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中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2 17:3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中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
(2)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
(3)曹刿解释为何追逐齐军的句子是“ ”。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2.根据提示默写。
(1)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 ,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卖油翁》中运用动作描写来写卖油翁如何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
(2)《卖油翁》中运用语言描写来写卖油翁如何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
(3)《卖油翁》中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句子是: ?(或: !)
(4)《卖油翁》通过叙述卖油翁以其高超的酌油技艺让陈尧咨心悦诚服的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
4.请按提示默写填空
(1)《爱莲说》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 ”表现莲花的纯洁质朴,喻君子的洁身自好;“ , ”呈现莲花的体态正直,喻君子的行为方正;“ , , ”反映莲花的端庄美好,喻君子的志洁行廉。
(2)全文主旨句是: 。
(3)语含讥讽,表现对世俗鄙夷之情的句子是: 。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 , 。
5.理解性默写填空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 ”。
(2)《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句了是“ , 。 , ”。
(3)《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 , ”。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句是“ 。 , ”。
6.吟诵经典诗词,请你默写。
(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作者以深切体验提醒人们不要陶醉于攀登的狂喜之中,而要小心谨慎下山的诗句是 , 。
(2)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3)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 ,赚得行人错喜欢。(《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7.填空。
(1)文中常被人们当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
(2)文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 。
(3)文中运用比喻手法告诉孩子,如果不珍惜时间,最终将一事无成的句子是: , , , 。
(4)文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
8.直接型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 ? 。
(2)古今多少事, 。
(3)把酒问姮娥: , ?
(4)一抹晚烟荒戍垒, 。
9.根据提示默写。
(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10.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直接赞扬秋景胜过春光的诗句是: , 。
(2)《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 。
(4)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 , 。”抒写了诗人在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
11.根据要求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一文意境优美,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 , 。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处处扣住“月”字来写,其中侧面写月的句子是: , , 。
(4)《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表现作者惆怅悲凉的句子是: 。
12.理解填空。
⑴杜甫《春望》中的“ , ”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⑵《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 、 。
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 。
⑷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13.用诗词原句填空。
(1)《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 ”。
(2)不管前路如何坎坷,世事如何难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说的“ , ”。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 , ”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根据关键词写诗句。
关键词:愿、思念、月。诗句: , 。(苏轼《水调歌头》)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冥有鱼》中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2)《北冥有鱼》中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 , , 。
(4)《北冥有鱼》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句子是: , ? ?
15.默写
(1)《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 , 。
(2)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 , 。
(3)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 。
(4)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 。
16.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象的句子是“ , , ”。
(2)《醉翁亭记》中,“ , ”是全文的核心命意,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
(3)“‘万籁此都寂’,轻轻再轻轻!”这条提醒保持安静的标语嵌入了古诗文,别有情趣。请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选择句子,填入横线,完成下面这条提醒护花的标语。“ ”,你怎么舍得她受伤?
(4)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 , , ”。
17.古诗文默写。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贬谪之地偏远的诗句是: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诗人对友人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 。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句子是: , , 。
(4)《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 。
18.理解型默写。
(1)杜甫《月夜忆舍弟》中“ , ”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2)《长沙过贾谊宅》中抚今追昔,痛抒怜惜之情的句子: , !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 , 。
(4)《商山早行》一诗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 , 。
19.理解性默写。
(1)文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 ”。
(3)文中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 ”和“ , ”。
(4)文中写桃花源中人满足于桃花源的生活,不愿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 ”。
20.默写填空。
(1)闭了眼, 。
(2)“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4)“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1.根据要求默写。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 。
(2)《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来表明“志当存高远”的句子是: , 。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
(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
22.理解性默写填空 王绩《野望》
(1)《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是“ , ”。
(2)王绩“ , ”与王维“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诗句有着相似的意境。
(3)诗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归来的句子是“ , ”。
(4)诗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23.《逢入京使》默写。
(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 。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
(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
2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 。
(2)文中表现作者向老师求教时恳切和虔诚的句子是: , , 。
(3)文中表明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 , 。
(4)文中写作者衣食简陋的句子是“ ”“ ”。
2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 。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 , 。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26.句子默写。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势之大,风力之猛和风之无情的诗句是: , 。
(2)运用一系列动词刻画了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形象表现秋风破屋惨状的诗句是: , 。
(3)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 , 。
(4)表现诗人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句子是: , 。 。
27.诗文默写。
(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其五)》)
(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
(3) ?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 , 。
28.《竹里馆》(王维)默写。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 , 。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 。
29.直接型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青衫湿!(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0.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参考答案
1.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 弓如霹雳弦惊 会挽雕弓如满月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 但微颔之 无他,但手熟尔 汝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射 熟能生巧
4. (1)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5.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赚得行人错喜欢 一山放出一山拦 莫言下岭便无难
7.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8.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渔唱起三更 被白发 欺人奈何 半竿斜日旧关城
9. (1)自古逢秋悲寂寥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山入潼关不解平
10.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1.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13.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4. 其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5.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16.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野芳发而幽香 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17.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8.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19.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不足为外人道也
20.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吹面不寒杨柳风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一年之计在于春
21.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22.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23.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24.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无鲜肥滋味之享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5. (1)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2)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3)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4)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26.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27. 飞鸟相与还 蓬舟吹取三山去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8.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29. (1)衡阳雁去无留意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30. (1)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