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堂讲解】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原因
(1)毛泽东“左”倾错误的发展和对国内、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
(2) 林彪 江青的别有用心和助长。
2.表现
(1)迫害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3)从中央到地方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3.危害 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确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温馨提示:“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1)践踏人权:造反派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大批党政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炒家和残酷的迫害。如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法律成空文:“文革”动乱中,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3)造反派夺权,社会秩序遭破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而陷于瘫痪。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工人离开工厂“闹革命”,学生到处“串联”,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
(4)民主政治制度中断: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核心讲解:结合我国的历史、党的历史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探究分析“文化大革命” 发动且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答案:
1、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封建传统根深蒂固, 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2、严峻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敌视、中苏关系的恶化
3.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左”倾错误)
4、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错误
例题1:材料: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请问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答案 :背景:文革期间,全国陷入大动荡 问题: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
“文革”教训: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表现
(1)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
(2)为 刘少奇平反,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年通过了修订的宪法。目前形成了以 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法律化、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恢复了各级人民大表大会,重新召开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2.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年,颁布施行民族区域自治法 ,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
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温馨提示: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建立和完善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并且享有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权利。?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2)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3)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相统一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
答案:1、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会”)
2、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年,中共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16字方针。
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核心讲解:新时期我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有哪些具体的表现?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例题2:材料: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取得的最突出成就。依据材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答案:突出成就: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特点: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并举。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例题3:材料: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我国出现了第一个立法高峰时期,其中主要包括
《宪法》(82年修订)、《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行政诉讼法》等,还包括商标法、专利法、森林法
等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社会基本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八二
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个立法高峰的特点和背景。
答案:特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开始形成。(2分)
背景:“文革”后被破坏的法律体系亟待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法制建设;为了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生命财产;为了避免社会动乱和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吸取中外民主建设的教训,顺应世界民主化建设的潮流。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例题4:新中国成立6 0年来的法制建设进程中虽有曲折和坎坷,但最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地位和法律权威得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从1949年9月到1954年9月,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新中国构建起了新型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写出在这一历史时期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到重大作用的两部法律文件。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与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和迁徙、人身等自由,有爱护和保护公共财产、依法纳税和服兵役等义务。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1982年宪法第一次庄严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为什么说1982年是新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的一年?
(4)自1989年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答案:
1.共同纲领 54年宪法
2.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为人民民主国家 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新中国
根本政治制度 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3.颁布1982年宪法 宪法确认和保障了法律的地位和权威
4.颁布《诉讼法》《行政复议法》 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例题5:新中国建立后,标志着“依法治国”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政治目标的会议是( )
A.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五大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故选D。而A,B会议与依法治国关系不大,明显错误。综上,本题选D.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依法治国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例题6:“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中国出现了严重混乱
B. 红卫兵运动导致打砸横行
C.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文革”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是“文革”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AB两项内容与材料内容是一致性的,是对材料内容的归纳,不是反映了本质问题。C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到这个内容,所以答案选择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文革的危害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讲】本课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