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2 10: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1.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1.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
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
3.
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学习目标
导入:复习毛泽东《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写作背景
作于1925年。
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革命形势大好。
1925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上片: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是这首词的词眼;
下片:回忆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并在结尾三句,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中心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以天下为己任、敢于对抗反动统治、改造旧社会的豪情壮志。
诵读要注意几个方面:
1.读懂文意
2.读出节奏
3.读出感情
思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深沉而豪迈
这首词总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呢?能不能试着给这里的每一幅图列一个小标题?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处境季节
地点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省略、倒装
独立寒秋图
用自己的语言诗意地描绘这三句话所概括的画面。
思考:诗歌为什么要倒装呢?
一、押韵
二、强调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重读
不能读快,应该读得舒缓一点,体现一种深沉。
独立寒秋图
万类霜天竞自由。

湘江秋景图
这幅图是由“ ”字领起的,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来概括这幅图的特点。
用自己的语言诗意地描绘这几句的画面,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湘江秋景图
用自己的语言诗意地描绘这几句的画面,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有朝气,生机蓬勃,色彩绚丽,非常壮美。
作者是怎样展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秋景的呢?
01
作者是怎样展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秋景的呢?
一、选用了一系列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山之多,红得广
林之密,红得深透
江水盛大
水的清澈
千帆竞发,给人以动力
矫健有力
轻快自由
江水浩渺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物蓬勃
作者是怎样展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秋景的呢?
一、选用了一系列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三、写作顺序远近相见,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二、选用一些色彩词。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不平凡、不平常

评点、关心
峥嵘岁月图
读得快、有力度,声音洪亮。
描绘了怎样的少年形象?这些少年形象有哪些特点?
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胸怀天下,革命劲头十足,视军阀官僚如粪土一般。
年龄气质(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精神状态(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战斗行动(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中流击水图
想象和夸张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中流击水图
这里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就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之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自己立誓振兴中华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心中的那样一种豪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曾记否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欧阳修《秋声赋》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辞》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登高》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 《红楼梦》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曹雪芹 《红楼梦》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练习:
读下面所选的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做的两首词,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咏 蛙
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