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暑假预习讲义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一、长度的测量
1. 基本单位
- 国际单位:米(m)
- 常用单位及换算:
- 1千米(km)= 1000米(m)
- 1米(m)= 10分米(d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
- 1微米(μm)= 10 米,1纳米(nm)= 10 米
2. 测量工具
- 刻度尺(最常用):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零刻度线。
- 其他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更精密测量)。
3. 正确使用方法
- 放对: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与被测边平行。
- 看对:视线垂直刻度尺,避免视差。
- 读对:读数 = 准确值 + 估读一位(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记对:数字 + 单位(如2.35 cm)。
4. 误差与错误
- 误差:不可避免,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
- 错误:操作不当(如未对齐零刻度线),可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
1. 基本单位
- 国际单位:秒(s)
- 常用单位及换算:
- 1小时(h)= 60分钟(min)= 3600秒(s)
- 1毫秒(ms)= 10 秒,1微秒(μs)= 10 秒
2. 测量工具
- 停表(秒表):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可精确到0.1秒。
- 其他工具:钟表、石英钟、实验室用打点计时器。
3. 停表使用要点
- 启动/停止:按按钮记录开始和结束时间。
- 读数:先读分钟盘,再读秒钟盘(注意是否需要估读)。
三、特殊测量方法
1. 长度测量的技巧
- 累积法:测多算少(如测一张纸厚度,测100张后除以100)。
- 化曲为直:用软尺或细线测量曲线长度(如地图上的河流)。
- 辅助工具法:三角板配合刻度尺测圆柱直径(平移法)。
2. 时间测量的技巧
- 测摆动一次时间:测多次摆动总时间后求平均值(如单摆实验)。
四、易错点提醒
1. 长度测量时,忘记估读或单位错误(如2.3 cm写成2.3)。
2. 停表读数时,忽略分钟盘是否过半(决定秒钟盘是否加30秒)。
3. 混淆误差(不可避免)和错误(可避免)。
五、典型例题参考
1. 用刻度尺测铅笔长度,读数12.5 cm,则分度值是______(答案:1 cm)。
2. 停表显示1分40秒,合______秒(答案:100 s)。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单位换算中,推导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2.5 m=2.5×100=250 cm
B.2.5 m═2.5×10 cm=250 cm
C.2.5 m=2.5×100 cm/1m=250 cm
D.2.5 m=2.5×100 cm=250 cm
2. 如下图所示的仪器中,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卷尺
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
D.日晷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准确仔细认真可以杜绝误差
B.采用精密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D.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5.八年级同学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初中生跑100m约需8s
B.我们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cm
D.人眨眼一次需要1s
6.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的数据记录为:12.38cm,12.36cm,12.39cm,12.37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75cm C.12.36cm D.12.37cm
7.如图是国旗护卫队在天安门广场正步走的情景,从金水桥走到国旗杆下的正步数刚好为138 步,则这段距离约为( )
A.100cm B.100dm C.100m D.1000m
8.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的逝世让世人悲痛不已。如图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在水稻基地中做调研的情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估测出成熟的水稻高度约为( )
A.0.5mm B.0.5m C.0.5km D.0.5 μm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是 。小明参加校运动会1500m比赛的成绩如图所示为 s。
10.小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他用同一把刻度尺对硬币的直径测量了4次,这样做是为了减小 ,测量的数据为2.46cm、2.48cm、2.69cm、2.47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除去错误的数据后,硬币的直径应为 。
1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方式中正确的是图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铅笔的长度应为 cm。
1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 cm。为了减少测量的误差,可以采用 的方法。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即 m的颗粒物。
13.炎炎进行测量读数练习。如图所示,读出图中木块长度是4.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 (选填“A”或“B”)刻度尺进行测量;他用此刻度尺多次测量另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记为15.65cm、15.64cm、15.85cm和15.65cm cm。
三、实验探究题
14.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的实验探究课中,萱萱用刻度尺测量了铅笔的长度、用机械停表测量了她脉搏跳动12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
(1)测量前,萱萱需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 、单位等信息;
(2)测量时,她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铅笔,零刻线对齐铅笔 端(左/右);
(3)读数时,正确的方法是 (选填“A”或“B”),测量的结果应为 cm;
(4)若此刻度尺遇冷收缩,则所测结果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萱萱当时脉搏跳动120次用时为 s。
答案
1.D
2.D
3.C
4.C
5.B
6.A
7.C
8.B
9.1mm;2.55cm;338
10.误差;2.69cm;
11.乙;1mm;3.40
12.1.60;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5×10-6
13.B;15.65
14.(1)分度值
(2)左
(3)A;5.50
(4)大于
(5)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