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二、能力目标:
(1)能鉴别和评价信息,并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2)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能对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与判断,自觉树立信息安全意识。从自我做起,不发布、宣传虚假信息,并把社会上虚假的信息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净化网络空间,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谐21cnjy.com
2学情分析
因为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在学习和生活中,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会接触很多的信息,由于他们是属于末成年人,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对一信息的真伪,很难准确的判断,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他们能有一定的对信息真伪判断的能力,本节课应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应结合教材,多收集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从侧面和感性上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及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一、新课导入:
课件演示:打开窗户,新鲜空气(信息)进来了;灰尘和苍蝇(虚假信息)也进来了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消费者也应自我反思。
提问:面对无所不在的信息诱惑,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生:我们在使用各类信息时要学会分析和鉴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千万不能“拿来主义”
师总结:
课程一开始就提出信息的繁杂难辨性,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如何鉴别信息的真伪性,并做出合适的评价。
二、案例分析与交流分享:
1、课件演示:
(1)课本P31面李明上网中奖实例。
(2)提出问题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实例并对问题进行分析。
1.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信息 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 为什么
2.该中奖信息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
3.李明问银行,银行提供的信息(可能是国际诈骗)是否可靠
4.为什么公安机关下的结论(这是一起国际诈骗事件)可信
5.除了公安机关跟踪调查,还有什么可以辨别该中奖信息的真伪吗
6.李明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等资料,你会这样做吗 为什么
提出问题:在信息时代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伪难辨。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各类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
生: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总结:
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2.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3.逻辑推理;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实地考证。
2、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方法:
(1)信息的来源
(2)信息的价值取向
(3)信息的时效性
三、案例分析与评价:
1、短信“恭喜你已中现金3.6万元,收到信息请速与某某联系。”同学们根据短信中所提示的信息鉴定上述短信是否可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骗款百万
3、教师对书本P33面:天气预报。进行分析,加深对信息的价值取向性的理解。
4、电话卡充值赠送:昨天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听小文说国庆期间神州行、神州大众卡有充值赠送,小李赶紧去买了一张,谁知却没有。他埋怨小文骗他,小文却说没骗他。到底怎么回事?
5、所罗门于断。
6、积攒“QQ币”。
学生试着分析上述各例子,看看可以从那些方面进行评价其真伪性?
师本课总结: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如果人们不具备相应的审视和判断能力,就会被一大堆信息垃圾所湮没。因此对获取的信息需要进行辨证分析,通过价值判断,剔除糟粕,然后,对有用信息进行深层挖掘,寻找其中隐含的价值和意义,来满足需求。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取伪存真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参照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21教育网
1.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2.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信息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发生
4.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
5.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