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1.1集合的概念
第二课时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理解集合的含义,能正确判别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掌握集合的三个特性及其应用.
3.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
例如自然数的集合,同一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
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等。
情景导学
初中学过的集合有:
1.数集:
实数集
有理数集
无理数集
整数集
分数集
正整数集
负整数集
零
自然数集
2.点集:
(1)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到线段AB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圆
线段AB的中垂线
(1)1~10之间的所有偶数;
(2)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全体高一学生;
(3)所有正方形;
(4)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定长 的所有的点;
(5)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
(6)地球上的四大洋。
探究
思考:上述每个问题都由若干个对象组成,每组对象的全体都能组成集合吗?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元素分别是什么?
元素与集合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元素a是集合A
的元素,
记作a A,
读作a属于A.
元素a不是集合A
的元素,
记作a A,
读作a不属于A.
典型例题
典例:用符号“ ”或“ ”填空:
(1)1 ___N, 0___N, -4_ __N, 0.3___N;
(2)1___Z, 0___Z, -4___Z, 0.3 _ __Z;
(3)1 ___Q, 0___Q, -4 ___Q, 0.3___Q;
(4)1___R, 0___R, -4___R, 0.3___R.
典型例题
变式2: 用符号“ ”或“ ”填空:
(1)-3___N; (2) 3.14___ Q;
(3) ___Z; (4) - ___R;
(5) ___R; (6) 0 ___Z.
典型例题
×
√
√
×
√
√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叫做空集记作
6、集合的分类
5、集合的相等
(3)
例1:
练习
练习
追问2:当集合中元素个数有无数个,我们如何表示呢?
追问4:你能用描述法表示偶数集吗?
追问5:我们如何用描述法表示有理数集?
追问3:整数集Z可以分为奇数集和偶数集.我们如何用描述法表示奇数集?
练习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若m∈Z,则-2m∈Z.( )
(3)若集合A={x|ax2+4x-1}有2个子集,则实数a的值等于-4.( )
(4)若A∩B=A∩C,则B=C.( )
√
×
√
×
2.定义A#B={x|x A,且x∈B},若A={2,3,5},B={1,3,5,7},则A#B的子集个数为( )
A.2 B.4 C.8 D.16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得A#B={1,7},所以A#B的子集个数为22=4.
3.已知集合A={a+3,a+1,a2-1},若3∈A,则实数a的值为 .
答案 0或-2
解析 若3=a+3,则a=0,此时a+1=1,a2-1=-1,因此A={3,1,-1},符合题意;若3=a+1,则a=2,此时a+3=5,a2-1=3,因此a+1=a2-1,不合题意,舍去;若3=a2-1,则a=2或-2,当a=2时不合题意,当a=-2时,a+3=1,a+1=-1,此时A={3,1,-1},符合题意.综上,实数a的值为0或-2.
一般地, 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
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我们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组成集合的元素一定是数吗?
组成集合的元素可以是物、数、图、人等,它具备怎样的性质呢?
问题:
归纳总结
元素a与集合A的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a 属于集合A,
记作:a∈A ;
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 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归纳总结
常用的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记法 —— ———— —— —— ——
N
Z
Q
R
N*或N+
N
N*或N+
Z
N*或N+
学习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后,为了方便书写,数学中规定了一些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归纳总结
1.1集合的概念
第二课时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