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卷(冀少版)
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60分。
2.请将所有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腺的主要功能是( )
A.排出食物残渣 B.吸收营养物质
C.搅拌和推动食物 D.分泌消化液
2.如图是淀粉消化示意图,图中“剪刀”可表示为( )
A.牙齿 B.消化酶 C.胃液 D.胆汁
3.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吞咽式小型设备,可穿过人体消化道,捕捉到消化道内的图像,用于诊断消化道疾病,完成检查后,胶囊内窥镜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口服胶囊内窥镜后,胶囊内窥镜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口腔→咽→食道→肝脏→胰→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肝脏→大肠→胃→小肠→肛门
D.口腔→咽→肝脏→胃→胰→小肠→肛门
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②后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各加入2滴碘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馒头碎屑
B.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C.2号试管中的淀粉会被唾液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
D.37℃是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环境
5.当前“小胖墩”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下列生活方式中,最可能引起肥胖的是( )
A.食物多样,营养均衡 B.多油多肉,零食不断
C.三餐定时,能量合理 D.作息规律,适度锻炼
6.生物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几种食物能量的差异”的实验时,如果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分析原因不可能的是( )
A.食物没有燃烧充分 B.实验室温度的影响
C.温度计触及试管底 D.加热容器对热量的吸收和散发
7.如图为人体皮肤受伤后引起的血液凝固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①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B.细胞②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皮肤受伤病菌侵入身体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
D.血液中血小板过少,在血管破裂时出血风险降低
8.当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前臂,在被扎处的远心端静脉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现象说明( )
A.静脉内血液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B.静脉的分布位置都十分浅
C.静脉的管腔很大,管壁的弹性大 D.静脉血管内无瓣膜
9.医院现有下列四种血型的血液库存,B型血患者大量失血时,最好给他输入( )
A.O型血 B.A型血 C.B型血 D.AB型血
10.如图是人体某处血液流速变化示意图,图中I、Ⅱ、Ⅲ分别代表人体内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I内血液流速较快,一般分布较浅
B.Ⅲ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Ⅲ→Ⅱ→I
D.Ⅱ内血液流速最慢,数量多,分布广
11.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2025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保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会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B.高血压病人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血压正常后立刻停药
C.高血压对身体健康有重大危害,低血压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静脉血压
12.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至少需经过( )
A.一层细胞 B.两层细胞 C.三层细胞 D.四层细胞
13.人在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
A.喉头肿胀,喉腔变小
B.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
C.气管分泌的痰液过多堵塞了呼吸道
D.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
14.人体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吸入的氧气的最终去向是( )
A.到肺泡里交换二氧化碳 B.在红细胞里
C.到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 D.到血液里溶解到血浆中
15.如图中①~④表示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膈肌和肋间肌收缩完成吸气
B.②④过程均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③过程涉及的动脉和静脉内均有瓣膜
D.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
16.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及其所连接血管的示意图,其中乙血管中的氧气含量比甲血管多,有关丙器官的生理功能及血液进出丙的路径正确的是( )
A.形成尿素,甲→丙→乙 B.形成尿素,乙→丙→甲
C.形成尿液,甲→丙→乙 D.形成尿液,乙→丙→甲
17.下列关于皮肤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划伤皮肤的表皮后,会出血并感到疼痛
B.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有分裂能力
C.皮肤中的血管和汗腺参与调节体温
D.皮肤具有保护、排泄等功能
18.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以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19.如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神经元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B.③是神经末梢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D.神经元包括[①]突起和[②]细胞体两部分
20.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脑干,反射性地引起虹膜内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下列词语中包含的反射活动,与该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画饼充饥 B.闻鸡起舞 C.谈虎色变 D.入口生津
21.建模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
A. B.
C. D.
22.某儿童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经医生诊断后,定期注射某种激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明显缓解相应症状。该激素最可能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23.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身体和心理上会发生显著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B.喉结突出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征
C.生殖器官完全发育成熟 D.内心世界变得复杂,性意识开始萌动
24.下列关于近视及其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会引起近视
B.近视的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近视
D.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
25.绘制流程图是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流程图不正确的是( )
A.病毒随空气进入肺的途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B.脂肪消化: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C.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D.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26.小郸同学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家人设计了午餐食谱,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午餐食谱 大米饭,酸辣土豆丝,红烧牛肉,凉拌黄瓜
(1)黄瓜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_____可预防坏血病。牛肉中富含_____,其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该物质被消化的场所是胃和小肠,参与其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
(2)大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部分淀粉可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为______,其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_____。
(3)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_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绒毛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_____。
27.下表是某同学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请你认真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NO.20220506177 姓名:×× 性别:男 年龄:14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3.0×1012个/L 18.0×109个/L 102g/L 0.1×1011个/L (4.0~5.5)×1012个/L (5.0~10.0)×109个/L 120~160g/L (1.0~3.0)×1011个/L
(1)经医生诊断该同学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报告单上他的_______数量过多。
(2)该同学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可能患有______,除吃医生开的药物外,还应在饮食上多吃些______和______含量丰富的食物。
(3)该同学受伤后,往往会出现血流不止的现象,这和报告单中______含量偏低有关。
(4)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栏目《等着我》,通过DNA数据比对,使不少失散多年的亲人得以团聚。若某次鉴定,仅以上表的三种血细胞为材料,最好选用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
28.2022年3月23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航天员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多个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让孩子们受益旺技,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空授课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直着抛向了叶光富老师,叶老师看到冰墩墩向自己飞来时,冰墩墩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 ]_____的折射作用,在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_____形成视觉。
(2)太空授课结束,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补充完整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C→①→③→_____。
(3)三位“太空教师”上课时需要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而在地球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 ]_____的调节功能。
(4)小宇同学在观看神奇的太空实验时不禁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既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_______调节的影响。
29.小西的爸爸因出现水肿、尿液泡沫多等症状到医院就医,他的尿常规检测的部分结果如下表(HP指高倍镜视野)。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项目 蛋白质 葡萄糖 白细胞 红细胞
化验结果 + - 11~15/HP 6~10/H
参考值 - - 0~5/HP 0~3/HP
(注:“+”、“-”分别表示检测指标的有、无)
(1)表中检测结果中异常的项目有_____,医生推测其_____可能发生了病变。
(2)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______的平衡也有重要意义。
(3)小西的爸爸通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在血液透析前,常连接前臂动脉a和静脉b以满足透析过程中血流量的要求。血液透析过程如图甲所示。
I.图甲中半透膜模拟的是图乙_____中(填序号)和②内壁的_____功能。
Ⅱ.正常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这是由于图乙中_____(填名称)的重吸收作用的结果。
30.某学校项目小组开展“设计并制作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结合活动任务单分析回答问题。
任务一 探究路径
项目小组用A~D标记与猪心相连的血管,向血管注水并记录结果(表1)。
【现象记录】
表1:各组注水结果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注水部位 A B C D
出水部位 A B A B
【讨论交流】
(1)甲组、乙组注本水后水面返回,推测心脏中有特殊结构:解部猪心,用1~4标记心脏的腔室(图1中左图),发现A和2、B和4之间有______,导致水回流。
【设计路径】(2)结合相关资料及探究结果,项目小组绘制人体血液循环路径(图1中右图),其中Ⅱ路线代表______(填“体”或“肺”)循环。
任务二制作模型项目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血液循环模型(如图2),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
【材料选择】
(3)选择具有弹性的橡皮球,通过挤压模拟心肌的______功能。
【模型解说】
(4)单向阀A打开,模拟血液由静脉流回______。若甲烧杯模拟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红色软管1______(填血管名称)中的血液流经甲烧杯后,含氧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任务三 评价模型
【项目展示】
项目小组在学校科技节上展示了该模型,有同学指出该模型在结构上可进一步完善。
【评价反思】
(5)该小组讨论后,将该模型的橡皮球部分进行了修改(如图3),修改理由是______。
详细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D
2. B
3. B
4. D
5. B
6. B
7. D
8. A
9. C
10. D
11. A
12. B
13. B
14. C
15. A
16. C
17. A
18. A
19. D
20. D
21. C
22. D
23. C
24. A
25. 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26.(8分)
(1)维生素C|蛋白质|胃液、胰液、肠液
(2)麦芽糖|葡萄糖
(3)环形皱襞|营养物质吸收
27.(6分)
(1)白细胞
(2)贫血|铁|蛋白质
(3)血小板
(4)白|白细胞含细胞核,DNA鉴定需细胞核遗传物质
28.(6分)
(1)①晶状体|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2)D→E
(3)⑥小脑
(4)激素
29.(6分)
(1)蛋白质、白细胞、红细胞|肾小球
(2)无机盐
(3)Ⅰ.①肾小球|过滤|Ⅱ.肾小管
30.(9分)
(1)瓣膜
(2)肺
(3)收缩
(4)心房|肺动脉|增加
(5)左右心室壁厚度不同(左心室更厚),修改后更符合心脏实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