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落花生 第一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 落花生 第一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5: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落花有声,道理入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第一课时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曹植
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
——杨万里
落花生原产于南美洲一带,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大陆作物向外传播,花生开始传入南洋群岛。明朝时期花生才从南洋传入我国东南沿海,面世中文文献中,对花生开始进行连续性、系统性的记载主要在16世纪。
——引自《花生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中国花生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为什么没有关于“落花生”的唐诗呢?
故事背景
北宋
三国


一、开花
二、形成子房柄
三、子房柄钻入土里
四、形成果实
花生是生长在地下的,为什么称其为“落花生”呢?
花生生长周期
作者简介
个人简介
许地山(1894-1941),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奉献。
——许地山
PART
02
落花生
许地山
吩咐 尝尝 便宜 石榴
pián yi
shí liu
fēn fu
cháng chang
语言是生命与生活的声音。。
——老舍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买种
播种
空地
读三声,因为他们买的是“种子”,翻的是地,浇的是水,施的是肥,所以播的也应该是“种子”。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居然
我觉得是“居然”,因为我们姐弟几个之前没有想到花生会有收获,后来收获了,出乎意料。
为什么结果出乎他们意料呢?你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找找答案?
因为他说“没过几个月”,时间很短就收获了,让人意想不到。
而且这还是一片荒地,不知道能不能种出东西来。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种花生——收花生——( )花生——( )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提议全家在后园的茅草亭过一个收获节。在那晚,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们姐弟说:“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你觉得这样的写法与课文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这样写的话,文章没有主次,从种花生、收花生到尝花生、议花生都很“平均用力”,根本读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对于花生的好处,我们理解得很浅显。
文章主次、详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表达需要出发,进行剪裁的。
详略之道
根据“看详略”的方法,联系课文说一说“尝花生”和“议花生”哪一个是重点?
那天晚上一家人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可文章一字未提用花生做成的食品味道怎样,他们又是怎样吃的,只是在文章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所以“吃花生”是略写。而“议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是详写。
详略之道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 矮矮地长 鲜红嫩绿
印象 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有很多,你能说说它的好处吗?根据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表格。
我觉得是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炫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低调做事。
花生外表虽然其貌不扬,但是重要的是它很有用。
花生的好处有这么多,但最可贵的是什么呢?
思考
父亲先是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然后再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父亲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认识到花生品格的可贵?
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对比之法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
——杜牧
明理导行,落地“声”根
他留学西洋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
他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
他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以系主任的身份每周还上20小时的课;
抗日战争期间,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郭沫若曾评价他说,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竞逐,极其恬淡。
在许地山先生心里,和“体面”相比,更重要的是什么?
落花生,落花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