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详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2 10: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康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物质的特点和细胞膜的结构相关。下列物质通过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的是( )
A.水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C.CO2进入绿叶叶肉细胞 D.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2.农药久效磷和敌百虫都能抑制害虫体内某种消化酶活性而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如图表示底物浓度对两种农药的酶促反应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敌百虫与酶结合可抑制酶提供活化能 B.底物浓度升高消化酶的活性会显著升高
C.久效磷和敌百虫与消化酶在同一位点结合 D.提高底物浓度可解除久效磷对酶活性抑制
3.胆固醇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固醇类激素和维生素D。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约有2/3由体内代谢产生,1/3从食物中获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会明显升高,膳食纤维能阻碍十二指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胆固醇与磷脂的组成元素相同
C.日常食物中缺乏胆固醇就会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
D.多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以预防高胆固醇血症
4.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培养液配制后加入干酵母并煮沸去除氧气
B.组装有氧呼吸装置时培养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
C.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后只含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可以产生CO2
D.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便较为准确的检测酒精的产生
5.细胞周期是通过细胞内部精确的调控实现的。如图表示洋葱(2n=16)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d时期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图中a~b时期一个细胞含有2组中心体
C.图中c时期一个细胞中含16对同源染色体
D.图中b时期细胞内的核DNA数是c时期的2倍
6.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 B.F1的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C.测交结果能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 D.正交和反交会影响F1的性状表型
7.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性别类型与基因型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性别类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 A a、a ad
雌性植株 adad
A.aD对a+、ad为显性,ad对a+为显性 B.两性植株自交,后代均为两性植株
C.雄性植株测交,后代雄性植株比例为1/2 D.aDa+×aDad,后代中基因型为a+ad占l/4
8.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减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B.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同时发生基因重组
C.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没有Y染色体 D.果蝇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对
9.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为萨顿的假说提供了实验证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和结合的过程,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摩尔根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C.摩尔根等科学家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
D.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根据后代果蝇的眼色就可区分果蝇的性别
10.高等植物剪秋罗雌雄异株.其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宽叶和窄叶为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控制。实验①:宽叶(♀)×窄叶(♂)→宽叶(♂);实验②:宽叶(♀)×宽叶(♂)→宽叶:窄叶=3:1。根据实验结果,不考虑突变、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B.窄叶对宽叶为显性性状
C.含基因A的雌配子不育 D.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
11.大肠杆菌内有一种蛋白质(ρ因子),它沿着RNA链追踪RNA聚合酶并与RNA聚合酶结合,促使其空间构象发生改变而脱落,同时催化DNA—RNA杂合链分离。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ρ因子具有解旋酶活性,能催化氢键的断裂
B.ρ因子是以核苷酸为原料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ρ因子与RNA聚合酶结合会导致翻译终止
D.ρ因子会促使RNA聚合酶在DNA上的终止密码子处脱离
12.科学家利用中子辐照诱发水稻FRO1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改变,既能提高籽粒中铁的含量,还能增强水稻对铁毒害的耐受性,从而获得耐铁盐水稻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耐铁盐水稻新品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中子辐照促进水稻定向突变提高了变异频率
C.可通过多次自交筛选出稳定遗传的水稻新品种
D.中子辐照产生新基因控制的性状都是对自身有利的
13.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多糖(SDC2)在多种癌症的发展过程中异常表达。科研人员对结直肠癌和正常组织中SDC2基因的表达水平展开探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编码SDC2的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
B.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膜上SDC2含量会增多
C.提高SDC2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会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D.检测SDC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依据
14.在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中控制眼睛红色色素合成的基因所在染色体因辐射而发生倒位,结果该基因转移到了染色质浓缩程度更高的区域,此果蝇发育成熟后眼睛呈现红白嵌合的花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眼睛呈红白嵌合花斑的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花斑眼的出现是因为果蝇体内仅部分细胞发生倒位
C.表现为花斑眼果蝇的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D.染色质浓缩程度高的区域基因表达程度高
15.科学家分析了某岛上甲、乙、丙三种地雀的线粒体DNA序列,研究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该研究为地雀的进化提供了( )
A.比较解剖学证据 B.胚胎学证据 C.细胞水平证据 D.分子水平证据
16.莞荽(香菜)所散发出来的醛类物质,有的人喜欢.有的人讨厌。研究发现,人类对香菜的喜好与基因型有关:喜爱吃香菜与基因A有关,讨厌吃香菜与基因a有关。某地区人群中,基因的频率为30%。假设该群体符合遗传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人群中,讨厌香菜个体的比例约为30%
B.该人群中,喜爱香菜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49%
C.若随机婚配,下一代中a基因的频率仍为30%
D.人群中全部A和a基因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碳同化)。碳同化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①羧化阶段:CO2与RuBP(五碳糖)在特定的酶(Rubisco)催化下发生反应,形成一种中间产物;②还原阶段:将中间产物转化为更稳定的化合物(PGAld),以便于后续的代谢过程;③更新阶段:PGAld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再形成RuBP的过程,即RuBP的再生阶段。
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的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氧气的主要来源,氧气在有氧呼吸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光照强度突然降低,则短时间内PGAld含量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卡尔文利用14CO2供应小球藻,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干旱条件下,很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图1为某家兔(体细胞含44条染色体)的细胞分裂过程图(只绘出部分染色体),图2为家兔精(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A~F细胞表示某细胞连续分裂的图像,则A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图1中细胞_________可由A细胞产生。
(2)图1中A~F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最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_________。
(3)图1中A~F细胞中,对应图2中cd段的细胞有_________,对应gh段的细胞有_________。图2纵坐标中n的数值是_________,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早期科学家推测遗传物质的复制方式可能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并研究了DNA分子的结构。艾弗里等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液,将细胞提取液加入含有_________的培养液中,会出现_________活细菌。
(2)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_________结构模型,该模型中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_________相互连接。
(3)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每20min繁殖一代)进行一系列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2的结果可否定_________假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探究另外两种假设哪种成立,应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到_________min,测定其吸收光谱。若半保留复制假设成立,应出现_________个峰值,峰值的位置是_________。
20.(12分)基因A/a和基因B/b控制豌豆植株的豆荚颜色(未成熟时),含基因A表现为绿色,含基因B、不含基因A表现为黄色,同时不含基因A和B表现为白色。将纯种绿色豆荚植株(甲)与纯种黄色豆荚植株(乙)杂交,获得的F1植株豆荚均为绿色,F1自交所得F2中,绿色豆荚:黄色豆荚=3: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绿色豆荚豌豆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纯种绿色豆荚植株(甲)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纯种黄色豆荚植株(乙)与纯种白色豆荚植株(丙)杂交,获得F1自交,F2的表型与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该实验结果可以验证_________定律。
(3)研究获悉,纯种绿色豆荚植株(甲)不含基因B,题干中F2绿色豆荚豌豆产生含基因B的配子比例为_________,F2绿色豆荚豌豆自交,后代中表现为绿色豆荚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
21.(10分)遗传组成相似的雌性蜜蜂幼虫,若一直以蜂王浆为食将发育成蜂王,若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研究表明,蜂王浆导致幼虫DNA甲基化减少,进而发育为蜂王。DNMT3蛋白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过程表示_________,参与该过程的RNA有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①过程以DNMT3基因的B链为模板,则α链的左侧为_________(填“5'”或“3'”)端,①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模板链书写在前)。
(3)研究表明蜂王浆中的蛋白质是决定雌性蜜蜂幼虫发育成为蜂王的关键因素,根据题文信息,推测蜂王浆中的蛋白质可能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DNMT3蛋白活性。这种由甲基化水平高低影响蜜蜂幼虫发育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注射DNMT3 siRNA(小干扰RNA)能抑制DNMT3基因表达,为验证DN-MT3蛋白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或蜂王的关键因素,科研人员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平均分为A、B两组,如表所示。根据表格信息,表格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
组别 处理方式 饲养方式 培养条件 预期结果
A组 a 饲喂适量 花粉和花蜜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工蜂
B组 注射等量用生理盐水 溶解的DNMT3 siRNA溶液 b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蜂王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解析】水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是利用通道蛋白运输,A错误;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CO2进入绿叶叶肉细胞为自由扩散,C错误;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为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D错误。
2.D【解析】酶不能为反应提供活化能,A错误;酶的活性与底物浓度无关,B错误;据图分析,久效磷和敌百虫对酶促反应影响机理不同,推测久效磷和敌百虫与消化酶的结合位点不同,C错误;提高底物浓度可解除久效磷对酶活性抑制,D正确。
3.D【解析】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A错误;胆固醇与磷脂的组成元素不同,胆固醇含C、H、O,磷脂含C、H、O、N、P,B错误;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约有2/3由体内代谢产生,食物中缺乏胆固醇一般不会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C错误;多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以预防高胆固醇血症,D正确。
4.D【解析】酵母菌培养液配制后不需要煮沸,否则会杀死酵母菌,A错误;组装有氧呼吸装置时,通过导管连接NaOH溶液,不是将NaOH溶液添加在培养液中,B错误;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后只含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在有氧条件下,其中的丙酮酸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产生CO2,C错误;由于葡萄糖能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颜色反应,因此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消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以便较为准确的检测酒精的产生,D正确。
5.C【解析】图中a表示前期、b表示中期、c表示后期,d表示末期,缺少细胞分裂间期,a~d时期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洋葱细胞内不含中心体,B错误;c时期每条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时期一个细胞中含16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b时期细胞内的核DNA数与c时期的相同,均为32个,D错误。
6.D【解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A正确;F1表现为显性性状,F1的自交后代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B正确;测交的1:1结果能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C正确;正交和反交,后代都为显性性状,不会影响F1的性状表型,D错误。
7.C【解析】根据表格分析可知,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错误;两性植株自交,后代不一定均为两性植株,如a+ad×a+ad后代会出现adad(雌性植株),B错误;雄性植株测交,即aDa+×adad或aDad×adad,后代雄性植株比例为l/2,C正确;aDa+、aDad均为雄性植株,不能杂交,D错误。
8.C【解析】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A错误;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结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或后期,B错误;次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没有Y染色体,C正确;果蝇的卵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不能说成染色体数目为2对,D错误。
9.B【解析】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和结合的过程,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摩尔根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摩尔根等科学家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C正确;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XwXw×XWY,根据后代果蝇的眼色就可区分果蝇的性别,D正确。
10.D【解析】根据实验①可知,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根据实验②可知,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性状,B错误;实验①:XAXA(宽叶,♀)×XaY(窄叶,♂)→XAY(宽叶,♂),说明含Xa的雄配子不育,C错误,D正确。
11.A【解析】据题意,ρ因子能催化DNA-RNA杂合链分离,说明其具有解旋酶活性,能催化氢键的断裂,A正确;大肠杆菌不具有细胞核,ρ因子为蛋白质,合成原料为氨基酸,B错误;大肠杆菌ρ因子与转录的终止有关,不是翻译终止,C错误;终止密码子是翻译终止的信号,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转录终止发生在DNA的特定位点,ρ因子会促使RNA聚合酶在该特定位点处脱离,D错误。
12.C【解析】培育耐铁盐水稻新品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若发生单个基因显性突变,需要多次自交,从而筛选出稳定遗传的水稻新品种,C正确;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有害的或中性的,D错误。
13.B【解析】据图分析,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结直肠癌细胞的SDC2 mRNA水平降低,说明编码SDC2的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A正确;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膜上SDC2含量会减少,B错误;提高SDC2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会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C正确;检测SDC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依据,D正确。
14.D【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倒位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所以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细胞中控制眼睛红色色素合成的基因所在染色体因辐射导致部分细胞发生了这种变化,而不是果蝇体内全部细胞都发生倒位,所以才会出现花斑眼(部分区域正常,部分区域因倒位等变化出现异常),B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一般来说,染色质浓缩程度高的区域,其结构相对紧密,不利于基因与转录相关的因子结合,基因表达程度低,D错误。
15.D【解析】分析线粒体DNA序列,研究物种的亲缘关系,属于分子水平证据,D正确。
16.C【解析】根据题意,该群体符合遗传平衡,a=30%,A=70%,则讨厌香菜个体(aa)的比例约为30%×30%=9%,A错误;喜爱香菜个体的基因型(AA、Aa)频率为1-9%=91%,B错误;若随机婚配,下一代中a基因的频率仍为30%,C正确;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7.(10分)
(1)叶绿体基质(1分) 与[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2分)
(2)增加(1分) 若光照强度突然降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导致C3还原受阻,而RuBP(C5)固定CO2的过程短时间内仍继续进行(3分)
(3)反应时间(1分) 叶片气孔导度降低,CO2的吸收量减少(2分)
【解析】(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氧气在有氧呼吸的第三个阶段与[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2)若光照强度突然降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导致C3还原受阻,而RuBP(C5)固定CO2的过程继续进行,故短时间内PGAd含量增加、RuBP含量减少。
(3)卡尔文利用14CO2供应小球藻,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化合物。干旱条件下,蒸腾作用增强,会导致气孔部分关闭,导致CO2的吸收量减少,进而使植物光合速率降低。
18.(10分)
(1)初级卵母细胞(1分) CF(1分)
(2)ABDE(1分) A(1分)
(3)BE(1分) AD(1分) 22(2分) 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2条非同源染色体(2分)
【解析】(1)A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A细胞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即F和C。
(2)A~F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DE。A细胞处在减数分裂I的后期,进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对应图2中cd段的细胞是BE(有丝分裂过程),对应gh段的细胞是AD(减数分裂I过程)。根据题意,2n=44,n=22,表示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2条非同源染色体。
19.(10分)
(1)R型活细菌(1分)S型(和R型)(1分)
(2)双螺旋(1分)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2分)
(3)全保留复制(1分) 若为全保留复制,图2中d应有2个峰值(1分)
40(1分) 2(1分) N、Q(1分)
【解析】(1)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液,将细胞提取液加人含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液中,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会出现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
(2)DNA为双螺旋结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互连接。
(3)根据图2的结果可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设,若为全保留复制,图2中d应有2个峰值。若要探究另外两种假设哪种成立,应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到40min,DNA复制2代,测定其吸收光谱。若半保留复制假设成立,应出现2个峰值,峰值的位置是N、Q。
20.(12分)
(1)6(2分) AABB或AAbb(2分)
(2)黄色豆荚:白色豆荚=3:1(2分) (基因)分离(2分)
(3)1/3(2分) 5/6(2分)
【解析】(1)根据题意,绿色豆荚豌豆的基因型有A_bb、A_B_,共6种。若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
(2)将纯种黄色豆荚植株(乙)与纯种白色豆荚植株(丙)杂交,aaBB×aabb,F1为aaBb,F1自交,F2的表型与比例为黄色豆荚:白色豆荚=3:1。该实验结果可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3)纯种绿色豆荚植株(甲)不含基因B,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则AAbb×aaBB,F1为AaBb(A、b连锁,a、B连锁),F1自交所得F2中,绿色豆荚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F2绿色豆荚豌豆产生含基因B的配子比例为2/3×1/2=1/3,F2绿色豆荚豌豆自交,后代中表现为绿色豆荚植株的比例为1/3+2/3×3/4=5/6.
21.(10分)
(1)翻译(1分) mRNA、tRNA、rRNA(2分)
(2)5'(1分) A-U、T-A、C-G、G-C(1分)
(3)抑制(1分) 表观遗传(1分)
(4)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2分) 饲喂等量花粉和花蜜(1分)
【解析】(1)图中②过程表示翻译,翻译过程中,mRNA作为模板,tRNA搬运氨基酸,rRNA组成核糖体。
(2)图中R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3'端向5'端移动,α链的左侧为5'端。转录过程中使用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T—A、C—G、G—C。
(3)根据题意,蜂王浆导致幼虫DNA甲基化的减少,进而发育为蜂王。DNMT3蛋白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由此可推测,蜂王浆中的蛋白质可能抑制DNMT蛋白活性,使幼虫DNA甲基化减少,甲基化水平高低影响蜜蜂幼虫发育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作表观遗传。
(4)已知DNMT3 siRNA能抑制DNMT3基因表达,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或蜂王的关键因素,自变量为是否注射适量的DNMT3 siRNA,因此A组处理是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B组幼虫饲养方式应与A组相同,即饲喂等量花粉和花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