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1.1.2 信息的基本特征情景导入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第一,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 需要的物品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钢刀、火石。)
问题:队员要带哪三件物品最合适? 请各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自己觉得最好的答案,并说明理由。最佳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物质能源信息 可见,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除了要获取物质、能量之外,还要有信息。所以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对于物质和能量同学们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 就很难深刻理解。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特征信息案例古代人用来存储、传递、利用信息的方法信息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结绳记事飞鸽传书烽火告急小问题:21世纪是信息时代,所以信息是21世纪才出现的,对吗?信息案例现代人用来存储、传递、利用信息的方法可见,信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不过不同的信息或是同一信息,在其传播过程中所用的载体、途径是不同的。照相(拍照)开车我们一起打篮球吧!小游戏做一做:说一说: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源)(信息传递)(信宿)信息发出者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动作、视频作载体以面对面、书籍、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为传播途径视觉听觉产生印象
形成判断
引起行动什么是信息? 任务: 我们自已来定义信息香农 :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维纳: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信息的含义: 信息发出方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课堂练习判断题
1.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2.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进行传播,文字、图像、图形、符号、声音、视频可以做为信息载体。
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递性共享性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盛况通过电视、网络传遍世界各地。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盛况通过电视、网络传遍世界各地。信息的基本特征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信息如果经过人的思考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可处理性信息的基本特征依附性盲人摸象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是有价值的,但只有被利用的信息才有价值。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
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
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
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
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中国将出兵朝鲜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相对性时效性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具真假之分
诸葛亮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万大军。真伪性信息的基本特征课堂练习请用连线将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起来信息时效性信息价值相对性信息真伪性信息传递性中国田径110米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老皇历看不得 “玉不琢不成器”信息共享性?“世界各地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到精彩的奥运会节目”
信息可处理性
信息传播要素基本特征课堂小结课堂教学评价
1.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传递性、共享性、载体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 利用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由学生自己讲述,锻炼表达能力,实现知识共享,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
(3) 通过布置课后的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同时又为后面章节做好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整合知识,归纳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勇于展示个人风采的勇气。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学情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具有开启整章乃至整个必修课程的意义。该节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可操作内容,而纯粹靠讲授进行教学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打折扣;另外,初看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过程、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即充分理解“信息”这一抽象的概念,又能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
信息与人类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两个问题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基于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理解,在广泛查阅《信息科学》、《信息哲学》、《信息化生活》、《数字化生存》等几十本资料的基础上,我对重点、难点进行了如下处理:
第一,精心设计情景,巧妙引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万事开头难”,怎样引出“信息”字眼是一个难点。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学生记忆不会深刻,也很难真正理解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情景,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具有挑战、体验过程、富有创造,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极大兴趣。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教师引导点评,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世界的三大要素。
第二,认真仔细筛选学生感兴趣、能接受、能推理的信息案例,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人文故事,让学生在探讨、快乐中理解信息的特征。
第三,突出了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本中并没有提及“信息的可伪性特征”。但我感觉到“信息的可伪性特征”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后面章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联系紧密。根据这一设想,我把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通过投影展现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分析资料(或进行科学实验),得出科学结论。
3重点难点
1.理解信息基本的含义。由于信息的定义至今仍未取得共识,可从不同角度描述,学生可能一下难于理解,所以把理解信息基本含义作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2.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需要学生从实际应用例子中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从中体会并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活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模拟,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以下内容】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刀等等。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分析。部分学生提出解决方案:钢刀、打火机、指南针。教师进一步提示,打火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能源会用完;第二,会受潮。所以,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初步得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
选择这个导入主要是因为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并且让学生自己参与感受,创设的情景能让学生很快进入信息技术的课堂氛围,很自然的引入了“信息”这个词。
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很难就此理解较深,下面的实验则提出了:在保证了物质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
活动2【活动】信息的定义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以下内容】
“结绳记事”、“飞鸽传书”、“烽火告急”的故事,引出“信息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
“报刊杂志”、“QQ聊天”、“计算机网络”引出“信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不过不同的信息或是同一信息,在其传播过程中所用的载体、途径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做游戏
请第一位学生上前面向大家,另一位学生做“照相”的动作,让第一位学生猜一猜他在做什么。第三位学生在纸上写“开车”,让第一位学生做动作。第四位学生说:“我们一起打篮球吧!”第一学生也要说他所听到的话。通过做游戏,学生懂得了从所看到的动作、文字、听到的声音,知道了信息是怎样传播的。(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信息的传递信宿
教师:那么信息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权威性的定义,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信息都有着不同的认识。
【幻灯片展示以下内容】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理解的信息的含义。(可讨论、网络搜索、看课本)
信息发出方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课堂练习(判断题)
1.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2.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进行传播,文字、图像、图形、符号、声音、视频可以做为信
息载体。
活动3【活动】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的特征有哪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得出科学结论。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以下内容】
1.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盛况通过电视、网络传遍世界各地的视频。让学生分析这是信息的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 学生市讨论后说出是传递性和共享性。
学生再举出生活中具有传递性和共享性的例子。
2.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学生分析是处理性。并再举例说明。
3.盲人摸象
这个故事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让学生举例有依附性的实例。
4.教师活动:“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活动:三个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活动: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性。
师:人们说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给我们提供的价值却与物质、能量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以前学过"读书以明理",这是说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道理,所以是有价值的。"知彼知已,百战百胜",是说战争中信息(情报)可以决定胜败,是信息的价值体现。由上面可以看出,信息的价值有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是直接体现为意识形态,提高精神生活、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作用于实践,提高物质、能量的生产与使用。
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使用者由于其自身素质、修养、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推导出信息价值的相对性天气预报报道明天要下雨,这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学生举例说明价值性和时效性。
5.教师活动:诸葛亮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万大军。
学生回答:真伪性。并再举几例。
总结信息的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学生一起回答)
课堂练习:让学生连接信息特征的资料。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影响。
这节课我们学习和探讨了关于信息的含义及其特征。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来了解什么是信息,通过实例说明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在信息社会里更好地发展做好准备呢。同学们,让我们快乐出发!
活动5【活动】教学评价
分发教学评价表,学生填写,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