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及其特征 课件+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1.1信息及其特征 课件+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3 17:43:02

文档简介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信息及其特征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信息可以增值;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厂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活动2【测试】思考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课件19张PPT。信息及其特征什么是信息?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阅读书上P3页例子,思考并填写表1-1什么是信息?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者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阅读书上P5的例子,探讨信息具有哪些特征?例1即使路途遥远,人们仍然可以通过电视节目观看体育赛事。
信息的可传递性。
信息可以在时空之间实现传递。 例2公司设立了每季度一次的销售方案评奖,每位销售人员积极参与,乐于分享,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销售业绩攀升。
信息的可共享性。
彼此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技巧,这是学习和进步的表现。例3超市老板敏锐地从计算机自动收款系统的统计数据中发现,啤酒与尿布的销售量同时增长,于是改变销售策略,结果销售量大增。
信息是可以处理的,如果运用得当,则可以增值。
善于从凌乱的信息中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例4看到已经失效过时的“象棋比赛”通知,想参赛也没机会了。
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的时效性能决定其使用价值。 例5蒋干盗书
信息的真伪性
真真假假,可能误事害人,也可能是智慧的高度体现。 信息的特征传递性
共享性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时效性
真伪性
价值相对性讨论:大多数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对大家都有用,那些过时老化的、虚假的信息对人们来说是有害的。但有人认为,并不是所有过时了的信息都没有利用价值,有些东西时间越久远就越发的有价值。在讨论中请你要以具体的事例或证据为依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信息及其特征小测试1.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的真伪性
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信息具有永恒性
D.“一传十,十传百”引出信息的传递性 2.信息是通过载体传播的,信息具有( )和可处理性。A.依附性
B.公开性
C.多样性
D.普遍性 3.“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这个典故反应了信息的( )特征。 A.共享性
B.可处理性
C.真伪性
D.时效性 4.2001年7月13日晚10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这一喜迅立刻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传到世界各地。以上情况属于信息的( )特征。 A.真伪性和传递性
B.传递性和可依附性
C.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
D.可处理性和可存储 5.以下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
B.到20世纪人类才学会存储信息
C.人类发明了电话和电报后才开始传递信息
D.每一种信息的价值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消失 二、判断题6.人类出现以后,才出现了信息。( )
7.“盲人摸象”说明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
8.“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是说战争中信息(情报)可以决定胜败,是信息的价值体现。( )
9.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来表达和传播。( )
10.“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了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