋)
时人对 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题解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感怀时事,慨叹
身世,一生虽连遭挫折,但是仍渴望施展才能,获取
功名利禄,但命途多舛,才高位下,因而只能以达人
知命和穷且益坚的思想自慰。这种矛盾的交织的思想
感情,反映了年轻诗人的遭遇,也表现了一种奋发向上
但又受到压抑的青年的内心的痛苦与和创伤。作为一篇
优秀的骈文,作者用典贴切,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平
仄协调,气势奔放,成为骈文中的代表作。关于“骈文”骈文,是受汉代辞赋的影响而逐渐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魏晋时开始形成,南北朝时成为文章的正宗。唐宋之后,骈体文的正统地位被“古文”所取代。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对仗)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古文”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
兴儒学,其形式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就是针对骈文而言的。自南北朝以
来,文坛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
辞藻等形式,华而不实。
代表作家:韩愈、欧阳修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
3、腾、起:腾蛟起凤
4、屈:屈贾谊于长沙
5、窜:窜梁鸿于海曲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目: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使动用法,使…放下来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动用法,使…出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名作动,看,望副作动,都包括形作名,才俊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严”,整齐的样子通”消”,消散古今异义襟三江而带五湖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泛指长江中下游秋天的第三个月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 狂放,不拘礼法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唐代宗当政之后,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李豫),“豫章故郡”被篡改为“南昌故郡”。所以现在滕王阁内的石碑及苏轼的
手书都作“南昌故郡”——(异文现象)

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汉代的豫章旧郡,现在称洪都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
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襟:上衣的前摆,此处用作动词,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带:衣带,此处用作动词,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蛮荆:古楚地,周代称楚国为蛮荆。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腰带,控制楚地,连接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物华天宝:物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
物华:宝剑。
龙光:剑气。
牛、斗,星宿名。牛、斗两星是吴地的分野。墟、域,所在之处。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
这两句是借龙泉、太阿两把宝剑的典故来说明洪州出奇宝。 这里地上物产的精华,乃是天的宝物,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
人有俊杰是因为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雄州:大州,泛指洪州都督府管辖的大城。
雾列:雾,像雾一样,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大城很多,彼此连接,就像雾一样。
俊采:人才。
俊:《说文》:材过千人也。
本义:幼儿蹒跚学步,清纯可爱的样子。
状极俊健。——《聊斋志异 ? 促织》
引申义:才能出众的。
杜郎俊赏。——宋 ? 姜夔《扬州慢》
采:“采”同“寀”,官员,这里指人才。
寀 《说文》:同地为寀。
星驰:星,名词作状语。比喻洪州人才众多。众星在天上日夜运行,所以说驰。
雄伟的州城犹如在云雾中罗列,有才能的管官吏像群星在奔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台:城门城楼上像高台的建筑,所以城门又叫台门
臺:《説文解字》:臺,觀,四方而高者。从至从
之,从高省。與室屋同意。
台:(YI),說也。
台,早期金文 本义:胎,胎胞。

形容词:同胞的,亲密的,敬重的。
如: 台安 台,侍也。——《广雅 ? 释诂一》 仆臣台。——《左传 ? 昭公七年》

副词:给面子地,抬举地。
隍:护城河。有水为池,无水叫隍。
枕:占据,地处
夷夏:这里泛指要害之地。
交:交接之地。
《説文解字》:交,交脛也。从大,象交形。
凡交之屬皆从交 。→交接之地。
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
美:用作名词,指杰出的人才。
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有才华的俊杰。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
阎公:阎伯屿,时任洪州都督。
雅望:好名声。
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 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
临:到。
声望崇高的阎都督公,(使)打着仪仗
(的高人)远道而来;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懿范:美好的风范。
懿,《说文》:專久而美也。从壹,从恣省聲。
懿,美也。——《尔雅》 。
襜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
暂驻:短时间地停留。暂:短暂。
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刺史,(让)驾着车马(的雅士)也在此暂时驻扎。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
此处为同义连文。
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 .
胜,《说文》:“胜,任也。”
本义为胜任,禁得起.后引申为“尽”。(“不可胜计”)

胜利,与“负”相对。→胜过(如:“文胜质则史”)
后又引申为“优美的,雅的”。又为名词,胜地。
千里:指千里以外的来客。(数量名词作名词)
 正好赶上十日一休的假日,才华出众的朋友多得如云;迎接千里而来的客人,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此处用典:董仲舒、扬雄。
孟学士:名未详。学士是朝廷掌管文学撰著的官员。
词宗:文坛宗主。也可能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
文章的辞彩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是文词宗主孟学士;
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紫电清霜:孙权有宝剑曰紫电。”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
 王将军:王姓的将军,名未详。
 武库:武器库。
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作宰:王勃之父担任交趾县的县令。
宰,《说文》:“辠人在屋下執事者。从宀从辛。辛,辠也 。”
本义:古代拥有司法权力的官员。后引申为宰杀;决定生死的命运。
宰者,官也。——《周礼 ? 目录》
路出名区:(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
童子:王勃自称。
躬:亲自.
家父做交趾县令,我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指洪州);我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二、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这两句用到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其中“九月”就是“三秋”,但是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而在同一语境中用同义词。
维:在
维,《説文解字》:維,車蓋維也。从糸,隹聲 。

序:时序(春夏秋冬)。
如《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属:是。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即农历九月。
时间是九月,季节为深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潦水:雨后的积水。
尽:渗透
烟光:山间水上烟雾似的水汽在日光照耀下呈现的景象。
凝:凝结,形容无风时水汽的静止状态。
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俨:“俨”通“严”,整齐的样子。这里用作动 词,是使整齐的意思。
骖騑:驾车的马匹。
上路:地势高的道路。
访:看
崇:高。
《説文解字》:崇,嵬高也。从山,宗聲。
“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国语 ? 周语》
后引申为 “高大的” 。如:
《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知己之条贯。”
还有“推崇,敬仰”之意。如:
韩愈《进学解》:“拔去凶邪,登~ 良。”
阿:山岭。《説文解字》: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从曲,可聲。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诗 ? 小雅 ? 菁菁者莪》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
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临:到
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有版本为“得仙人之旧馆”。
长洲:滕王阁前赣江中的沙洲。
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旧馆:指滕王阁
此句是述宾结构对述宾结构的一个骈偶(对仗)句。
还如下文中的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来到滕王建阁的长洲上,看见他当年修建的楼阁。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层台:高的楼台。
耸翠:通常指山的高耸,这里指层台的高耸。
飞阁流丹:飞檐涂饰红漆。朱红的漆彩鲜艳欲滴)
飞阁:架空建筑的阁道
翔丹:朱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中一样。
临:从高处往下探望。
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九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朱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中一样,从高处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鹤汀凫渚:鹤所栖息的水边平地,野鸭聚处的小洲。
汀:水边平地 凫:野鸭 (凫雁满回塘)
穷:尽。
渚:水中小洲 萦回:曲折
列冈峦之体势:依着山岗的形式(而高低起伏)。
桂,兰:两种名贵的树,形容宫殿的华丽,讲究 。
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桂树与木兰建成的宫殿,(高低起伏)像冈峦的样子。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披:开
绣闼:绘饰华美的门。
闼:门。
雕甍:雕饰华美的屋脊。
旷:辽阔 ,这里用作动词,使辽阔。
盈视:极目远望,满眼都是
纡:迂回曲折 ,用作使动,使感到曲折。
骇瞩:惊讶地注视。
瞩:注视。
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山岭和平原使人们的视野变得十分开阔,河流和湖泊使那些凝望的人惊讶它的曲折非常。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
扑:满
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舸:船。《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迷津:使渡口看不清。 极言停泊的船只很多。
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船头作鸟头型,龙头型。
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房屋排满地面,有不少官宦人家;船只布满渡口,都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头形。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销:“销”通“消”,消散。
霁:雨过天晴。
《说文》:霁,雨止也。
《阿房宫赋》:“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彩:日光。
区:天空。
彻:通贯。
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一色。与前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然”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 “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穷:穷尽,引申为“直到”。
彭蠡: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
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断:止
浦:水边、岸边。
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山南面的水边。三、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登高望远,胸怀顿时舒畅,超逸的兴致迅速升起。
襟:胸怀。
甫:刚刚。
逸兴:超脱不群的兴致。
遄:急速。
“往來??也。从辵耑聲。《易》曰:“?事遄往。”——《说文》
遄,速也。——《尔雅》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爽籁:清脆的排箫音乐。爽:参差之意。
纤歌:柔美轻细的歌声。
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清风生:比喻箫声清越。 凝:歌声慢慢拉长。
遏:阻止,引申为“停止”。
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排箫发出清脆的声音,引来阵阵清风;纤细的歌声仿佛凝住不散,阻止了白云的飘动。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睢园绿竹:睢园,即汉梁孝王菟园,梁孝王曾在园中聚集文人饮酒赋诗。
凌:超过。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潜。陶潜,
即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之句。
 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
今日的宴会很像是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诗人文士狂饮的气概压过了陶渊明;又如在邺水的荷花池畔吟咏,文笔辉映着擅诗的临川才子。四美具,二难并。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都有,贤主、嘉宾,却难得。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穷:极,尽。
睇眄:斜视,这里指目光左右流动着看。
中天:泛指天空、天与地之间。
穷睇眄于中天:极目远望天空 。
极娱游:尽情娱乐游玩。
极:尽。
放眼远望半空中,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欢乐。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宇宙:喻指天地。《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来今曰‘宙’。”
迥:大
盈虚:消长,指变化。
数:定数,命运。
识盈虚之有数:知道万事万物的消长兴衰是有定数的。
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悲随之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定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吴会(kuài):古代绍兴的别称,绍兴古称吴会、会稽,是三吴之首(吴会、吴郡、吴兴),唐代绍兴是国际大都市,与长安齐名。
夕阳西下,远望长安城,极目远眺,云雾中的吴会(绍兴)若隐若现。
东西南北,极目四望,实则是“极目四想”:由日落想到长安,由云海想到绍兴,由南方而想到大海,由北辰而想到天柱、北极。世界阔大,宇宙无边,在这阔大无边的世界宇宙面前,人生是那么的渺小。在此世界宇宙面前,何人能不感叹人生?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南溟:南方的大海。事见《庄子?逍遥游》。
  天柱:传说中昆仑山高耸入天的铜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地势偏远,南海深不可测;天柱高耸,北极星远远悬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关山:险关和高山。
悲:同情。
失路:仕途不遇。
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雄关高山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处借指皇帝的宫门
奉宣室,代指入朝做官。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室召见又是何年。
此处用典: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嗟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命途:命运
齐(qí):整齐,平坦,与......一致。
不齐:就是坎坷,坑坑洼洼。
冯唐易老:冯唐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不被重用,汉武帝时被举荐,已是九十多岁。
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唉!命运不顺畅,路途多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屈:大材小用。
屈贾谊于长沙: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李白
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
窜:使动用法,使逃窜。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所赖:所倚仗的。
机:“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能够依赖的是君子察觉事物细微的先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社会人事的规律。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当益壮:年纪虽大,但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白首:年老。
坠:坠落,引申为“放弃”。
青云之志:高尚的志向。
《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仍可以到达;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羁,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一介:一个。
我,地位低下,一个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终军: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
等:相同,用作动词。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
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虽然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百龄:百年,犹“一生”。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之外去早晚侍奉父亲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不敢说是谢玄那样的人才,却结识了诸位名家。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鲤,孔鲤,孔子之子。叨:忝,辱,谦辞。
趋庭,受父亲教诲。
趋:快走。《说文解字》:“趋,走也,从辵,刍声。”“疾步趋庭,至而自谢曰···”《触龙说赵太后》
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过些天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一定要像孔鲤那样趋庭有礼,对答如流;今天举袖作揖谒见阎公,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杨意,杨得意的省称。
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司马相如倘若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虽有文才也只能独自叹惋。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 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呜呼!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兰亭:位于中国绍兴。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唉!名胜的地方不能长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遇。当年兰亭宴饮集会的盛况已成为陈迹了,繁华的金谷园也成为荒丘废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临别赠言,作为有幸参加这次盛宴的纪念;登高作赋,那就指望在座的诸公了。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一言均赋:每人都写一首诗。
四韵俱成:(我的)四韵一起写好了。
四韵,八句四韵诗,指王勃此时写下的《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冒昧给大家献丑,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江、陆机那样,展现如江似海的文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