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课标综合卷高考生物真题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新课标综合卷高考生物真题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3 18:2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综合卷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蛋白质是结构和功能多样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硫键的断裂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 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会影响其功能
C. 用乙醇等有机溶剂处理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 利用蛋白质工程可获得氨基酸序列改变的蛋白质
2. 在一定温度下,生长在大田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CO2固定速率)和呼吸速率(CO2释放速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a时,该植物的干重不会增加
B. 光照强度从a逐渐增加到b时,该植物生长速率逐渐增大
C. 光照强度小于b时,提高大田CO2浓度,CO2固定速率会增大
D. 光照强度为b时,适当降低光反应速率,CO2固定速率会降低
3. 为研究肾上腺的生理机能,某研究小组将小鼠按照下表进行处理,一定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
分组 实验处理
甲 不摘除肾上腺
乙 摘除肾上腺
丙 摘除肾上腺,注射醛固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组小鼠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会升高
B. 乙组小鼠饮生理盐水有利于改善水盐平衡
C. 三组小鼠均饮清水时,丙组小鼠血钠含量最低
D. 甲组小鼠受寒冷刺激时,肾上腺素释放量增加
4. 某同学在甲、乙两个植物群落中设置样方调查其特征,样方中植物的物种数随样方面积扩大而逐渐增加,但样方面积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物种数的变化明显趋缓(如图所示),此时对应的样方面积(a和b)通常称为最小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最小面积样方中应包含群落中绝大多数的物种
B. 与甲相比,乙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调查时最小面积更大
C. 调查甲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时,设置的样方面积应不小于a
D. 调查乙群落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针对每种植物设置的样方面积应不小于b
5. 为获得作物新品种,可采用不同的育种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倍体西瓜育种时,利用了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的多倍体
B. 作物单倍体育种时,利用了由植物茎尖组织培养获得的单倍体
C. 航天育种时,利用了太空多种因素导致基因突变产生的突变体
D. 水稻杂交育种时,利用了水稻有性繁殖过程中产生的重组个体
6.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于核酸样品的分析,样品1~4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分别代表电泳槽的阳极和阴极)。已知样品1和2中的DNA分子分别是甲和乙,甲只有限制酶R的一个酶切位点,样品3和4中有一个样品是甲的酶切产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配制琼脂糖凝胶时需选用适当的缓冲溶液
B. 该实验条件下甲、乙两种DNA分子均带负电荷
C. 甲、乙两种DNA分子所含碱基对的数量可能不同
D. 据图推测样品3可能是甲被酶R完全酶切后的产物
三、非选择题。
7. 将某植物叶肉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Cl溶液中,起初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一定时间(t)后细胞开始吸水,并逐渐复原。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进行水分交换时,水分子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
(2)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
(3)一定时间(t)后细胞开始吸水的原因是________。
8. 有研究显示,机体内蛋白P表达量降低会引起免疫失调。已知酶E可催化蛋白P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酶E被磷酸化后失活。研究人员用酶E(或磷酸化的酶E)、含蛋白P基因及其启动子的表达质粒等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失调包括过敏反应和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蛋白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蛋白P的表达,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为治疗因蛋白P表达量降低起的免疫失调,可使用抑制________(填“酶E”“磷酸化的酶E”或“蛋白P”)活性的药物。免疫失调也可以通过调节抗体的生成进行治疗,机体产生抗体过程中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
9.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感召下,同学们积极讨论某退化荒山的生态恢复方案。A同学提出选择一种树种进行全覆盖造林;B同学提出应该种植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退化荒山会发生群落演替。通常,群落演替的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二者的区别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与A同学的方案相比,B同学的方案可能有利于控制害虫的爆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3)为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从群落空间结构的角度考虑,设计荒山绿化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4)为维护恢复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10. 植物合成的色素会影响花色。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深红、浅红和白三种表型。研究小组用甲、乙两个浅红色表型的植株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分别自交,子一代均出现浅红色:白色=3:1的表型分离比;甲和乙杂交,子一代出现深红色(丙):浅红色:白色(丁)=1:2:1的表型分离比。综上判断,甲和乙的基因型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丙自交子一代出现深红色:浅红色:白色=9:6:1的表型分离比,其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若丙与丁杂交,子一代的表型及分离比为________,其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11. 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酶X,某同学将编码酶X的基因(目的基因)插入质粒P0,构建重组质粒Px,并转入大肠杆菌。该同学设计引物用PCR方法验证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引物1~4结合位置如图所示,→表示引物5'→3'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PCR是根据DNA复制原理在体外扩增DNA技术。在细胞中DNA复制时解开双链的酶是________,而PCR过程中解开双链的方法是________。
(2)PCR过程中,因参与合成反应、不断消耗而浓度下降的组分有________。
(3)该同学进行PCR实验时,所用模板与引物见下表。实验中①和④的作用是:________;②无扩增产物,原因是________;③、⑤和⑥有扩增产物,扩增出的DNA产物分别是________。
管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模板 无 P0 Px 无 P0 Px
引物对 引物1和引物2 引物3和引物4
(4)设计实验验证大肠杆菌表达酶X有活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
参考答案
1-5:ACCDB 6.D
7. (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2)细胞失水体积缩小,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3)K+和C1-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
8. (1)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2) ①. 抑制 ②. 酶E催化蛋白P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酶E含量增加导致蛋白P的表达量下降,磷酸化的酶E含量增加不会影响蛋白P的表达量
(3) ①. 酶E ②. 再次接触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9. (1)起点不同;速度不同
(2)B同学方案中植物种类多,动物种类会相应增加,物种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更复杂,使害虫种群数量增长受到限制
(3)群落水平方向上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群落垂直方向上种植不同高度的植物
(4)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
10. (1) ①. 不同 ②. 甲、乙自交的结果与甲乙杂交的结果不同
(2) ①. 1/4 ②. 深红色:浅红色:白色=1:2:1 ③. 1/4
11. (1) ①. 解旋酶 ②. 高温变性
(2)引物、脱氧核苷三磷酸
(3) ①. 作为对照(或答:鉴定反应体系是否有模板污染) ②. P0不含与引物1和引物2互补的碱基序列 ③. 目的基因、质粒片段、含目的基因和部分质粒序列的片段
(4)提取酶X,催化相应底物(反应物)的反应,检测是否有产物生成。有产物生成,则证明酶X有活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