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百年孤独
加西亚 ·马尔克斯
教学目标
1
2
3
把握小说情节,分析概括人物主要特点
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本文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理解“孤独”的意蕴,分析小说主旨
《百年孤独》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由于他在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能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幻象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命与斗争。
《百年孤独》评价
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因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
他(马尔克斯)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纽约时报》
《百年孤独》是“继《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1
2
3
故事梗概
N.one
《百年孤独》以虚构的马孔多小镇为叙述背景,描写的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老布恩迪亚为逃避被他杀死的邻居的冤魂的纠缠,携妻出走,在一片荒原上建造了马孔多村,晚年由于精神失常死去;小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了32次起义,但都被政府军镇压,躲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最后厌倦了战争,自杀未遂,回家制作小金鱼打发残生;孙子阿尔卡蒂奥被反对党党徒枪杀;曾孙女蕾梅黛丝披着被单被一阵风刮上天而消失。曾孙阿尔卡蒂奥第二从运送罢工工人尸体的火车上逃回,下车后遇到四年11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六世孙和姑妈乱伦,生下一个带猪尾巴的孩子——这个家族的第七代——后来被一群蚂蚁往蚁穴。最后,吉普赛老人的语言应验:马孔多被一场飓风卷的无影无踪。
故事梗概
本课前面的情节是:何塞 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与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带领一群年轻人离开家乡,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小村庄马孔多。马孔多交通闭塞,只有一群吉普赛人偶尔来访,带来磁铁、望远镜、冰块等新鲜食物,却被村里人看作魔法。何塞 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与吉普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结为好友,埋头钻研炼金术,却一无所获,他想寻找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败告终。反而是乌尔苏拉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何塞 阿尔卡蒂奥时,无意中发现了临近的城镇。马孔多自此与繁华世界建立了联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
故事梗概
人物关系
N.two
文学知识
加西亚 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 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2014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20世纪20年代末期诞生于拉美的一种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在描写现实、叙述故事时,总是插入许多离奇怪诞的情节和各种超自然的现象,将现实与幻象、常人与鬼魂交织于一体,使作品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在技巧方面,大量使用象征、比喻、借代、暗示、渲染等手法,常常使作品显得玄奥诡秘,变幻莫测,甚至隐晦艰涩,结构上多采取“戏中戏”手法,大故事中套小故事,具有多层次特点;有时也突破时间顺序,采用意识流手法,使情节颠倒、跳跃,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
知识链接:魔幻现实主义
马尔克斯从小受外祖母神话故事的影响,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荒诞神奇,但无不植根于拉丁美洲民族的土壤上,马尔克斯在创作中又采用了阿拉伯神话故事和印第安民间传说的技巧,兼容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善于把现实主义的场面、情节和完全出于虚构的幻想情景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表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代表作《枯枝败叶》《百年孤独》《霍乱实际时机的爱情》。
作品创作
《百年孤独》作品影响
《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刚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名噪一时的世界级作家。《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百年孤独》作品影响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该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N.three
选文赏读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
学习任务二: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三:聚焦主题思想
1
2
3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
学习任务二: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三:聚焦主题思想
2
3
合作探究
1.梳理选文的故事情节
2.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这一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3.哪些情节表现魔幻的特点?
百年孤独
1
2
3
1-5
介绍马孔多的环境闭塞落后,介绍了马孔多的创始人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
6-7
写丽贝卡到来,突出她的吃土的习惯以及乌尔苏拉给她改变这一习惯的做法。
8-14
丽贝尔将失眠症带给马孔多。失眠症席卷马孔多,人们开始健忘失忆,但他们在努力改变这一切。
百年孤独(节选)
马扎多小镇
丽贝卡到来
失眠症来袭
贫困,环境闭塞
人物
布恩迪亚:精力旺盛,富有进取心
乌尔苏拉:勤劳能干,善良宽厚
奥雷里亚诺:孤独,有寓言能力
丽贝卡吃土
纠正吃土恶习
丽贝卡首先出现症状
疾病席卷小镇,人们开始失眠健忘
贴标签抵御健忘
摆脱孤独,不能忘记历史
马孔多的居民失眠症蔓延之后都失眠了,不久又患上了健忘症,连日常用品的名字都忘了,于是只好在每件物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用途等信息。可是遗忘仍然以一种不可挽回的状态蔓延下去。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的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失忆。患者会慢慢习惯无眠的状态,然后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2.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这一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2.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这一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这个情节的象征意义是耐人寻味的,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正是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作者在这里通过对马孔多居民患失眠症的描写,暗指拉丁美洲人民由于无法摆脱愚昧落后、孤独封闭和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麻木的遗忘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想要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
奥雷里亚诺的预言,他仿佛能够看到未来的事情,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人们得了失眠症之后,“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
丽贝卡坐在厨房角落里的摇椅上,梦见一个和自己相貌极其相似的男人,他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陪伴他的还有一位女士,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支玫瑰簪在她发间。
情节1
情节2
情节3
3.哪些情节表现魔幻的特点?
这些奇幻的因素与真实的描写水乳交融,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增添了许多神秘气氛和拉丁美洲的地域色彩。
3.哪些情节表现魔幻的特点?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
学习任务二: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三:聚焦主题思想
1
3
合作探究
1.文中的主要人物布恩迪亚、乌尔苏拉是怎样的人?任选一个人物分析其形象。
2.丽贝卡是怎样的人?如何理解丽贝卡吃土的情节?你认为她吃土的怪癖最后治好了吗?
1
3
2
4
布恩迪亚形象
马孔多小镇的创建者
向往外来科学文明,敢于实践
受人尊敬,很有威信
既富于幻想,又有实干精神。
他带领一群年轻人长途跋涉,来到这个偏远的地方并创建了马孔多小镇。
对吉普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赞赏有加,与他结为好友,继而表现出对科学技术的执着追求,痴迷于种种科学实验。
他具有惊人的智慧他用换来的木钟代替原来以歌声报时的鸟。经过他校准的时钟分秒不差。机械时间取代自然时间标志着马孔多进入了现代社会。他还决定在街上种植巴丹杏代替金合欢,并发现了使树木经久不衰的方法。
在他的带领下,人们才逐渐创建了乐园般的小镇,他自然成为精神领袖。有着国王一般的地位,掌管着土地分配。
她打破了马孔多的闭塞,使马孔多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她又率先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每天两次用树枝穿着糖制的小鸡小鱼出门销售”,忙于买卖,用积攒起来的钱不断壮大家业
当她发现丽贝卡的失眠症后,她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防止传染;熬制了乌头汤来治疗失眠症。
01 勇于开拓
02 睿智
乌尔苏拉形象
乌尔苏拉是一位严慈并济的母亲。当她发现丽贝卡有吃土的恶习并且还拒绝吃药时,她用严厉的手段加以遏制,想尽办法使丽贝卡显出康复的迹象。
她勇于承担家族责任,不抱怨,也不幻想,以勤劳务实的态度与落后闭塞的生存状态相抗衡,以坚强刚毅的姿态改变着落后民族久存的痼疾与恶习。她不仅使整个家族的守护者,也是马孔多理性秩序的维护者。
03 严慈并济
04 勤劳务实
乌尔苏拉形象
丽贝卡是一个不期而至的小女孩。她带着父母的骨殖来到布恩迪亚家里,孤僻、美丽的外表下包裹着充满欲望的内心。她带来过差点让整个村子覆灭的失眠症,她在内心充满渴望与孤独时疯狂的吃着土。她像乌尔苏拉一样倔强、坚强,能够把苦难化作生存下去的勇气。
丽贝卡形象
“土”就是丽贝卡孤独的代表,对吃土有所执念的丽贝卡,并不喜欢混着蚯蚓的湿土味道,但却戒不掉这种味道。丽贝卡喜欢吃土,却不喜欢与人交流,“吃土”正是她孤独的表现,她通过这种行为来抗拒孤独。当她内心感到孤独时,苦涩的土的味道是唯一能够排解她痛苦的良方。
如何理解丽贝卡吃土的情节?
你认为丽贝卡吃土的怪癖最后治好了吗?
观点一:治好了。
乌尔苏拉在小锅里放入橘汁,兑上大黄让丽贝卡喝下,后来又用皮带抽打,最终丽贝卡显出康复的迹象,跟家人一起游戏,手头活计特干得出色,还能哼唱歌曲,这些都表明丽贝卡的怪癖治好了。
观点二:没有治好。
丽贝卡吃土的怪癖实际是她内心孤独的反映,尽管在乌尔苏拉的努力下,她有了改变,但后来的失眠症再次证明,丽贝卡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尽管没有了吃土的怪癖,但又患上了失眠症。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
学习任务二: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三:聚焦主题思想
1
2
合作探究
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标题“百年孤独”具有怎样的含义?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魔幻现实主义之“现实”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常见题型: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③本文对你有何启迪 谈谈你的体会。④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知识链接:概括作品主题
一、抓中心句来分析主题
有些小说的主题直接体现在文中的某个句子或某段话中,阅读时我们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表现主题的句子。中心句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段之间的过渡性语句。
二、从题材中去挖掘主题
题材中蕴含着主题,因此题材是分析主题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常见题型: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③本文对你有何启迪 谈谈你的体会。④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知识链接:概括作品主题
三、从写作背景寻主题
在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熟悉人物形象所特有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四、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
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假如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
五、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阅读小说,可以从情节的发展入手,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并透过矛盾冲突把握作品主题。
常见题型: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③本文对你有何启迪 谈谈你的体会。④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知识链接:概括作品主题
六、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作者在行文中总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判定作者的这种情感色彩,是理解作品主题时不可缺少的一环。
七、从整体倾向看主题
把整个作品看作表现主题的对象。分析主题时不能断章取义。
观点一:马孔多是"孤独"的。
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偶尔外面透进来的一道光,最终也被卷入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
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观点二: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
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 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普赛人,而这些吉普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观点三: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
如布恩迪亚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反复使用那几个相同的名字:第一代的族长是何塞 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而其长子是何塞 阿尔卡蒂奥,何塞 阿尔卡蒂奥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其家庭人员缺少沟通,如奥雷里亚诺沉默寡言,孤独入骨,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是马尔克斯其它一些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拉丁美洲文学共同的主题。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堵路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百年”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指拉丁美洲长期愚昧、落后、保守、僵化。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百年孤独”
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这种魔幻的源泉。
1
魔幻现实主义之“现实”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
魔幻现实主义之“现实”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为了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作家充分发挥想象,置现实于神话氛围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张、渲染,增强了作品艺术感染力。比如,在丽贝卡要来马孔多之前,奥雷里亚诺未知未觉,“‘我不知道是谁,’他坚持道,‘但不管是谁,人已经在路上了’
2
荒诞、夸张的描写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之“现实”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马孔多居民患上失眠症,之后开始失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把日常用品贴上标签注明用途。人们忘记了曾经发生的事情,忘记了马孔多的过去和现在。作者对失忆的描写,表现出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了巨大冲击,包含了作者对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历史的反思。
3
象征手法显示作者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