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靖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09: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靖江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每小题1分,共40分。答案请填写在答案栏内。)
1.
曾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自勉并完成了收复新疆大业的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李鸿章
D.曾国藩
2.
现在参观圆明园,只能看到大水法和远瀛观等残迹。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强盗是
A.英法侵略者
B.英国侵略者
C.八国联军
D.法国侵略者
3.
他是1894年的科举状元,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办大生纱厂,他创办实业的历史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他是
A.詹天佑
B.魏源
C.张謇
D.张骞
4.
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A.派遣留学生
B.废除科举制度
C.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D.创办京师大学堂
5.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6.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7.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
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
当今的中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10.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1.
我国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A.深圳、珠海
B.汕头、广东
C.深圳、海南
D.厦门、福建
12.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的是“正能量”、“微信”、“4G”、“style”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4.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吴宇森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A.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C.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1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16.
它是世界古代史上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法,它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1954年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18.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
当时老百姓大多数文盲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
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于一切之上
19.
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20.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点是
①都诞生于公元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②③④
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60分)
2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关注农民生活。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共14分)
政策回顾:
(1)1950年,党中央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2分)
1958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运动。(4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分析对比:
(2)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2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2分)
历史认识:
(4)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2)
22.
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下列几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曲折历程。(14分)
(1)图一呈现了建国初的一件大事,彼时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2分)
(2)图二呈现的是哪一重大事件?其直接结果是什么?(4分)
(3)图三发生在1971年,请问图中乔冠华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2分)
(4)图四证明新中国在统一大业上取得的重大成就,这是谁提出的什么方针的成功运用?(4分)
(5)建国60多年,我国外交成就斐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3.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他完成表格内容。(8分)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1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
《马关条约》
3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迫使中国清政府割让香港岛和台湾的分别是哪两个侵略者?(4分)
(3)允许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危害是什么?(2分)
(4)《辛丑条约》中哪一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2分)
24.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共16分)
(1)上面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重大运动?(8分)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一言论与哪一图片反映的运动有关?这一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图四所反映的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2分)
(4)结合上述内容,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哪些阶段?(2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A
B
D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D
B
A
A
D
A
C
二、非选择题
21.(1)社会主义改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2)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分)
(3)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4)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遵循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解放农村生产力;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国国情等。(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2分)
22.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2)尼克松访华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4分)
(3)中国重返联合国(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分)
(4)邓小平
一国两制(4分)
(5)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分)
23.
(1)
(8分)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1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英国、日本(4分)
(3)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
(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2分)
24.(1)洋务运动
戊戍变法(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8分)
(2)图一
促进了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4分)
(3)民主、科学(2分)
(4)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2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写在密封线内。
……………………………………密……………………………封…………………………线…………………………………………
希腊帕特农神庙
巴黎圣母院
洛阳白马寺
麦加大清真寺
A
B
C
D
图一
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图二
历史性握手
图三
乔的笑
图四
中英政权交接仪式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