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四十届基础年级期末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46分。1-7为单选每题4分;8-10为多选每题6分,对而不全得3分)
1.一个小球与弹簧连接套在光滑水平细杆上,在A、B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AB的中点。以O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得到小球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小球振动的频率是2Hz
B. t=1.5s时, 小球在B位置
C.小球在通过O位置时,速度最大
D.如果小球的振幅增大,则振动周期也增大
2.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B.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应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C.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是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浸润现象中附着层分子密度增大,分子间引力占主导
高二物理试题 第1页(共8页)
3.以下四幅图中,图甲为“共振曲线”,图乙为“水波的干涉图样”,图丙为“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度”实验,图丁为“研究光的偏振现象”实验,针对这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驱动力频率越大,能量越大,受迫振动的振动幅度越大
B.由图乙可知,两列频率相同的水波相遇后,振动加强点始终处于波峰位置
C.图丙中,若将薄片向左移动,条纹间距将变小
D.图丁中,当M固定不动,将N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绕水平轴在竖直面内缓慢转动90°的过程中,光屏P 上的光亮度逐渐减小
4.彩虹是由太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形成的。下图为彩虹形成的示意图,一束白光L由左侧射入水滴,a、b是白光射入水滴后经过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后的两条单色光线。则
A. 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B. a、b光在由空气进入水滴后波长变长
C.从同一介质射向空气,a光比b光容易发生全反射
D.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
5.如图所示是LC振荡电路和通过点P 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若把流过点 P 向右的电流方向规定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 时间内,电容器放电,电场能增大
B.若仅增大线圈的自感系数,振荡频率增大
C.若仅减小电容器的电容,振荡频率减小
D.在t ~t 时间内,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正电
高二物理试题 第2页(共8页)
6.极光的形成是高能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的高层大气(通常在 80至500公里的高度)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发生碰撞。这些碰撞导致大气分子被激发到高能态,随后它们会回落到更稳定的低能态,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可见光。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 n=3的激发态,当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若氢原子从n=2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所辐射出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最小的光是由 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的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
D.这群氢原子辐射出的光中共有3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
7. 我国深空探测器采用钚-238( Pu)核电池作为长效能源。其衰变方程为 利用衰变释放的波长为λ的γ射线,照射探测器表面涂覆的新型钙钛矿材料(逸出功为w )引发光电效应为设备供电。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衰变方程中的X为正电子
B.探测器在宇宙空间航行时怀-238的半衰期将会变长
C.24U的比结合能比 的比结合能小
D.γ射线照射钙钛矿材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最后变化到状态C,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状态A时的气体压强为
B. A→B过程气体放热
C. B→C过程气体压强增大
D. B→C过程气体对外做功
高二物理试题 第3页(共8页)
9.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茶叶蛋的蛋清呈灰黑色,原因是酱油的色素分子通过扩散运动到了蛋清中
B.图乙为封闭容器内气体分子运动的示意图,若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C.图丙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像,由图可知状态③时的温度比状态①、②时都高
D.图丁为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 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关系图线,其中②表示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图线,①表示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图线
10.1905年,爱因斯坦把普朗克的量子化概念进一步推广,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在给出与光电效应有关的四个图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如果先让锌板带负电,再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则验电器的张角变大
B.根据图乙可知,黄光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光子的能量与光强有关
C.图丙中,若电子的电荷量用e表示, 普朗克常量h已知,则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D.图丁中,由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像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或 hv。
高二物理试题 第4页(共8页)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1.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 100 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C.摆线尽量细些、长些、伸缩性小些
D.计时的起、止位置选在摆球达到的最高点处
(2)组装好装置,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长度 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 d,记摆长 多次改变摆线长度,在小摆角下测得不同摆长1对应的摆球摆动周期T, 并作出1-T 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线斜率可计算重力加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π 取9.87).
(3)若将摆线长度误认为摆长,仍用上述图像法处理数据,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测量红光的波长:
(1)图甲中标示的器材“A”应为 ;
(2)图乙中测量头的读数为 mm;
(3)下列图示中条纹间距表示正确的是 。
高二物理试题 第5页(共8页)
(4)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坐标纸上记录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虚线是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出的圆,由此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三、解答题(共40分)
13.(12分)如图所示,AB为空气与某介质的界面,直线MN垂直于界面AB。已知,该介质的折射率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求:
(1) 光以 入射角由空气射入该介质时的折射角r;
(2)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3)光由该介质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
高二物理试题 第6页(共8页)
14.(12分)波源位于原点O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时刻波刚好传播到 P点,波形图如图所示,P点的平衡位置为 Q点的平衡位置为 此后经过 质点Q第一次出现在波峰位置。求:
(1)该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v;
(2)△t时间内,质点 P通过的路程s:
(3)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写出质点M的振动方程;
高二物理试题 第7页(共8页)
15.(16分)电动自行车骑行时必须保持合适的轮胎气压。某人用打气筒给闲置很久的电动自行车打气,内胎的容积为 胎内原来空气压强为 温度为室温 设每打一次可打入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 打气过程中由于压缩气体做功和摩擦生热,打了 次后胎内温度升高到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
(1)假设车胎因膨胀而增大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则此时车胎内空气压强为多少;
(2)电动自行车轮胎气压在室温情况下的标准压强为 如果此次打气恢复常温后胎压过大(未超过车胎承受范围),需要放出一部分气体,使车胎内气压在室温情况下达到标准压强,试求放出气体的质量与轮胎内剩余气体质量的比值。
高二物理试题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