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低端)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
1、废丞相
(1)原因: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在1380年,借诛杀宰相胡惟庸,废除宰相制度。
(2)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使中国历史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君主专制达到空前的高峰。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一、明朝
2、设内阁
(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及发展:
①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最为侍从顾问 ,帮助处理繁多的政务。
②明成祖时期,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物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③后来,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评价(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核心讲解:明朝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
答案:原因:(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因素是当时宰相胡惟庸利用相权与皇帝分庭抗礼,为了杜绝宰相与皇帝的权力出现对峙的局面,将权力更系统地集中在皇帝手中,因此朱元璋废除了皇帝制度;
(2)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宰相与皇帝争夺权力,集中皇权,加强君主专制。
利弊:废除宰相制度的有利方面:有利于集中权力,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不利方面:皇权高度集中,皇帝的执政能力在最大程度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思想、文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核心讲解:明朝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
例题1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
A. 表明君主专制的继续强化 B. 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 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A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二、清朝
1、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2、康熙时期:设立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
(1)原因:处理西北军务
(2)特点:①结构简单②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③办事机密
(3)职权: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标志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核心讲解: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产生量哪些影响?
答案:积极作用: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消极作用: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例题2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上述史料,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 甲说、丙说 B. 甲说、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B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例题3.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④是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的重要原因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君主专制加强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还有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是消极影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同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风气,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例题4. 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 )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废除行省,设三司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以八股取士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所给四个选项都是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君权极度膨胀,各方面的运转受到极大限制,都是封建制度从政治上已衰落的表现。但根据题意,只能选一项“最”者,那就要从各项的内容和影响加以比较:A项削弱的是相权;B项削弱的是地方;D项加强的是思想控制,在明之前的王朝中已都有过类似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C项特务机构的功能是监视百官。残害人民,且负责者又是宦官,它超出了封建制度各种权力之间的正常关系。以非正常的机构严重干扰常设机构的正常秩序,正足以说明封建制度已无可奈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表现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例题5.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 )
A.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B.要解除地方割据
C.明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要改革官制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答案】A
【解析】
本题要求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从所选材料中可以看出,明太祖所担心是权臣上下蒙蔽,专权自恣,从而使皇帝无法躬览庶政,也就是权臣的权力已经影响了皇权了,这是朱元璋无法接受的,所以他要限制权臣的权力而突出皇权。故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太祖加强皇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单元总结1、知识结构
2、把握一条基本线索
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皇帝的权力不断延伸。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从汉至元逐步发展完善,明清时期强化并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