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1 21: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三衢道中
第一单元 · 古诗三首
诗中四季
引入诗歌
曾几: 南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
作者简介
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划分好节奏。
同桌互相正音。


初读要求
减少
jiǎn





认识字词
字词解释
衢qú、减jiǎn、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区,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字词解释
我会写




我会写
梅子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母字的横折与竖折钩右下边交叉、折钩下边稍向左拉。

méi
结构:左右
音序:M 部首:木
我会写
小溪
书写指导:左边三部分都要扁,爫头四笔紧凑、首撇要短,幺字要窄,大字要扁宽。


结构:左右
造句: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溪水潺潺,发出悦耳的声音,让人感到非常放松。
音序:X 部首:扌
我会写
泛尽
书写指导:乏字首撇稍短平,之字横撇的横稍向上提,捺为曲头捺、起笔要重、稍平。

fàn
结构:左右
造句:周末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湖上泛舟,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由于连日暴雨,河水泛滥,导致很多地方被淹。
音序:F 部首:氵
我会写
不减
书写指导:左边是两点水,咸字要写紧凑,斜钩呈弧形、要长,右上角有一点。

jiǎn
结构:左右
造句:为了保持健康,他决定减少每天的糖分摄入。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进行减法运算。
音序:J 部首:冫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写出行时间:五月
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诗人看到了杨梅黄了、天晴、绿阴不减,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诗人在去“三衢”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三衢道中》梅子黄透了的时候,本来应该是阴雨连绵,却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诗人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梅子黄时 小溪泛尽 山行
黄梅天
舍舟登岸
绿树浓阴
黄鹂鸣啼
绿荫 黄鹂四五声
结构梳理
《三衢道中》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 。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
主题概括
见闻感受
愉悦
一课一法一练
想象
想象是我们写好作文的一种必备能力,围绕一句话想象画面景象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读写方法
古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根据这句话你会想到什么景象?
读写方法
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