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二单元(新课预习.培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二单元(新课预习.培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6: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培优卷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诞生(dàn) 瞻仰(zhān) 岷山(mǐn) 逶迤(wēi)
B.阻击(zhǔ) 擎起(qíng) 城墙(qiáng)瞻仰(zhān)
C.打中(zhòng)歼灭(jiān) 焦急(jiāo) 倚靠(yǐ)
D.憧憬(cōng) 翻动(fān) 陷入(xiàn) 攀登(pān)
2.下列选项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3.下面关于《多彩的活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清楚活动的地点及景物的特点。
B.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个别同学的表现。
C.要注意细致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
D.写清楚活动的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4.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下列关于演讲时要注意的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B.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C.注意互动,反问、诘问都是演讲中引起听众思考,提高演讲质量的方法。
D.尽量使用圆滑的语言迎合听众的心理。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给人温暖的感觉。
B.“暖”字暗示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后的心情;“寒”字可以体会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C.这两句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次典型战役: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6.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小红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长的山村。
B.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C.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D.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7.演讲
(1)你作过演讲吗?
我竞选班干部的时候作过演讲。
我没作过演讲,不过很想试试……
让我们在班上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可以从下面选择一个话题范围,也可以自定。
科学 家乡新貌 读书 健康饮食
   
(2)根据演讲的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如“读书的快乐”“拒食野味,从我做起”“远离垃圾食品,关注身体健康”
作好演讲,首先要写好演讲稿。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呢?
①观点要鲜明。
②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
③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演讲稿写好后,可以自己先练习一下,试试怎样演讲更好。演讲后,听听大家的建议,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8.读一读课文描写阅兵式场面的部分,完成后面的习题。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作者在描写阅兵式场面的时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用横线画出上文着眼于“面”的句子。
(2)判断场面描写的句子是写“点”还是写“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写“面”的句子比较短,写“点”的句子比较长
B.写“点”的句子是“特写镜头”,注重细节描写
C.写“面”的句子是抓住重点,选择最突出的对象细致描写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
①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我国领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侵占北京后,在一间陈设华丽的大厅里举行所谓的“议和会议”。碧眼红发的洋人们以胜利者的姿态高坐上首,趾高气扬地谈论着;而清朝政府官员们却低三下四地端坐下首,正虔诚地等待洋大人们提出“议和”条件。
②会前,一个自以为“中国通”的洋人傲慢地敲着桌子,说道:“你们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叫对联,听说要求语句对称,严密工整。我现在出上联,你们可否对出下联?”
③这个洋人出的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他利用了我国汉字部首的特点,道出了八国联军是“八大王”“王王在上”,同时琵琶和琴瑟都是中国乐器的名称。八国联军的代表们明白了他的意思后,个个前仰后翻地狂笑起来。
④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猖狂,清政府代表们有的只好笑笑,生怕得罪他们;有的心中不平,却又无词答对。忽然,中国代表团的一名工作人员挺身而出,从容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魑魅是我国神话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妖怪,魍魉也是传说中怪物的名字。魑魅魍魉合起来常常是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而它们的偏旁都是“鬼”,“鬼”是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憎恨而用的称呼。爱国的中国人借此怒斥了八国联军是“四小鬼”“鬼鬼犯边”。
⑤应对完毕,侵略者个个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1)给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只填序号)。
A.记一次议和会议
B.妙对怒斥八国联军
C.猖狂的八国联军
D.琴瑟琵琶对魑魅魍魉
(2)阅读短文第4自然段,中国代表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猖狂有什么表现?用“ ”画出着眼于点的描写,用“ ”画出着眼于面的描写。
(3)阅读短文,对下列说法做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的含义是八国联军的洋人都是高贵的,中国人是卑贱的,借以侮辱中国人。    
②“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是把侵略我国的八国联军比喻成四小鬼,表达了我国人民对入侵者的憎恨。    
③文中洋人出这样的上联,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对这样的下联,就是要说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0.习作
多彩的活动
“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植树、端午节看赛龙舟、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内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
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
①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②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
③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二单元培优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岷山”的“岷”应读“mín”。
B.有误,“阻击”的“阻”应读“zǔ”。
C.正确。
D.有误,“憧憬”的“憧”应读“chōng”。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C
【分析】对朗读节奏和重音把握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根据律诗的特点及诗歌的具体内容划分节奏。
【解答】《七律 长征》毛泽东带领红军到达延安后写的一首律诗,表达了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和乐观的革命情怀以及红军对远征中艰难险阻的无所畏惧。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可按七言四顿的方式去读,结合内容可按“二二二一”及“二二一二”的方式停顿。
A.正确。
B.正确。
C.错误,应为:金沙/水拍/云崖/暖。
D.正确。
故选:C。
【点评】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的基本功;就语言学习而言,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等任何语言学习,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它将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
3.【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实践的目的,然后组织材料或作出计划。
【解答】结合对习作主题及内容的了解可知,A分析有误,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顺序写清楚活动的地点及过程。
B、C、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4.【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及交际实践完成。
【解答】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的学习与交流可知,A、B、C正确,D.不正确,演讲时尽量不使用圆滑的语言迎合听众的心理。
故选:D。
【点评】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5.【答案】A
【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
A.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翻译: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B、C对这两句诗理解无误。
故选:A。
【点评】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
6.【答案】D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B、C都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D.没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芳草”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7.【答案】(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读书。我爱读书,因为书能丰富我的知识,读书,让我知道了祖国有悠久灿烂的文化,看到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爱读书,因为书能使我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了爱。爱读书,因为书能帮助我树立远大的理想,保尔柯察金为了革命舍弃个人利益,刘胡兰,赵一曼。江雪琴……一个个英雄人物,为了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这些书中的人物都是我的榜样,是他们帮助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之发展而读书。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读书吧,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2)演讲稿的基本要求是: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领、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分析】考查了演讲稿的写作。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文化程度等,所写内容要符合听众的认知特点。
【解答】(1)考查了写演讲稿。选择一个题目作为话题范围,写一篇演讲稿。
(2)考查了演讲的基本要求。演讲稿的基本要求是: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领、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故答案为:
(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读书。我爱读书,因为书能丰富我的知识,读书,让我知道了祖国有悠久灿烂的文化,看到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爱读书,因为书能使我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了爱。爱读书,因为书能帮助我树立远大的理想,保尔柯察金为了革命舍弃个人利益,刘胡兰,赵一曼。江雪琴……一个个英雄人物,为了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这些书中的人物都是我的榜样,是他们帮助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之发展而读书。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读书吧,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2)演讲稿的基本要求是: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领、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点评】演讲稿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 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均应修改与调整。
8.【答案】(1)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2)C。
【分析】语段选自《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代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作者写了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
【解答】(1)考查了写作手法。点面结合指的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从“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可知,从总体描写了受检阅的部队。
(2)考查对点面描写的理解。点面结合指的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A、B表述错误。C.写“面”的句子是抓住重点,选择最突出的对象细致描写。表述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
(1)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2)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9.【答案】(1)B;
(2)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猖狂,清政府代表们有的只好笑笑,生怕得罪他们;有的心中不平,却又无词答对。忽然,中国代表团的一名工作人员挺身而出,从容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3)①√②√③×。
【分析】文章写在清朝政府与八国联军的“议和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一名工作人员妙对怒斥八国联军的事。表达了中国人民憎恨入侵的敌人、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精神。
【解答】(1)考查学生给文章加标题的能力。阅读文章可知,文章主要写了在清朝政府与八国联军的“议和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一名工作人员妙对怒斥八国联军的事。故标题可为:妙对怒斥八国联军。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猖狂,清政府代表们有的只好笑笑,生怕得罪他们;有的心中不平,却又无词答对”可知,这句话是中国代表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猖狂的表现吗,这是着眼于面的描写。阅读句子“忽然,中国代表团的一名工作人员挺身而出,从容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可知,这句话是着眼于点的描写。
(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①“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的含义是那个洋人自认为他们都是高贵的,中国人是卑贱的,借以侮辱中国人。故①表述正确。②“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是把“侵略我国的八国联军”比喻成“四小鬼”,表达了我国人民对入侵者的憎恨。故②表述正确。③文中洋人出这样的上联,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对这样的下联,并非是要说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
故答案为:
(1)B;
(2)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猖狂,清政府代表们有的只好笑笑,生怕得罪他们;有的心中不平,却又无词答对。忽然,中国代表团的一名工作人员挺身而出,从容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3)①√②√③×。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0.【答案】
一次难忘的活动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写一写参加过的让你难忘的校内外活动。要围绕“活动”选择难忘又有意义的内容来写。要体现集体精神,写同学们团结互助的友谊。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解答】范文:
一次难忘的活动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点评】本文选取难忘又有意义的校园拔河活动来写,重点写了紧张激烈的场面活动和自己的亲身感受,最后总结活动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