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 11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20张)(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 11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20张)(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11: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堂讲解】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
(2) 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3)连年发生自然灾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过程:
(1)金田起义: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
(4)军事全盛。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温馨提示:马克思说 “推动太平天国运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1.根本原因:外国侵略进一步激化已经很尖锐的阶级矛盾。
2间接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核心讲解: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答案:
鸦片战争后,洋货大量涌入导致东南沿海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巨额战争赔款转嫁到人民头上等。民族矛盾尖锐加剧了阶级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例题1: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这体现出( )
A.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
B.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
C.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
D.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D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2.内容:
3.评价:
(1)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所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温馨提示: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
农民阶级深受封建剥削,是反封建的主力。同时,又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保守性、落后性,不可能领导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这决定了农民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性和落后性。
核心讲解: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难以实现?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答案:(1)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2)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法也不符合实际。(3)根本原因: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他们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思想难以达到这个理想境界。
例题2: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回答①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问题上的什么要求? (5分)②这些引文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观点,具体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5分)③为什么这些规定和思想行不通?(7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答案】 (1)(5分)农民;农民要求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5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
涉及到土地和税收。
(3)(7分)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在当时的条件下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无法实施,绝对平分产品更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属性,无法实现,把封建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目标,排斥商品经济,与工业化、近代化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1)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的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 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2)过程: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 石达开出走。(3)影响: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核心:提拔陈玉成、李秀成,让洪仁?芾沓???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3.颁布纲领:
(1)提出: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
(2)内容:
①政治上:向西方学习, 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②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③教育上:开设新式学堂等。
(3)评价: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未能实行。
4.后期防御:
(1)1858年,打垮江北大营,随后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2)1860年,攻破江南大营,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
(3)湘军攻陷安庆,天京失去屏障。陈玉成就义。
5.运动失败: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
温馨提示:(1)《资政新篇》在当时的中国不能实施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它不符合时代潮流(相反它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更符合时代潮流),而是因为它超出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缺乏生存的土壤。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核心讲解:如何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新”时代特色?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答案:
1.起义背景新。太平天国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因列强侵略激化阶级矛盾而爆发的。
2.起义形式新。太平天国利用外来宗教思想组织拜上帝教,进而发动起义。
3.革命任务新。太平天国运动在承担传统的反封建任务的同时,还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成为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4.指导思想新。以洪仁???淼南冉?耸?,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对外交往新。太平天国曾与外国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拒绝了,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起义所不曾遇到的问题。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也是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例题3: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
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
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
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
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
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
,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
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近
代史史学新观点》
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答案】
第一种:观点判断(2分);太平天国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促进统治集团内部的调整和更替,客观上为洋务派的出台创造了条件;(4分)太平天国肩负时代的使命,在反封建的同时还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分)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提出了《资政新篇》,勾勒了中国近代化蓝图,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意义。(3分)
第二种观点判断(2分):从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主力、政策等方面来看,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2分)《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潮流;(3分)运动长期集中在长江流域,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3分)颁布的《资政新篇》虽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文件,但并没有付诸实践。(2分)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例题4: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竟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二者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具有片面性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马克思的观点是建立在太平天国运动建立的农民政权提出《天朝田亩制度》的基础之上进行评价的,而《天朝田亩制度》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故属于革命史观,但是他没看到太平天国实际是要建立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民政权,故运用了革命史观,但是具有片面性;蒋介石的观点中“以抗满清”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具有革命性,也是运用了革命史观,但是他也没看到太平天国还具有局限性的一面,所以也具有片面性,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例题5:《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相隔不长,前者的“新”最主要体现在( )
A.主张奖励发明,实行专利制度
B.主张效法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唤醒了中国人,促进了思想上的启蒙
D.主张在平等基础上同各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资政新篇》最主要的新的地方是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故选B。A项是B项的表现;C项说的是启蒙运动;D项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时期就已经实行。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比较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例题6:范文澜指出:“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以下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提出《资政新篇》 D.天京事变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些特性”体现的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所以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负面的历史事件,而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天京事变”属于负面的历史事件。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京事变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本课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