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强基课—逐点理清物理观念)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了解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 1.知道分子动能和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概念,了解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了解分子势能的概念,知道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知道物体的内能。2.理解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的关系,理解物体的内能跟哪些宏观量有关。3.体会分析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过程。
逐点清(一) 分子动能
[多维度理解]
1.分子动能
(1)定义: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
(2)分子的平均动能: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________。
(3)________是物体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________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
2.温度的意义
(1)宏观:描述物体的__________。
(2)微观: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_的标志。
1.单个分子的动能
(1)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每个分子都有分子动能且不为零。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每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同,并且时刻在变化。
2.分子的平均动能
(1)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具有统计意义。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2)虽然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尽相同,它们的分子的平均速率一般不相同。
[全方位练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某物体的温度是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
(2)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
(3)温度升高时,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
2.下列关于分子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不变
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
3.(2024·常州高二检测)有甲、乙两种不同气体,如果甲气体内分子平均速率比乙气体内分子平均速率大,则( )
A.甲气体的温度一定高于乙气体的温度
B.甲气体的温度一定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C.甲气体的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D.甲气体的每个分子都比乙气体的每个分子运动得快
逐点清(二) 分子势能
[多维度理解]
1.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的特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与路径________。
2.分子势能:由分子间的__________决定的能。
3.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0。
(1)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r减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做________,分子势能减小。
(2)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分子势能最小。
(3)r4.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1)宏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2)微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_有关。
分子势能的特点
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分子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的是大小,具体的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
[全方位练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两分子间距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
(2)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
(3)分子势能可以为正值、负值、零值。( )
2.由于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化而使得分子势能变小,可确定在这一过程中( )
A.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表现为引力
B.一定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
C.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增大
D.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增大
3.两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
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均增大
B.在rC.在r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0,动能最大
逐点清(三) 物体的内能
[多维度理解]
1.内能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______与__________的总和。
2.内能普遍性:组成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在做着无规则的________,所以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3.内能的决定因素
(1)宏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________和体积三个因素决定,同时也受物态变化的影响。
(2)微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的分子总数、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___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
1.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内能 机械能
对应的运动形式 微观分子热运动 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常见的能量形式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物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影响因素 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体积及物态 物体的质量、机械运动的速度、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弹性形变量
大小 永远不等于0 一定条件下可以等于0
联系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物态变化对内能的影响
一些物体在物态发生变化时,如冰的熔化、水在沸腾时变为水蒸气,温度不变,此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变化,分子势能变化,所以物体的内能变化。
[全方位练明]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0
C.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物态和分子数都无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大,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大
B.物体运动速度大,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C.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3.质量相同的0 ℃的冰和0 ℃的水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相同 B.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C.分子势能相同 D.冰的分子势能较大
第4节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逐点清(一)
[多维度理解]
1.(1)无规则运动 (2)平均值 (3)温度 温度 2.(1)冷热程度 (2)平均动能
[全方位练明]
1.(1)× (2)× (3)√
2.选C 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则分子的总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B错误,C正确;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分子总数的比值,故D错误。
3.选C 气体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仅与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还与分子的质量有关。本题涉及两种不同气体,它们的分子质量无法比较,因而无法比较两种气体温度的高低,A、B错误,C正确;速率的平均值大,每个分子运动得并不一定都快,D错误。
逐点清(二)
[多维度理解]
1.无关 2.相对位置 3.(1)正功 (3)负功 4.(1)体积 (2)距离
[全方位练明]
1.(1)√ (2)× (3)√
2.选D 由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关系可知,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有两种可能性:一是r相互作用力减小;二是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且分子间距离减小,故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
3.选B 在r>r0阶段,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互接近过程中,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所以A错误;在r逐点清(三)
[多维度理解]
1.动能 分子势能 2.热运动 3.(1)温度 (2)平均动能
[全方位练明]
1.选B 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共同决定,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故A、D错误;由于分子一直在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任何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0,故B正确;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2.选D 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机械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D正确;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故B错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3.选B 温度相等,所以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B正确;0 ℃的冰变为水要吸收热能,所以相同质量的0 ℃的水比冰内能多,质量相同的0 ℃的水和冰,它们的分子个数相等,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所以水比冰的分子势能大,故A、C、D错误。
5 / 5(共71张PPT)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强基课——逐点理清物理观念)
第4节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了解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 1.知道分子动能和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概念,了解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了解分子势能的概念,知道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知道物体的内能。
2.理解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的关系,理解物体的内能跟哪些宏观量有关。
3.体会分析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过程。
1
逐点清(一) 分子动能
2
逐点清(二) 分子势能
3
逐点清(三) 物体的内能
4
课时跟踪检测
CONTENTS
目录
逐点清(一) 分子动能
1.分子动能
(1)定义: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
(2)分子的平均动能: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________。
(3)_______ 是物体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_______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
多维度理解
无规则运动
平均值
温度
温度
2.温度的意义
(1)宏观:描述物体的___________。
(2)微观: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_的标志。
冷热程度
平均动能
1.单个分子的动能
(1)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每个分子都有分子动能且不为零。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每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同,并且时刻在变化。
2.分子的平均动能
(1)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具有统计意义。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2)虽然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尽相同,它们的分子的平均速率一般不相同。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某物体的温度是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 )
(2)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 )
(3)温度升高时,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 )
全方位练明
×
×
√
2.下列关于分子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不变
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
√
解析: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则分子的总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B错误,C正确;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分子总数的比值,故D错误。
3.(2024·常州高二检测)有甲、乙两种不同气体,如果甲气体内分子平均速率比乙气体内分子平均速率大,则 ( )
A.甲气体的温度一定高于乙气体的温度
B.甲气体的温度一定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C.甲气体的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D.甲气体的每个分子都比乙气体的每个分子运动得快
√
解析:气体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仅与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还与分子的质量有关。本题涉及两种不同气体,它们的分子质量无法比较,因而无法比较两种气体温度的高低,A、B错误,C正确;速率的平均值大,每个分子运动得并不一定都快,D错误。
逐点清(二) 分子势能
1.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的特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与路径______。
2.分子势能:由分子间的_________决定的能。
3.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0。
多维度理解
无关
相对位置
(1)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r减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做_______,分子势能减小。
(2)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分子势能最小。
(3)r正功
负功
4.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1)宏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2)微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之间的______有关。
体积
距离
分子势能的特点
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分子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的是大小,具体的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两分子间距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 )
(2)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 )
(3)分子势能可以为正值、负值、零值。 ( )
全方位练明
√
×
√
2.由于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化而使得分子势能变小,可确定在这一过程中 ( )
A.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表现为引力
B.一定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
C.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增大
D.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增大
√
解析:由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关系可知,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有两种可能性:一是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且分子间距离减小,故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
3.两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
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
子在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
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均增大
B.在rC.在r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0,动能最大
√
解析:在r>r0阶段,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互接近过程中,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所以A错误;在r逐点清(三) 物体的内能
1.内能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______与___________的总和。
2.内能普遍性:组成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在做着无规则的_______,所以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多维度理解
动能
分子势能
热运动
3.内能的决定因素
(1)宏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______和体积三个因素决定,同时也受物态变化的影响。
(2)微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的分子总数、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__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
温度
平均动能
1.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内能 机械能
对应的 运动形式 微观分子热运动 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常见的 能量形式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物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影响因素 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体积及物态 物体的质量、机械运动的速度、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弹性形变量
大小 永远不等于0 一定条件下可以等于0
联系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续表
2.物态变化对内能的影响
一些物体在物态发生变化时,如冰的熔化、水在沸腾时变为水蒸气,温度不变,此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变化,分子势能变化,所以物体的内能变化。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0
C.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物态和分子数都无关
全方位练明
√
解析: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共同决定,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故A、D错误;由于分子一直在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任何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0,故B正确;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速度大,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大
B.物体运动速度大,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C.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
解析: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机械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D正确;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故B错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3.质量相同的0 ℃的冰和0 ℃的水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内能相同 B.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C.分子势能相同 D.冰的分子势能较大
√
解析:温度相等,所以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B正确;0 ℃的冰变为水要吸收热能,所以相同质量的0 ℃的水比冰内能多,质量相同的0 ℃的水和冰,它们的分子个数相等,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所以水比冰的分子势能大,故A、C、D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级——基础达标
1.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当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则甲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有些分子的动能可能减小,A正确,B错误;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因为增加内能可以只增大分子势能,C错误;不同种类的分子,分子质量不一定相等,因此无法比较分子的平均速率大小,D错误。
1
2
3
4
5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物体的内能包括 ( )
A.分子势能 B.重力势能
C.核能 D.化学能
解析:物体的内能为物体中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选A。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B.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均为0
C.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引力大于斥力,故A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均不为0,故B错误;在分子间距离大于r0范围内,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逐渐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逐渐增大;可知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故C错误,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4·山东潍坊高二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完全相同
的铅块,表面磨平,使其紧密接触,两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
挂上铅块丙后,甲、乙仍未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压强使甲、乙结合在一起
B.接触面上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甲的重力势能大,所以内能比乙的大
D.加挂丙后,接触面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减小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两铅块表面磨平,使其紧密接触,因两铅块表面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两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A错误,B正确;铅块的内能由温度和体积决定,与铅块相对地球的位置无关,C错误;加挂丙后,接触面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分子势能变大,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根据分子动理论,以下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
B.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
C.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大值
D.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引力和斥力都是0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相反,当r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4·上海徐汇高二检测)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一开始表现为引力,且大小先变大后变小,之后表现为斥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B.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对应的势能始终增大
C.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对应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分子平均热运动的能量一直增加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分子间的作用力F随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
如图所示,r1处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从r3逐渐减小到
r1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
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到r1处减为0;从r1处继续减小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A、B错误,C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当从r3逐渐减小到r1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增大,即分子平均热运动的能量增加;从r1继续减小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分子动能减小,即分子平均热运动的能量减小,故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由于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结合题图可知r2=r0;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当r小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A、B错误,C正确;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可知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多选)回收宇宙飞船的过程中,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高度逐渐降低,进入大气层,最后安全着陆。由于与大气的高速摩擦,使得飞船壳体外表温度上升到近两千摄氏度,从分子动理论和能量方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飞船壳体材料每个分子的动能均增加
B.飞船壳体材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飞船的内能向机械能转化
D.飞船的机械能向内能转化
2
3
4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飞船壳体外表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均增加,A错误,B正确;飞船的高度逐渐降低,与大气高速摩擦,机械能向内能转化,C错误,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关于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越低,则物体的内能一定越小
B.物体的温度越低,则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越小
C.物体的内能可以为零
D.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低说明分子平均动能小,但内能不一定小,A错误,B正确;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C错误;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无关,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比较45 ℃的热水和100 ℃的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水蒸气的大
B.热水的内能比相同质量的水蒸气的小
C.热水分子的速率都比水蒸气的小
D.热水分子的热运动比水蒸气的剧烈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水蒸气的小,A错误;相同质量的热水和水蒸气,热水变成水蒸气需吸收热量,故热水的内能比相同质量的水蒸气的小,B正确;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越大,45 ℃的热水中的分子平均速率比100 ℃的水蒸气中的分子平均速率小,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并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小,C错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级——综合应用
11.关于分子动理论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图1中曲线b是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
B.图2中当r等于r2时,分子势能最小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D.当阳光射入较暗的房间内,可以看到光束中有大量微粒在做无规则运动,此现象属于布朗运动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题图1中曲线b是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故A正确;题图2中当r等于r2时,分子势能最小,故B正确;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空隙,故C正确;当阳光射入较暗的房间内,可以看到光束中有大量微粒在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尘埃颗粒在气流作用下的一般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需用显微镜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故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给一定质量的温度为0 ℃的水加热,在水的温度由0 ℃上升到4 ℃的过程中,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我们称之为“反常膨胀”。某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水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结合力,这种结合力可以形成多分子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水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势能。在水“反常膨胀”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所有水分子间的总势能是增大的。关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
B.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
C.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
D.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水由0 ℃上升到4 ℃时体积减小,这时水分子间的总势能增大,因此,吸收的热量一部分要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故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两个分子M、N,固定M,将N由静止释放,N
仅在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远离M,其速度和位移的
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 ( )
A.N由x=0到x=x2过程中,M、N间作用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
B.N由x=x1到x=x2过程中,N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N由x=0到x=x2过程中,M、N系统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N在x=x1时,M、N间作用力最大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x=x1处N分子的动能最大,
则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最多,分子势能最小,则x=x1处
为平衡位置,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当x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x>x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N由x=0到x=x2过程中,M、N间作用力先表现为斥力,后表现为引力,A错误;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于x= x1处为平衡位置,则根据F-x图,可知x1相当于F-x图的c点,则由x=x1到x=x2过程中,N所受的分子间的作用力F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则加速度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N由x=0到x=x2过程中,M、N系统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N在x=x1时,M、N间作用力为0,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多选)现有18 g水、18 g水蒸气和32 g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 ℃时 ( )
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2
3
4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水和水蒸气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相同,总质量相同,故分子数相同,则N1=N2=×6.02×1023个=6.02×1023个,32 g氧气分子数为N3=×6.02×1023个=6.02×1023个,故N1=N2=N3,D错误;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它们处于同一温度,故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A错误,B正确;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势能和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相等质量且温度相同时,水蒸气的分子势能比水大,故其内能比水大,C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4·重庆高二检测)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分子A、B,从x轴上的坐标原点和r1处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这两个分子的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图像,当分子间距分别为r1、r2和r0时,两分子之间的势能为E1、0和-E0,取间距无穷远时势能为0,整个运动除分子间的作用力外不考虑其他外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当分子B到达坐标r0时,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0
B.分子B的最大动能为E1-E0
C.两分子从静止释放到相距无穷远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D.当两分子间距无穷远时,分子B的速度为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由静止释放后,A分子向左运动,B分子向右运动,运动性质完全相同,当它们之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作用力为0,此时B向右移动Δx,则A向左移动Δx,则有Δx=,此时B分子的坐标应为xB=r1+Δx=,故A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两分子之间势能为-E0时动能最大,减少的势能为ΔEp=E1-(-E0)=E1+E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减小的势能转化为两分子的动能,故分子B的最大动能为EkB=,故B错误;分子势能是标量,且正负可以表示大小,故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当分子间距无穷远时,减少的势能全部转化为两分子的动能,则E1=2×mv2,解得v=,故D正确。
2
3
4课时跟踪检测(三)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A级——基础达标
1.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当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则甲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2.物体的内能包括( )
A.分子势能 B.重力势能
C.核能 D.化学能
3.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B.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均为0
C.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4.(2024·山东潍坊高二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完全相同的铅块,表面磨平,使其紧密接触,两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挂上铅块丙后,甲、乙仍未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使甲、乙结合在一起
B.接触面上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甲的重力势能大,所以内能比乙的大
D.加挂丙后,接触面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减小
5.根据分子动理论,以下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
B.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
C.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大值
D.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引力和斥力都是0
6.(2024·上海徐汇高二检测)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一开始表现为引力,且大小先变大后变小,之后表现为斥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B.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对应的势能始终增大
C.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对应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分子平均热运动的能量一直增加
7.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8.(多选)回收宇宙飞船的过程中,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高度逐渐降低,进入大气层,最后安全着陆。由于与大气的高速摩擦,使得飞船壳体外表温度上升到近两千摄氏度,从分子动理论和能量方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飞船壳体材料每个分子的动能均增加
B.飞船壳体材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飞船的内能向机械能转化
D.飞船的机械能向内能转化
9.关于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低,则物体的内能一定越小
B.物体的温度越低,则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越小
C.物体的内能可以为零
D.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10.比较45 ℃的热水和100 ℃的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水蒸气的大
B.热水的内能比相同质量的水蒸气的小
C.热水分子的速率都比水蒸气的小
D.热水分子的热运动比水蒸气的剧烈
B级——综合应用
11.关于分子动理论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曲线b是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
B.图2中当r等于r2时,分子势能最小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D.当阳光射入较暗的房间内,可以看到光束中有大量微粒在做无规则运动,此现象属于布朗运动
12.给一定质量的温度为0 ℃的水加热,在水的温度由0 ℃上升到4 ℃的过程中,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我们称之为“反常膨胀”。某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水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结合力,这种结合力可以形成多分子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水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势能。在水“反常膨胀”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所有水分子间的总势能是增大的。关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
B.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
C.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
D.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
13.两个分子M、N,固定M,将N由静止释放,N仅在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远离M,其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 )
A.N由x=0到x=x2过程中,M、N间作用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
B.N由x=x1到x=x2过程中,N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C.N由x=0到x=x2过程中,M、N系统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N在x=x1时,M、N间作用力最大
14.(多选)现有18 g水、18 g水蒸气和32 g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 ℃时( )
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15.(2024·重庆高二检测)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分子A、B,从x轴上的坐标原点和r1处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这两个分子的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图像,当分子间距分别为r1、r2和r0时,两分子之间的势能为E1、0和-E0,取间距无穷远时势能为0,整个运动除分子间的作用力外不考虑其他外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B到达坐标r0时,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0
B.分子B的最大动能为E1-E0
C.两分子从静止释放到相距无穷远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D.当两分子间距无穷远时,分子B的速度为
课时跟踪检测(三)
1.选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有些分子的动能可能减小,A正确,B错误;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因为增加内能可以只增大分子势能,C错误;不同种类的分子,分子质量不一定相等,因此无法比较分子的平均速率大小,D错误。
2.选A 物体的内能为物体中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选A。
3.选D 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引力大于斥力,故A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均不为0,故B错误;在分子间距离大于r0范围内,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逐渐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逐渐增大;可知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故C错误,D正确。
4.选B 两铅块表面磨平,使其紧密接触,因两铅块表面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两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A错误,B正确;铅块的内能由温度和体积决定,与铅块相对地球的位置无关,C错误;加挂丙后,接触面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分子势能变大,D错误。
5.选B 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相反,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可知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A错误,B正确;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不是最大值,也不是0,C、D错误。
6.选C 分子间的作用力F随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
r1处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从r3逐渐减小到r1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到r1处减为0;从r1处继续减小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A、B错误,C正确;当从r3逐渐减小到r1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增大,即分子平均热运动的能量增加;从r1继续减小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分子动能减小,即分子平均热运动的能量减小,故D错误。
7.选C 由于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结合题图可知r2=r0;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当r小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A、B错误,C正确;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可知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
8.选BD 飞船壳体外表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均增加,A错误,B正确;飞船的高度逐渐降低,与大气高速摩擦,机械能向内能转化,C错误,D正确。
9.选B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低说明分子平均动能小,但内能不一定小,A错误,B正确;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C错误;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无关,D错误。
10.选B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水蒸气的小,A错误;相同质量的热水和水蒸气,热水变成水蒸气需吸收热量,故热水的内能比相同质量的水蒸气的小,B正确;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越大,45 ℃的热水中的分子平均速率比100 ℃的水蒸气中的分子平均速率小,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并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小,C错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D错误。
11.选D 题图1中曲线b是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故A正确;题图2中当r等于r2时,分子势能最小,故B正确;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空隙,故C正确;当阳光射入较暗的房间内,可以看到光束中有大量微粒在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尘埃颗粒在气流作用下的一般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需用显微镜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故D错误。
12.选D 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水由0 ℃上升到4 ℃时体积减小,这时水分子间的总势能增大,因此,吸收的热量一部分要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故D正确。
13.选C 由题图可知,在x=x1处N分子的动能最大,则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最多,分子势能最小,则x=x1处为平衡位置,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当xx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N由x=0到x=x2过程中,M、N间作用力先表现为斥力,后表现为引力,A错误;由于x= x1处为平衡位置,则根据F x图,可知x1相当于F x图的c点,则由x=x1到x=x2过程中,N所受的分子间的作用力F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则加速度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N由x=0到x=x2过程中,M、N系统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N在x=x1时,M、N间作用力为0,D错误。
14.选BC 水和水蒸气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相同,总质量相同,故分子数相同,则N1=N2=×6.02×1023个=6.02×1023个,32 g氧气分子数为N3=×6.02×1023个=6.02×1023个,故N1=N2=N3,D错误;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它们处于同一温度,故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A错误,B正确;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势能和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相等质量且温度相同时,水蒸气的分子势能比水大,故其内能比水大,C正确。
15.选D 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由静止释放后,A分子向左运动,B分子向右运动,运动性质完全相同,当它们之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作用力为0,此时B向右移动Δx,则A向左移动Δx,则有Δx=,此时B分子的坐标应为xB=r1+Δx=,故A错误;两分子之间势能为-E0时动能最大,减少的势能为ΔEp=E1-(-E0)=E1+E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减小的势能转化为两分子的动能,故分子B的最大动能为EkB=,故B错误;分子势能是标量,且正负可以表示大小,故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当分子间距无穷远时,减少的势能全部转化为两分子的动能,则E1=2×mv2,解得v=,故D正确。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