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课件+教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课件+教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3 17:40:15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1.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
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可选择的物品为笔记本电脑、钢刀、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火石。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2、3人一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案例案例理想方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当代社会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信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1、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信息学奠基人香农
?
2、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
3、信息是由文字、符号、图形等表现出来的消息、情报或者数据等。
案例由于某些原因,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无法在机房上课,老师要求你通知班里其他同学在教室等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通知他们?
口头告知,打电话,发短信,在黑板上写通知……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信息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的,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
⑴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裁体。⑵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如:交通信息既可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警察的手势来传递;写教案既可以手写,也可以用电脑来写。 ⑶载体形式多样,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符号、动画、视频等。
⑷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案例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案例
“中国将出兵朝鲜”
美国所付出的惨痛代价,说明这则信息对他们来说是具有很大价值的,这说明信息具有价值性。
信息同时具有时效性。信息的特征价值性
⑴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但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⑵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⑶信息可以增值。 ⑷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信息的特征时效性
⑴信息只有满足“价值”条件时,才具有时效性。 ⑵信息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
案例 案例诸葛亮的空城计,说明信息还具有什么特征?
信息的真伪性(可伪性)信息的特征真伪性
信息在表达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对与同一信息,不同人会有不同理解,形成“认知伪信息”。或者由于传递过程中的失误,产生“传递伪信息”。也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采用篡改、捏造、欺骗、夸大、假冒等手段,制造“人为伪信息”。 信息的特征共享性
⑴信息可以被一次性或多次或同时利用。 ⑵ Internet实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 ⑶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信息的特征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价值性
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的真伪性
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还具有普遍性,传递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等特征。课堂小结什么是信息
未有定论,不同角度定义。
信息的特征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共享性等特征。
实战练习1.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空城计”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可伪性
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C实战练习2.人们对“红灯停,绿灯行”的理解,主要突出反映了信息的( )。 A.传递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价值相对性
3.学校通过广播报道校运会赛事信息,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
A.动画 B.声音
C.视频 D.图形 BB实战练习4.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 )。
A.传递和共享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隐蔽性
A实战练习5.案例:张三拿了一张 1988 年西安市的旧地图去找西安的某个地方,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 )。
A.传递性 ? ? B.真伪性?
C.价值相对性 ? D.时效性
D6.连线题
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A 时效性 a 名扬千里
B 价值相对性 b 天气预报、情报等
C 真伪性 c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D 传递性 d 盲人摸象
E 不完全性 e 孙膑“减灶退敌”
实战练习课后作业查阅不同的词典,看看它们对“信息”一词是如何解释的。
思考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哪些变化?对社会的发展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根据信息的各个特征,列举相关的成语。比如就“时效性”, 有“事过境迁”,“机不再来”,“时不我待”等,比比看谁列的多。
列举一些信息,注明信息的用途、有效期、存储形式(载体),并相互评价描述是否准确。在信息时代,谁感知到、认识到并拥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拥有成功的机会。谁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出信息的价值性谁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想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具备收集、整理、传递、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本课只是信息技术的初步,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给同学们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将来更深、更高的学习提供所需要知识。25谢谢大家1.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利用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由学生自己讲述,锻炼表达能力,实现知识共享,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
(3)通过布置课后的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同时又为后面章节做好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整合知识,归纳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勇于展示个人风采的勇气。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第二节内容,对于初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很多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来说,对信息及想关知识了解比较少,甚至是一无所知,因此,我认为学生对此内容还是比较有激情,通过学习还是有一定收获。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理解信息基本的含义。由于信息的定义至今仍未取得共识,可从不同角度描述,学生可能一下难于理解,所以把理解信息基本含义作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2、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需要学生从实际应用例子中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模拟,激情导入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活动2【讲授】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
一、信息的含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信息学奠基人香农
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
信息是由文字、符号、图形等表现出来的消息、情报或者数据等。
未有定论,不同角度定义。
二、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价值性
3、真伪性
4、时效性
5、共享性
活动3【活动】学生课堂活动
活动1:由于某些原因,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无法在机房上课,老师要求你通知班里其他同学在教室等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通知他们? 活动2: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讨论。
活动3:诸葛亮的空城计讨论。
活动4【练习】实战练习
1.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空城计”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可伪性 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2.人们对“红灯停,绿灯行”的理解,主要突出反映了信息的( )。 A.传递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价值相对性
§3.学校通过广播报道校运会赛事信息,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 A.动画 B.声音 C.视频 D.图形
活动5【测试】随堂测试
§4.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 )。
A.传递和共享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隐蔽性
5.连线题 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A 时效性 a 名扬千里 §B 价值相对性 b 天气预报、情报等 §C 真伪性 c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D 传递性 d 盲人摸象
§E 不完全性 e 孙膑“减灶退敌”
6.案例:张三拿了一张 1988 年西安市的旧地图去找西安的某个地方,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 )。 A.传递性 B.真伪性 C.价值相对性 D.时效性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查阅不同的词典,看看它们对“信息”一词是如何解释的。 §思考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哪些变化?对社会的发展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根据信息的各个特征,列举相关的成语。比如就“时效性”, 有“事过境迁”,“机不再来”,“时不我待”等,比比看谁列的多。 §列举一些信息,注明信息的用途、有效期、存储形式(载体),并相互评价描述是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