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6课 老山界
学习目标
1.按一定的写作顺序,梳理文章脉络。
2.通过批注的方式,品析文中关键语句。(重点)
3.学会分析伏笔与照应的写作方法。(难点)
课堂探究
一、初步感知
1.本文是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的,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
第 一 天 下午
天黑
夜里
半夜
瑶民家
瑶家大嫂和我
攀谈,宣传红军政策,
使瑶民理解了红军
山脚下
红军战士
准备爬山
半山腰
红军战士
夜行军
山路上
红军战士
半夜露宿
2.利用表格,向你的同桌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并请你的同桌
点评。
第 二 天 黎明以后
下午两点多
下午
雷公岩
红军战士,医务人员
翻越雷公岩
山顶
红军战士
任务完成,征服
老山界
下山路上
红军战士
跑下山去,直到
露营地
二、精细研读
3.作者认为老山界的特点是什么 请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并围绕这个特点,从原文中找到相应语句进行分析,做好批注。
(1)老山界的特点: .
(2)组内交流找到的相应语句,并对其进行归纳。
.
难走。(原文: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
难走的山。)
①行路难;②睡觉难;③吃饭难;④处境难。(具体语句略,言之有理
即可)
4.文中还有不少生动、细腻的描写,请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积累三”,找出来并完成赏析、批注。
5.综合第3、4问,你认为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也可以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积累二”来理解。
略
.
.
.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一支爱人民、为人民的队伍。从瑶族男子的“躲”和妇女一开始“惊惶”的神色可以看出之前老山界的当地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红军和他们交谈后,不仅赢得了信任,还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6.阅读知识链接,找出文中的伏笔与照应,并在书中相应位置做批注。
.
.
.
.
[示例]伏笔: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第2段)
照应: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第9段)
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第11段)
批注:略
课后练习
一、知识强化
建议用时:15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jīnɡ
huánɡ
hān
pǐ
kē
wǔ
jǔ
jué
shuò
wū
yè
chù
fá
jiǎo
ɡuàn
二、能力提升
大渡河畔英雄多
杨得志
① 一九三五年,我在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当团长。那年五月,我们强渡川滇边界的金沙江,到了四川西部的大渡河。大渡河是岷江的支流,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河宽三百多米,水深十几米。大渡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困死在那里,一面派遣几十万大军从后面追击,一面抽调“精悍部队”扼守大渡河和泸定桥。
②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实现北上抗日的计划,红军必须渡过大渡河。红一团接受了渡河先遣任务。出发以前,首长指示说:“这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关系着十万红军的生命!”
③ 渡河以前,我们做了周密的准备。经过侦察,知道敌人布置了好几个团的兵力:三个所谓“骨干团”在泸定桥附近,一个团在安顺场对岸把守渡口(主力在下游十五里处),两个团在下游三十里处防守。经过分析,选定安顺场做我们的渡口。
④ 安顺场在大渡河西南岸,那里有敌人的两个连守着,只有一只渡船。红军要强渡过去,先得消灭南岸敌人,夺取渡船。我们冒雨行军一天一夜,深夜十点多钟赶到离安顺场十多里的一个大山坡,等待命令。一天一夜一百四十多里的急行军是够疲劳的了,战士们一停下来就倒下呼呼地睡着了。我趁部队休息,找附近的老乡了解情况。不久接到指挥部的命令:连夜偷袭安顺场守敌,夺取渡船,强渡大渡河。我和团政委研究后决定:一营随我行动,抢夺安顺场;二营由政委带领,到下游十五里敌人团主力的对岸,佯作渡河,牵制敌人主力;三营担任后卫,留在原地掩护指挥机关。
⑤ 我们的决心很快变为部队的行动,疲劳的战士从泥地上爬起来继续行军。靠近安顺场的时候,一营三个连分成两路,像两把尖刀刺向敌人。
⑥ 安顺场的守敌做梦也不会想到红军来得这样快。我们的尖兵排和敌人的哨兵接触的时候,哨兵问:“哪一部分的 ”他们还以为我们是他们自己人呢。
⑦ “我们是红军!缴枪不杀!”红军战士的吼声像春雷似的响彻夜空。
⑧呯!敌人慌乱地开枪了。可是已经晚了,四面都是我们的火力。不到三十分钟,我们就占领了安顺场。
⑨我坐在一间小屋里正为渡船伤脑筋,突然听到外边有人喊“哪一个 ”,通信员一听声音不对,急忙拿起枪来跑出去。果然是敌人,他们摸不清我们的情况,乖乖地缴了枪。原来这几个敌人是管船的,我急忙叫通信员把他们送到一营去,想法把那只唯一的渡船弄到手,那只船成了我们渡河的唯一希望。
⑩ 可是没有船工,还是没有法子渡河。只得推到第二天。我一夜没合眼。渡河!渡河!我满脑子是渡河。我想到首长的话,心里十分
焦急。
2.速读文本,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梳理文章情节。
段落 情节
①~⑧
占领渡口
选人渡河
冒险渡河
成功渡河
3.在每一个情节中,找到最打动你的语句进行品味,并做好批注。
情节 语句 语言内容 语言魅力
占
领
渡
口
1.……像两把
尖刀刺向敌人。
2.红军战士的
吼声像春雷似
的响彻夜空。
1.“尖刀”给人锐不可当之感;
“刺”让人感觉到行军速度之
快,同时透着一种坚定和狠劲。
2.“春雷”蕴含着希望;因为是代表正义的声音,所以响亮,足以“响彻夜空”,有气势。
恰当的比喻
精准的动词
选
人
渡
河
1.叫到名字的都松开紧绷着的脸,流露出满意的神情。
2.突然“哇”的一
声,一个战士从队伍里冲出来,嚷着“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他一边哭一边嚷,向营长那里跑。
1.“都”“紧绷”“满意”共同写出了红军战士内心怀有相同的理想信念,以及他们都不怕艰险、无惧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2.“冲”“嚷”“哭”
“跑”写出战士要参加渡河的强烈意愿。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对比
冒
险
渡
河
速度极慢,几乎十分钟还推进不到一米。头顶上子弹呼呼地响着。十分钟,又是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才推进了一半。足足一个小时才靠岸,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批渡河战士遭遇险境:在敌人的炮火中,红军艰难渡河。时间的流逝有实感,呼应前文“焦急”的心情。
抓局部,留下想象空间
成功
渡河
这时候,我们的勇士们一起冲上去,手榴弹、枪弹一齐打过去,大刀一齐在敌群中飞舞。
渡河的战士英勇无畏、团结一心,即使人数远少于敌人,气势上也毫不逊色。
反复(词语上)
4.课外阅读《越过夹金山,意外会亲人》,利用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再与同学交流。
略
(选做)三、综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