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教学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教学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2 10:1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将 进 酒
——李白




李白字 ____,号______。现存诗歌900余首。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风格,素有____之称。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奔放飘逸
想象丰富
豪迈瑰丽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725)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嵩山与友畅饮做将进酒
(752)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游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读音:qiāng,请的意思。例如:《诗经》中《将仲子》。
将进酒意为“请喝酒”,是让人喝酒的劝词。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文题解说
诵读感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任务一:
李白的心情
自由诵读诗歌,谈谈你从诗中读出李白的心情是如何的,依据是什么。
欢谑 xuè 金樽 zūn 沽取 gū 千金裘 qiú
将进酒 qiāng 烹羊 pēng 倾耳qīng 馔玉 zhuàn 岑夫子 cén
预习检测
高堂:父母
会须:应当
不足贵:值得
恣欢谑:放纵
径须沽取:即、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再读 将进酒


但愿长醉不愿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思考:作者悲什么?是如何表现“悲”的
李白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29岁,初入长安,无功而返;41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43岁,奸佞当道,赐金放还。与友人畅饮、作《将进酒》时,李白已年逾五旬。得到朝廷的诏令,“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而今功业一事无成,却已早生华发。对于有才华、有抱负、渴望有所作为的李白而言,怎会不感慨唏嘘,悲从中来?
悲: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比喻、夸张、反衬
比兴:先言黄河以引起所咏之悲,同时用流水喻时光。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想象、夸张:天上来、朝暮。空间范畴的想象夸张,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时间范畴的夸张,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思考:作者乐什么?是如何表现“乐”的。
欢:朋友相聚,及时行乐
直接抒情、夸张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豪爽
“有用”而“必”、“还”,写出了作者的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积极用世的态度。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思考:作者愤什么?是如何表现“愤”的。
愤:怀才不遇,志不能抒
借代、对比、用典
“钟鼓馔玉不足贵”使用了借代的手法。“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对比,写出了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壮志难酬而沉溺酒乡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
用典: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曹植,字子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王士祯(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李白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放还”的下场。
7,结合李白的思想经历,分析李白为什么不愿醒来?
李白在沉醉中可以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痛苦。什么样的现实让他痛苦呢?社会黑暗,朝廷奸佞当道,权贵掌权,达官贵人结党营私,排斥贤能。这样的现实还曾让李白发出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李白“怀抱利器而无所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只好以酒为解脱。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思考:作者狂什么?是如何表现“狂”的。
狂:释放情感
夸张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夸张,作者抑郁不得志,只能将所有的情感通过酒来消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改成“黄河之水山上来”吗?
不能,作者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流水”意象 ——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问题研讨:
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又想到了什么样的人生?结合诗文简要赏析。
明确:人生和江水一样,江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
短暂的人生,“朝如青丝暮成雪”,早上还是“青丝”,傍晚就青丝成雪,极言短暂。
悲哀的人生,人生苦短,以年过半百却功业未成,不仅悲苦。
(李白的悲不同于李煜柔婉的悲,李白的悲——悲而不伤,悲而愈壮,就是说不仅是“悲”的,而且还有一种“壮”的感情融于胸中。)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课文赏析
挑刺:第一小节中有两句破坏了整体连贯性,能否找出来?
这句话能不能放在其他地方呢?你想要放在哪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在渝州谒见李邕[yōng],史称李邕“颇自矜”,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公元 742年,42岁的李白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异常兴奋,他认为,自己的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兴奋地写下了这首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公元744年,44岁的李白得罪权贵,被赐金放还。践行宴上,回望过去如一场梦,梦醒以后,只剩下一地鸡毛、杯盘狼藉。但他没有自怨自艾,更不会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
课文赏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人生态度。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问题研讨: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哪两个字用的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必”和“还”,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并表达了作者有高度自信心
(2)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它是一种真正的“乐”吗 ?
明确: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②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课文赏析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问题研讨:
(1)作者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
②加快了诗歌的节奏,使得诗歌的旋律加快了,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心情是非常激动地,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放起来。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的真心话吗?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真心话,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是“长醉不复醒”。只是因为当时仕途失意,志不得抒所以才这么说,一方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惚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 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课文赏析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课文赏析
圣贤所指何人?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为何单写曹植?
孔子:在齐鲁二国受冷落
孟子:思想未被国君推行
屈原:遭贵族排挤毁谤
陈王:曹植,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还受到兄、侄的妒忌排挤。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问题研讨:
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王”曹植呢?结合曹植生平试做简要分析。
明确:
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乡”的下场。以曹植自况,表达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常愁。
课文赏析
反客为主,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
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之深的集中表现。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问题研讨:
(1)作者和朋友一直“将进酒,杯莫停”,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为什么还要“呼儿将出换美酒”?
明确:借酒浇愁
(2)作者“愁”具体指的是什么?又为何说“万古”?修辞手法?
明确:愁——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贤不必用,壮志难酬。
万古——夸张,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
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
替从古至今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
这的的确确是“万古愁”。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三愁
万古愁
且为乐
饮酒之乐
朋友之乐
自信之乐
三乐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任务二:
李白的情感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1.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2.表达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
3.显示了诗人对未未充满无限的信心。
4.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形象思想情感:
任务三:
李白的形象
从诗中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
乐观、自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豪爽、狂放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怀才不遇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任务四:
李白的浪漫
①气势豪放,感情激越,黄河之水势不可挡的气势,纵情欢乐的狂放,自我肯定的豪情,视权势如粪土的愤慨,以"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的豪爽大度,生动形象地抒写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
②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表丝暮成雪","三百杯"、"万古愁"等句,既表现了豪迈的诗情,又不给人以空洞浮夸之感;既想象奇特,又不失险怪,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③在语言的运用上,这首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言、五言、十言句点染其间,参差错落,好象行云流水,飘逸奔涌,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浪漫主义在《将进酒》在中是如何体现的?
拓展阅读
李白孤独时要喝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忧愁的时候离不开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与友人相约高兴时要豪饮酒: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
赏景时有酒助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作客时当然要有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悼念时还是缺不了酒: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