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3.2.3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3 15:1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创新整合点】
以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和应用信息技术环境,通过创新手段,进一步运用信息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质量的评价体系,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21教育网
【教材分析】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普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信息处理与交流能力中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具有信息素养的表现之一。学生在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中学习过运用电子表格EXCEL软件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在本节学习中得到复习巩固,且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运用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21·cn·jy·com
【学情分析】
教材安排以“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为例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学。但对我们的学生而言,没有实际参与体验,很难引起兴趣和注意。为此,我为学生安排了自身体验的任务报告成绩为实例。引发学生兴趣,通过让学生分析自己成绩,完成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学习任务,同时清楚目前他们的学习状况,进一步鞭策自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在EXCEL软件上计算表格的总分和平均分。
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积累经验,体验表格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基本过程,从而自己领会出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的讨论与探究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究热情与能力。同时通过结合分析学生自身学习的实例,即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又更好的促进他们信息技术的学科学习。21cnjy.com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利用数值计算来分析数据。
(2)使用EXCEL进行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2.教学难点: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教学方法】
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即“确定目标,设计任务;自主探索,积极协作;归纳总结,评价成果”,通过对具体任务的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从而掌握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
【教学环境与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好!上一周我们刚刚结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紧张而又刺激的期中考试,大家最想知道而又最怕知道的成绩摆在了我们面前,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同学们欣喜或悲痛之余有些同学已经开始着手分析考试了。那么我们如何能更好得分析考试成绩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3分钟)板书标题: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以身边新进发生的事件期中考试作为切入点,引导学习调整心态,分析考试,以激励同学们更好的投入学习。
复习回顾
检查导学案预习情况。(5分钟)
积极回答导学案上题目。
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提出任务一(基础题目)
教师布置任务,教师作好现场技术支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织各组有代表性的1~2个优秀作品初步结果展示。(10分钟)小结:我们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工具函数或公式来计算总分和平均分,从而对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学生探索活动开始,老师随机参与。(10分钟)
分组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合作完成最大量的任务,是共享的基础。把问题设计成具体探索价值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出任务二(探究题目)
教师布置任务,教师作好现场技术支持。组织各组有代表性的1~2个优秀作品初步结果展示。(10分钟)
学生探索活动开始,老师随机参与。(10分钟)
通过具有探究价值的题目的完成,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数据。
拓展
鼓励学生完成“要求.doc”文件中的抢答题目。
积极思考并实践拓展题目。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教师提供教学支架下通过亲身实践和思考,对知识进行再生产,同时要体现集体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完成学生自我评价表。(8分钟)教师通过评价激励和表扬学生。
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激励学生。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表扬,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4分钟)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课后作业
思考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利与弊,并提出还有没有其它分析数据的方法。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认真分析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并尝试做出分析评价报告。
课后积极完成作业。
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节课比较成功的是运用了用“任务驱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了新课改理念,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评价,活跃了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电脑操作能力跨度很大,学生差异性考虑的不周全,部分学生可能完不成这节课的上机任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上课
设置情景
导入新课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方法归纳
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
下课
课堂小结
感悟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